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河南商丘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题后的括号内)
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全面完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工作指导和部署上,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
力搞好宏观调控;二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三是着力(
)
A. 建设小康社会
C. 抓好先进性教育
B. 建设和谐社会
D. 抓好经济建设
2. 2005 年 1 月 6 日零时 02 分,我国第__________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标志着我国
________人口日推迟_________年到来(
)
A. 13 亿 13 亿 4
B. 12 亿 12 亿 4
C. 13 亿 13 亿 3
D. 12 亿 12 亿 3
3.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
)
A.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B.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C. 以保持环境为本的发展观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
4.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
“基”“源”,说到底就是(
)
A. 坚持创新
B. 立党为公
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 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西安籍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因单位不景气,下岗后开了一家肉店,取名叫“眼镜肉店”。
由于他从不缺斤短两,也不以次充好,吸引了大量居民前去买肉,肉店前总是顾客盈门。这
是因为他在经营活动中坚持了(
)
A. 诚实信用原则
C. 买卖自愿原则
B. 买卖公平原则
D. 买卖平等原则
6. 下图所反映的是封建社会里(
)
A. 封建君主制度
C. 封建的土地制度
B. 君主专制制度
D. 森严的等级制度
7.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真正
解决好“三农”问题,就要坚持_____________的方针(
)
A. 减轻农民负担
C. 增加农民负担
B. “多予、少取、放活”
D. 取消一切税收
8. 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到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标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这幅
标语反映的道理是(
)
A. 植树造林,绿化致富
B. 多栽树,人人富
C. 控制人口就能致富
D. 经济必须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9.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
D.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0. 下图“如此集邮”行为属于侵犯___________的违法。行为(
)
A. 公民人身自由权
B. 公民通信自由权
C. 公民隐私权
D. 公民私有财产
11.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
途径是
A. 批评建议权
B. 监督权
C. 政治权利和自由
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 与时俱进
D. 党的先进性
13. 仔细观察,从下图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
(1)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2)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3)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4)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流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 (1)(2)
B. (2)(4)
C. (l)(2)(3)
D. (1)(2)(3)(4)
14. 统一大业自古以来都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下列哪些人物为此而名垂青史
(
)
(1)戚继光(2)郑成功(3)左宗棠(4)华盛顿(5)林肯
A. (1)(4)
B. (2)(5)
C. (2)(3)(5)
D. (l)(2)(3)(5)
15.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
)
(1)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4)制定《863 计划纲要》
A. (1)(2)
B. (1)(3)
C. (1)(2)(3)
D. (l)(2)(3)(4)
16. 13 世纪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曾在中国元朝为官 17 年,回国后著书向西方人生动介绍
了繁荣富庶的东方,从而使得西方人在海上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
A. 屋大维
B. 哥伦布
C. 马可·波罗
D. 亚历山大大帝
17.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对
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源自下列哪一部历史文化(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18. 19 世纪中期,为铲除生产关系中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发生的重大事件
有(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美国南北战争
(4)俄国 1861 年改革
A. (1)(2)
C. (3)(4)
B. (2)(3)
D. (2)(3)(4)
19. 下列音乐作品的创作都被深深打上了历史烙印,其中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创作的作品
是(
)
A. 《英雄交响曲》
B. 《国际歌》
C. 《义勇军进行曲》
D. 《黄河大合唱》
20.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B. 欧洲联盟的成立
C.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9 小题,80 分。)
21. (1)观察下图并对图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概括。(4 分)
(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下文所蕴含的道理。(4 分)
马克思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说它是资产阶级发展必要的先决条件。中国古代
的数学、天文、历法等也十分发达;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敦煌莫高窟是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22. 法律大家族准备召开一次隆重的法律家庭座谈会,家庭成员纷纷发言。最后,家庭成
员中的“家长”作总结。请回答:
(1)请你介绍一下这位“家长”的名字叫什么?(l 分)
(2)它为什么能成为法律家庭中的“家长”?(3 分)
23. 请辨析:“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这说明防治环境污染只是开发利用资源
者的责任。(8 分)
24. 九年级学生李明和王强在讨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时,有这样一段对
话。李明说:“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此,你怎样看?”王强说:“这还不容易吗?就是要认识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换句话说,当代中
国必须发展先进文化。”
请回答:
(1)当代中国必须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3 分)
(2)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 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校园文化建设做点什么?(4 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在 2004 年“感动中国”活动中评委会对其中一位当选者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
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
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请回答:
(1)根据这则评语的内容请判断这位“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的人物是谁?他
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 分)
(2)根据所学知识和这则评语,你认为这位当选者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除了其所取得
