2018 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中外音乐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划√,否则划 X。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乐府是秦国的俗乐机构,主要职能是采集民间歌谣,另外还创作、填写歌辞,创作、
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等,以适应宫廷享乐的需要。
2、诸宫调是北宋艺人孔三传创立的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的大型说唱艺
术形式。
3、李叔同和沈心工创作的学堂乐歌不同之处在于李叔同多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闻
而编成,沈心工有一部分是自编曲调创作;李叔同大多以古典诗词填词,而沈心工填写的歌
词比较合话,适合中小学生演唱。
4、清唱剧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声乐体裁之一,是在幕间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5、奏鸣曲式是指“奏鸣曲”题材内部所采用的结构曲式,当第一乐章采用时,通常被
称为“奏鸣曲式快板”。
6、大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之一,由一件乐器担任独奏,在结构方面以三
个乐章为完整套曲。
二、材料阅读题(根据下面三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材料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长安重建太清宫,琢玉石为元元皇帝真像,雕镌之丽,不类人工,列太常乐县,服天子
衮冕。
材料二: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已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
作。
材料三:斯塔索夫盛赞道:“这个人数不多而强有力的俄罗斯音乐家团体是多么有诗意、
有感情、有才华啊!”
1、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些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并简述其特征。
2、材料二中反映了哪两种俗染形式?并比较其异同。
3、材料三中提到了哪个音乐团体?并简述该团体的音乐贡献。
三、论述题。(每小题 45 分,共 90 分)
1、论述先秦诸子百家音乐思想。
2、论述中国乐器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