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doc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资料共2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三个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2016 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 4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某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采取薄壁自由活塞式取土器,在可塑状黏性土层中采取土试 样,取样回收率为 0.96,下列关于本次取得的土试样质量评价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土样有隆起,符合Ⅰ级土试样 B. 土样有隆起,符合Ⅱ级土试样 C. 土样受挤压,符合Ⅰ级土试样 D. 土样受挤压,符合Ⅱ级土试样 【答案】 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第 9.4.2 条表 9.4.2 规定,薄 壁自由活塞式取土器很适合取可塑状黏性土层的土样。根据条文说明第 9.4.1 条第 2 款规定, 回收率是土样长度与取样时取土器贯入孔底以下土层的深度之比。根据回收率的定义,回收 率大于 1.0,土样长度大于取土长度,表明土样膨胀隆起;回收率小于 1.0,土样长度小于 取土长度,表明土样受挤压。一般认为不扰动土样的回收率介于 0.95~1.0,题目中回收率 为 0.96,可认为是不扰动的Ⅰ级土试样,C 项正确。 2. 采用压缩模量进行沉降验算时,其室内固结试验最大压力的取值应不小于下列哪一选 项?( ) A. 高压固结试验的最高压力为 32MPa B. 土的有效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之和 C. 土的有效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二者之大值 D. 设计有效荷载所对应的压力值 【答案】 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1.3.1 条规定,当采用压缩 模量进行沉降计算时,固结试验最大压力应大于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试验成 果可用 e~p 曲线整理,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的计算应取自土的有效自重压力至土的有效自 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当考虑基坑开挖卸荷和再加荷影响时,应进行回弹试验, 其压力的施加应模拟实际的加、卸荷状态。 3. 岩土工程勘察中评价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时,指标 Mg2+的单位是下列哪一选项? ( ) A. mg/L B. mg/kg C. mmol/L D. % 【答案】 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2.2.1 条表 12.2.1 注 3 规 定,表中数值适用于水的腐蚀性评价,对土的腐蚀性评价,应乘以 1.5 的系数;单位以 mg/kg 表示。 4. 某土样现场鉴定描述如下:刀切有光滑面,手摸有黏滞感和少量细粒,稍有光泽,能搓 成 1~2mm 的土条,其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类土?( )
A. 黏土 B. 粉质黏土 C. 粉土 D. 粉砂 【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附录 G 表 G.0.1 规定,湿润 时的土样用刀切后,稍有光滑面,切面规则,仔细捻摸感觉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 有黏滑感,湿润的土样能搓成(0.5~2)mm 的土条为粉质黏土。 5. 在节理玫瑰图中,自半圆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引射的直线段长度的含义是指下列哪一项? ( ) A. 节理倾向 B. 节理倾角 C. 节理走向 D. 节理条数 【答案】 D 【解析】 玫瑰图是自圆心沿半径引射线,射线上线段的长度代表每组节理的条数,射线的方向代表每 组节理的走向,然后用折线把射线上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即为节理玫瑰图。 6. 某拟建铁路线路通过软硬岩层相间、地形坡度约 60°的边坡坡脚,坡体中竖向裂隙发 育,有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预测坡体发生崩塌破坏时,最可能是下列哪种形式?( ) A. 拉裂式 B. 错断式 C. 滑移式 D. 鼓胀式 【答案】 C 【解析】 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附录 B 表 B.0.2 规定,滑移式崩塌 岩性多为软硬相间的岩层,地形陡坡通常大于 55°,有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滑移面主要 受剪切力。 7. 水利水电工程中,下列关于岩爆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 岩体具备高地应力、岩质硬脆、完整性好、无地下水涌段易产生岩爆 B. 岩石强度应力比越小,岩爆强度越大 C. 深埋隧道比浅埋隧道易产生岩爆 D. 最大主应力与岩体主节理面夹角大小和岩爆强度正相关 【答案】 D 【解析】 A 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 Q.0.1 条规定,岩石同 时具备高地应力、岩质硬脆、完整性好~较好、无地下水的洞段可初步判定为易产生岩爆; B 项,表 Q.0.2 规定,岩石强度应力比 Rb/σm 越小,岩爆分级越高,岩爆强度越大;C 项, 深埋隧道的初始地应力较高,在相同的条件下,埋深越大,越容易发生岩爆;D 项,条文说 明附录 Q.0.1 规定,根据有关研究成果,最大主应力与岩体节理(裂隙)的夹角与岩爆关系 密切,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夹角越小,岩爆越强烈。当夹角小于 20°时可能发生强烈 或极强烈岩爆;当夹角大于 50°时可能发生轻微岩爆。由此可知,最大主应力、岩体节理
