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试题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满分 200 分。其中道德与法治 100 分(按 50 分折合计入总成绩),历史 100 分(按 50 分折合计入总成绩)。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须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请在答题卡上将相 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 丞相 D. 刺史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皇帝下面设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 A 项正确;太尉主要负责军事事务,排除 B 项;丞相负责行政事务,排除 C 项;刺史是东汉 时设立的,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这里的“凿空”指( ) A. 开辟海上交通 B. 张骞通西域 C. 设置西域都护 D. 甘英出 使大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 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地区,运往西 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 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司马迁把张骞开通西域称为“凿 空”,B 项正确;开辟海上交通张骞无关,排除 A 项;设置西域都护在公元前 60 年,与张骞 无关,排除 C 项;甘英出使大秦在东汉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南宋后期,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下列发明与材料 有关的是( ) A. 造纸术 【答案】D 【解析】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详解】根据题干“南宋后期,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 结合所学可知,与突火枪有关发明是火药,D 项正确;造纸术、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排除 AB 项;指南针用于辨别方向,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 中国传统纪年一般采用干支纪年法,如 1894 年是农历甲午年。请问 1901 年是( ) B. 戊戌年 C. 辛丑年 D. 辛亥年 A. 甲午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方法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每 60 年为一个循环, 每增加一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向后推一位。因此,已知 1894 年是甲午年可得出,1901 年是辛丑年(也可根据 1901 年签订《辛丑条约》进行判断),C 项正确;甲午年是题干中的 1894 年,排除 A 项;戊戌年是 1898 年,排除 B 项;辛亥年是 1911 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 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它”指(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A 项正确;中国 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排除 B 项;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排除 C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 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 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场景。“大纲”颁布于( ) A. 井冈山会师后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 成立初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正式颁布,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有力地调动了解放区 农民革命的积极性,C 项正确;井冈山会师后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并没有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排除 A 项;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 策,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不符,排除 B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土地改革,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他们主要参考的资料是( ) A.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B. 抗美援朝文献 C. 《甲午风云》影片 D. 虎门销 烟纪念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舍身炸敌堡 扫清进军道路,B 项正确;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破坏形成的, 排除 A 项;《甲午风云》影片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排除 C 项;虎门销烟纪念馆是纪念林 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所,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最能反映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土地改革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三大改 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 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所学可知,我国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D 项正 确;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没有改变 生产资料所有制有性质,排除 A 项;土地改革是变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排除 B 项;农业合作化运动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 仔细分析下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年 1397 133.6
1990 年 7662.1 2000 年 24915.8 686.3 2253.4 2017 年 109331.7 13432.4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D.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 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C 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 1956—1966 年,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农业和农村状况,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无关, 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 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于(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 八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 人们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B 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 A 项;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C 项; 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 涵,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1.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 集中体现了( ) A. 人文主义 B. 神权至上 C. 理性主义 D. 享乐主 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是但丁的名言,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材料名言反映了文艺复兴的核心 思潮人文主义,A 项正确;题干未体现“神权至上”的信息,排除 B 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 动的核心思想,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强调享乐主义,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 1804 年,拿破仑加冕称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材料中“后 继者”的含义是( ) A. 拿破仑加冕称帝 C. 拿破仑远征俄国 【答案】D 【解析】 B. 1799 年发动政变 D. 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04 年,颁布主持制定的《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 法规范,拿破仑称帝后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传播自由民主思 想,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 项正确;拿破仑加冕称帝说 明拿破仑思想中封建落后的一面,严重伤害了法国人民的近代公民意识,体现了他的阶级和 时代局限性,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后继者”的含义是传播自由民主思想,1799 年发动 政变,拿破仑开始上台执政,与题意不符,排除 B 项;“后继者”的含义是传播自由民主思 想,拿破仑远征俄国是为了打击反法势力,与题意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是( ) A. 飞梭的发明 B. 珍妮机的发明 C. 蒸汽机的改进 D. 蒸汽机 车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 项正确;飞梭的发明是在 工业革命开始之前,排除 A 项;工业革命开始后,瓦特改良蒸汽机,排除 C 项;工业革命期 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4.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对所有儿 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上述材料出自( A. 《共产党宣言》 章》 B. 《人权宣言》 ) C. 《独立宣言》 D. 《大宪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结合所学可知,该内容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
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 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A 项正确;《人权宣言》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排除 B 项;《独立宣言》 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 13 个殖 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排除 C 项;《大宪章》,具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特点,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15. 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 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事件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A. 启蒙运动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新航路 开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 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结合所学可知,明治 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 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 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C 项正确;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 A 项;彼得一世改革并未 发生质的变化,排除 B 项;新航路开辟与社会的转型没有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6.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新 兴工业部门”指的是( ) A. 煤炭和石油 B. 冶金和采矿 C. 交通和纺织 D. 电力和 石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 工业部门的兴起。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到 19 世纪 70 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促 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D 项正确;煤炭在工业革命时期得到大量开采,排除 A 项;冶金和采矿是常见工业部门,排 除 B 项;纺织在工业革命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7.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 世纪初,建立系统教育 体系的国家是( ) A. 美国 【答案】D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 众教育。19 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 育体系,D 项正确;美国不属于欧洲国家,排除 A 项;英国、法国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现在 19 世纪后期,排除 BC 项。故选 D 项。 18. 1687 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科学巨著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部巨著是( )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夜间的咖啡馆》 【答案】A 【解析】 B. 《战争与和平》 D. 《物种起源》 【详解】根据材料“1687 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科学巨著出版,物理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和所学可知,1687 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 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 尔斯泰的小说,排除 B 项;《夜间的咖啡馆》是荷兰画家梵高 1888 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画, 排除 C 项;《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生物学著作,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9. 下图是某老师展示的历史专题学习的课件,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主题: 内容:①彼得格勒;②斯莫尔尼宫;③阿芙乐尔号;④攻占冬宫 A. 二月革命 B. 巴黎和会 C. 十月革命 D. 华盛顿 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攻占冬宫”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1917 年 11 月 6 日,列宁秘密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7 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C 项正确;二月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前,排除 A 项;巴黎和会 是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不符题意,排除 B 项;华盛顿会议是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的会议,不符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0. 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自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 府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新政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任务”的是(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推行“以工代赈”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建立社 会保障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最重大的自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直接募工,可以 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和所学可知,材料信息体现了新政措施推行“以工代赈”。1929 年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 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 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如田纳西水利工程, 公共工程兴建,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B 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金融体系、农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21.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 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 (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1)根据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 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 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 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 【答案】(1)目的:抵御侵略、实现自强。作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 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任务。 (3)旧道德、旧文化。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