的成就外,还有哪些因素?(2 分)
26.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在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影响深远。请结合相关资料进行
探究:
(1)将这两次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以表格形式归纳起来。(4 分)
类别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其他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训练新式军队
(2)表格中所采取的措施对西方科学技术在中日两国的传播、借鉴有何影响?对这种
做法你是怎样认识的?(4 分)
(3)请你从表格内容中总结出这两次改革的性质。(2 分)
27. 2005 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其
中: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
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
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材料三:“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
——丘吉尔
——罗斯福
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阅读材料,请回答:
——斯大林
(1)从三则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 分)
(2)回眸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取得胜利。那么,为最终打
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 分)
(3)以史为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留给后人什么启示?请以此为主题设计一条
标语,要求主题突出,思想正确,语言简洁通顺。(4 分)
28. 20 世纪的中国风云变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
裕,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
人物,如下图:
阅图,请回答:
(1)请写出与图中三位伟人相对应的历史巨变。(6 分)
A:
B:
C:
(2)20 世纪中国的这三次历史性巨变,反映了三位伟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
作出的卓越贡献。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同样的历史重任。请结合所学思想政治相关知识,联
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友情提示:你可
从如何选择未来道路,确立什么样的择业观,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等方面
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来谈。8 分)
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于 2004 年 12 月印发《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
划纲要》,并就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
游产业。
暑假将至,班主任老师计划组织同学们就近到省内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请
你设计一下活动方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l)请选择一下地点去参观学习,从历史角度陈述你选择的理由。(4 分)
(2)参观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 分)
(3)简要指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4 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B
8. D
2. A
9. A
15. C
16. C
3. B
10. B
17. D
4. C
11. D
18. C
5. A
12. C
19. A
6. D
13. C
20. D
7. B
14.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 (1)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不仅是可耻的,而且
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③现代公民必须增强纳税意识,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2)①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②古代中国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突
出贡献③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果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22. (1)它的名字叫宪法,是因家的根本大法。
(2)因为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制
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23. (1)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2)这一原则强调让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责任。凡依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
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的权利,更要履行保养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
(3)防治环境污染,不仅是开发利用者的责任,而且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公
民应尽的义务。
(4)我们青年学生也要自觉履行预防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
(说明:如果学生所答与以上内容不一致,但符合题意或紧扣教材,均可酌情给分)
24. (1)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3)①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做到文明、守纪、团结、互助。②爱国守法、明礼诚
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③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保护校园、班级内的宣传专栏及其它文化
设施。④积极为校园和班内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参与宣传板报的设计和编写。(说明:只
要学生答出其中两条均可给 4 分。如果学生自己创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5. (1)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养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胆识”反映出其创新、探索精神等,“专注田畴”反映其不懈地追求、执著精
神等,“淡泊名利”“梦想”反映其品质高尚等。(说明:只要学生写出其中一条即可给 2
分,若学生所写与参考答案不同,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6. (1)(说明:只要在每一空格填写相关的一条措施即可给 1 分,共 4 分)
类别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内容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
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
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影响:促进了或有处于西方科技在中日两国的传播。
认识:赞同或认为在引进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等,
只要学生所写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7.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启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力量来维护和平等。
(说明:学生只要写出其中一条即可给 2 分,若学生所写与参考答案不同,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标语设计要求主题突出,思想正确,语言简洁通顺即可给 2 分。
28. (1)A:辛亥革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说明:
只要学生写出其中一条即可给 2 分。)C:改革开放。
(2)①不同时代的有志青年,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共同使命。(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当代青
年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