(裂隙)的夹角与岩爆关系密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夹角越小,岩爆越强烈,可见 夹角与岩爆强度负相关。 8. 土层的渗透系数不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 ) A. 黏粒含量 B. 渗透水的温度 C. 土的孔隙率 D. 压力水头 【答案】 D 【解析】 ABC 三项,土的性质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主要有粒径大小与级配、孔隙比、矿物成分、结构、 饱和度 5 个方面的因素,水的性质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黏滞性不同引起的,温度升 高,水的黏滞性下降,渗透系数变大,温度降低,水的黏滞性升高,渗透系数减小;D 项, 压力水头与土层渗透系数的大小无关。 9. 某土层的天然重度为 18.5kN/m3,饱和重度为 19kN/m3,问该土层的流土临界水力比降 为下列何值?(水的重度按 10kN/m3 考虑)( ) A. 0.85 B. 0.90 C. 1.02 D. 1.42 【答案】 B 【解析】 由《土力学》的知识可知,临界水力坡度是指动水力使土开始产生渗流破坏时的水力坡度。 水力梯度临界比降公式: 10. 下列关于不同地层岩芯采取率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序,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工程地质勘 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的规定?( ) A. 黏土层、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完整岩层 B. 黏土层、完整岩层、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 C. 完整岩层、黏土层、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 D. 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黏土层、完整岩层 【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第 5.5.1 条表 5.5.1(见题 10 解表)规定,黏土层采取率≥90%,完整岩层采取率≥80%,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层采取 率≥70%。 题 10 解表 岩芯采取率
11. 在某地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达到 50 时,贯入深度为 20cm,问该标准贯入试 验锤击数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50 B. 75 C. 100 D. 贯入深度未达到要求,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0.5.3 条第 3 款规定,贯入 器打入土中 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 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 试验锤击数 N。当锤击数已达 50,而贯入深度未达 30cm 时,可记录 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 按式 10.5.3 换算成相当于 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即 N=30×50/ΔS=1500/20=75。 12. 某场地地层剖面为三层结构,地层由上至下的电阻率关系为ρ1>ρ2、ρ2<ρ3,问 本场地的电测深曲线类型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 83 页表 2-5-4 规定,按供电极距不同所测得的ρs 值,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ρs~AB/2 关系曲线。ρ1>ρ2<ρ3,由电测深曲线类型表可以判
断曲线类型为 H 型。 13. 某水电工程土石坝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拟建坝高 45m,下伏基岩埋深 40m,根据《水利 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坝基勘察孔进入基岩的最小深度是下列哪个选 项?( ) A. 5m B. 10m C. 20m D. 30m 【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 6.3.2 条第 3 款第 4 项规定,覆 盖层坝基钻孔深度,当下伏基岩埋深小于坝高时,钻孔进入基岩深度不宜小于 10m,防渗线 上钻孔深度可根据防渗需要确定;当下伏基岩埋深大于坝高时,钻孔深度宜根据透水层与相 对隔水层的具体情况确定。 14.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在计算地基变形时,其作用 效应组合的计算方法,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的组合值系数组合计算 B.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计算,不计风荷载、地震作用和可变作用 C.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准永久值系数组合计算,不计风荷载和地 震作用 D. 由永久作用标准值及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分项系数组合计算,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 用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 3.0.5 条第 2 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 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 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第 3.1.2 条第 1 款规定,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第 3.1.6 条规定,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 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频遇值,应为可变荷 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15.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的规定,对于不同的工程结 构设计状况,应进行相应的极限状态设计,关于设计状况对应的极限状态设计要求,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哪个选项?( ) A. 持久设计状况,应同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B. 短暂设计状况,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根据需要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C. 地震设计状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D. 偶然设计状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第 4.3.1 条规定,对本章第 4.2.1 条规定的四种工程结构设计状况应分别进行下列极限状态设计:①对四种设计状况,均应进 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②对持久设计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③对短暂 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④对偶然设计状况,可
