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
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计 24 分))
1. 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羊角锤
筷子
老虎钳
开瓶起子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 B 符合题意;
C.老虎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
D.开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如图所示是我国政府为缓解山区人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修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的
目的是(
)
A. 减小车轮与路面的摩擦
B. 减小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C. 减小汽车上坡时所需的牵引力
D. 提高汽车上坡时发动机的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盘山公路依山而建,相当于斜面模型,主要是为了减小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
从而减小牵引力,而不是为了减小摩擦,故 A 错误;
B.汽车做的功等于机械能增量和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由于路程的增加,克服摩擦力做功
增大,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增大,故 B 错误;
C.盘山公路依山而建,坡度较小,主要是减小重力的下滑分量和增大垂直分量,这样,当
汽车匀速上坡时,可以减小牵引力,故 C 正确;
D.汽车的功率由汽车本身决定,与路面情况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C。
3. 初三小明同学在课堂起立答问,他完成这动作做功约(
)
B. 150 J
C. 1500 J
D. 15000 J
A. 15 J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学生体重大约为 500N,起立过程中移动的距离大约是 0.3m,由 W=FS 计算得出:
故 B 符合题意.
W=FS=500N×0.3m=150J.
4. 如图所示,利用甲、乙两个斜面,分别用 F1、F2 的力把相同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
相同的高度 h。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物体重力 G/N
10
F1/N
9
F1/N
11
A. 甲斜面省力
B. 两个斜面都省力
C. F1 做功的功率比 F2 的小
D. F1、F2 做功的功率大小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F1G,所以甲斜面省力,乙斜面费力,故 A 正
确,B 错误;
CD.由于不知道两次拉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根据
W Fs
t
t
可知,无法判定功率的大小,故 CD 错误。
P
Fv
故选 A。
5. 同一滑轮组分别采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为 G 的物体,F 甲、F 乙
分别为甲、乙两图绳子自由端拉力,η甲、η乙分别是两种连接方式下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
和摩擦,则(
)
A. F 甲=F 乙;η甲=η乙
C. F 甲F 乙;η甲<η乙
D. F 甲>F 乙;η甲=η乙
【详解】由图可知,甲滑轮组中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 n 甲=2,乙滑轮组中动滑轮绕绳子的段
数 n 乙=3,绳重和摩擦不计,绳端的拉力
F
甲
F
乙
1 (
2
1 (
3
G G
动
G G
动
)
)
所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W
W
有
总
F 甲>F 乙
G
W W Gh G h G G
Gh
W
=
有
有
额
动
动
由上式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即
η甲=η乙
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6. 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 O 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皮球经过同高度的 A、B 两点时动能相等
B. 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 P 点时速度为零
C. 皮球在 D 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 C 点时的机械能
D. 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 M、N 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道,每次皮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皮球受
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A 点的机械能大于 B 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
的总和,AB 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 A 点的动能大于 B 点的动能,故 A 错误.
B、从轨迹来看,皮球竖直下落的同时,也沿水平方向运动,所以,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
最高点 P 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是仍然能往右运动,说明皮球还具有水平方向速度,
故 B 错误;
C、每次皮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皮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
逐渐变小.C 点在 D 点之前,故 D 点的机械能小于 C 点的机械能,故 C 正确.
D、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黑色圆斑的大小能反应小球弹性形变程度,圆斑越
大,形变越大.M 点与 N 点皮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为零,又因为皮球在 M 点机械能大于 N
点机械能,故皮球在 M 点的弹性势能大于 N 点的弹性势能,故在 M 点的圆斑要大于在 N 点的
圆斑,故 D 错误.
7.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热量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C. 一切物体的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D.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
热量,也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故 A 错误;
B.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故 B 错误;
C.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分子做永不停息地运动,所以任何物体的内
能都不能为零,故 C 正确;
D.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 D 错
误。
故选 C。
8.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
性无关的是( )
A. 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 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 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
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
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
C.发现人中暑时,在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9.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而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B. 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 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的特性
D. 改进技术,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 100%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有明显区别,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
油嘴,故 A 错误;
B.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排气冲
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故 B
正确;
C.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和其它液体相比,升高相同的
温度,水吸热多,故 C 错误;
D.由于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总存在摩擦和内能的散失,故效率一定小于 100%,故 D 错误。
故选 B。
10. 小梅想测量通过两灯的电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各元件均正常,各导线的连接良
好,闭合开关后,(
)
A. 两个灯泡都发光
B. 灯泡 L2 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
C. 拧下灯泡 L1,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小
D. 拧下灯泡 L2,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前,灯泡 L1 和灯泡 L2 串联,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接入电
路,因电流表电阻非常小,相当于导线,所以,灯泡 L2 短路,不亮,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
泡 L1 的电流,所以有示数,故 AB 不符合题意;
CD. 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拧下灯泡 L1,电流表的示数为 0,比较而言,电流表
的示数一定变小,而拧下灯泡 L2,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 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1. 电动公交既节能、又环保。乘坐电动公交车时,车的前后两门(电路开关)中的任意一
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交车都无法行驶。如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电路只需要关好前门,电动机就开始工作,与题意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
B.只有同时关好前后门,电动机才工作,若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则电动机不会工作,
符合题意,故 B 符合题意;
C.该电路图只需要关好前门或者后门,电动车就可以启动了,与题意不符,故 C 不符合题
意;
D.该电路需要前门关闭,后门打开,电动车才可以启动,与题意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一灯较亮,一灯较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一样大
B. 较暗的灯中电流较大
C. 较亮的灯中电流较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 L1 和 L2 串联,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
两灯泡的电流相等,两个灯泡的亮度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实际电功率不同,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计 34 分)
13. 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
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____(选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
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选填“前轮”或“后轮”),这时婴儿车可视为____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答案】
①. 后轮
②. 前轮
③. 省力
【解析】
【详解】[1][2][3]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前轮离地,若把婴儿车视为杠
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后轮;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后轮离地,这时支
点是前轮,这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婴儿车可视为省力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