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6. 某软土地区小区拟建 7 层住宅 1 栋,12 层住宅 2 栋,33 层高层住宅 10 栋,绿地地段 拟建 2 层地下车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为 100kPa,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问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规范规定?( ) A. 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乙级 B. 高层住宅为甲级 C. 12 层住宅为乙级 D. 7 层住宅为乙级 【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 3.0.1 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 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 用的程度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 3.0.1 选用。根据表 3.0.1 的规 定,软土地区建筑,7 层、12 层住宅为乙级,高层住宅为甲级,地下车库基坑为甲级。 17. 某新近回填的杂填土场地,填土成分含建筑垃圾,填土厚约 8m,下卧土层为坚硬的黏 性土,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12m 处,现对拟建的 3 层建筑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深度要求达 到填土底,下列哪种处理方法最合理、有效?( ) A. 搅拌桩法 B. 1000kN·m 能级强夯法 C. 柱锤扩桩法 D. 长螺旋 CFG 桩法 【答案】 C 【解析】 A 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 7.3.1 条第 1 款规定,适用于处 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黏性土(软塑、可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细 砂(松散、中密)、中粗砂(松散、稍密)、饱和黄土等土层。不适用于含大孤石或障碍物较 多且不易清除的杂填土、欠固结的淤泥和淤泥质土、硬塑及坚硬的黏性土、密实的砂类土, 以及地下水渗流影响成桩质量的土层。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 30%(黄土含水量小于 25%)时不宜采用粉体搅拌法。冬期施工时,应考虑负温对处理地基效果的影响。B 项,第 6.3.3 条表 6.3.3-1(题 17 解表)规定,单击夯击能 1000kN·m 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 4.0m。 C 项,第 7.8.1 条规定,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杂填土、粉土、黏 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土层处理,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D 项,第 7.7.1 条规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 固结已完成的素填土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题 17 解表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
18. 某 12 层住宅楼采用筏板基础,基础下土层为:①粉质黏土,厚约 2.0m;②淤泥质土, 厚约 8.0m;③可塑~硬塑状粉质黏土,厚约 5.0m。该工程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结构封顶后,发现建筑物由于地基原因发生了整体倾斜,且在持续发展。现拟对该建筑物进 行阻倾加固处理,问下列哪个选项最合理?( ) A. 锤击管桩法 B. 锚杆静压桩法 C. 沉管灌注桩法 D. 长螺旋 CFG 桩法 【答案】 B 【解析】 ACD 三项,由于结构已经封顶,无法在封顶后进行施工;B 项,锚杆静压桩法是加固这类地 基的常用方法,通常先在基础上开孔,然后在需要加固的一侧压入预制桩,提高置换率,提 高承载力,减小沉降等。 19. 某独立基础,埋深 1.0m,若采用 C20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80kPa,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桩土应力比的最大值接近下列哪 个数值?(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均为 1.0)( ) A. 30 B. 60 C. 80 D. 125 【答案】 B 【解析】 C20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20MPa,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和单桩承载力发挥系 数λ均取 1.0,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 7.1.6 条公式 7.1.6-1,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为: 20. 关于注浆加固的表述,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隧道堵漏时,宜采用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注浆
B. 碱液注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m/d 的湿陷性黄土 C. 硅化注浆用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时应沿基础侧向先内排、后外排 施工 D. 岩溶发育地段需要注浆时,宜采用水泥砂浆 【答案】 C 【解析】 A 项,水泥水玻璃浆广泛用于地基、大坝、隧道、桥墩、矿井等建筑工程,适用于隧道涌水、 突泥封堵,在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地层中采用可达到快速堵漏的目的,也可以用于防渗和加固 灌浆,是隧道施工常用的注浆方法;B 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第 8.2.3 条第 1 款规定,碱液注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m/d 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适应性应通过实验确定。主要目的是碱溶液与黄 土中大量存在的钙、镁等可溶性碱土金属阳离子产生置换反应,生成碱土金属钙氧化物,沉 淀在颗粒上,有利于加固地基。C 项,第 8.3.2 条第 1 款规定,硅化浆液注浆施工加固既有 建筑物地基时,应采用沿基础侧向先外排、后内排的施工顺序;D 项,条文说明第 8.2.1 条 规定,地层中有较大裂隙、溶洞,耗浆量很大或有地下水活动时,宜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 浆水灰比不大于 1.0 的水泥浆掺砂配成,与水泥浆相比有稳定性好抗渗性能强和析水率低的 优点,但流动性小对设备要求高。 21.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真空预压处理的剖面图中最合 理的选项是哪一个?( ) A. B. 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