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期
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测试时间:70 分钟)
202.07
一、我会填。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空 1 分,共 26 分)
1. 735 是 5 的(
)倍,26 个 15 的和是(
)。
【答案】
①. 147
②. 390
【解析】
【分析】用 735 除以 5,求出 735 是 5 的多少倍;用 15 乘 26,求出 26 个 15 的和是多少。
【详解】735÷5=147
15×26=390
735 是 5 的 147 倍,26 个 15 的和是 39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蓝鲸约重 7(
);一袋水果糖重约 280(
);
教室面积大约是 50(
);乐乐步行 200 米约用时 3(
体育馆的游泳池水深 2(
);这个游泳池面积是 180(
);
)。
【答案】
①. 吨##t
②. 克##g
③. 平方米##m2
④. 分
⑤. 米##m
⑥. 平方米 m2
【解析】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克,较重物体的质
量单位一般选择吨,一般物体的质量单位选择千克。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边
长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
米、米、分米、厘米。选择时要根据生活经验、对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知灵活选择。
【详解】一头蓝鲸约重 7(吨);一袋水果糖重约 280(克);
教室面积大约是 50(平方米);乐乐步行 200 米约用时 3(分);
体育馆的游泳池水深 2(米);这个游泳池面积是 180(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选择。
3. 在括号里填上“>”“<”或“=”。
9 吨(
)9000 克
60 平方分米(
)6 平方米
4
7
(
)
3
4
(
)
3
8
①. >
②. <
③. >
④. >
4
9
【答案】
【解析】
【分析】第 1 题,根据 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将左边的 9 吨单位化为克,再
比较;
第 2 题,根据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将右边的 6 平方米单位化为平方分米,再比较;
第 3、4 题,分子相同,比较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详解】9 吨=9000 千克,9000 千克=9000000 克,9 吨>9000 克;
6 平方米=600 平方分米,60 平方分米<6 平方米;
7<9,
4<8,
4
7
3
4
>
>
4
9
3
8
;
;
【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4. 一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 8 块。爸爸吃了 3 块,妈妈和淘气各吃了 2 块,三人共吃了这个
。
,还剩下
蛋糕的
【答案】
1
8
7
8
;
【解析】
【分析】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 8 份,每份就是
吃了 2 块就是各吃了
2
8
们吃的就是剩下的。
2
8
【详解】
2
8
3
8
+
+
=
7
8
1
8
,爸爸吃了 3 块就是吃了
3
8
,妈妈和淘气各
,三人一共吃了多少把每人吃的几分之几加起来即可,用 1 减去他
1-
7
8
=
1
8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5. 要使□8×32 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可填(
)。
【答案】2
【解析】
【分析】估算第一个乘数的大概范围,把 32 看作 30,因为 30×40=1200,30×30=900,
由此可知第一个乘数的十位数字可能是 3,也可能比 3 小,才能使得积是三位数,再通过精
确计算,找到合适的数。
【详解】38×32=1216
28×32=896
要使□8×32 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可填 2。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6. 神舟十三号绕地球的运动是(
)现象;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这个过程中杠铃
的运动是(
)现象。
【答案】
①. 旋转
②. 平移
【解析】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叫平
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
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
大小不变。
【详解】神舟十三号绕地球的运动是(旋转)现象;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这个过程中杠铃
的运动是( 平移)现象。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区别。
7. 李文在武汉上大学,她在网上订购了一张回深圳的火车票,如图所示。这趟火车计划行
驶的时间是(
)时(
)分。
【答案】
①. 5
②. 44
【解析】
【分析】从车票信息科看出发车时间是 14:37,到达时间是 20:21,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详解】20:21-14:37=5 小时 44 分钟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推算。
8.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
厘米。
【答案】
①. 4
②. 16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边长乘 4,;面积公式是边长乘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16 4
厘米
4(
)
4 4 16(
平方厘米
)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关键。
9. 一组图形☆☆○○○△☆☆○○○△☆☆○○○△……像这样重复排列下去,第 24 个图
形是(
)。
【答案】△
【解析】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图形是按照☆☆○○○△一组来循环排列的,一组图形共 6 个,24
除以 6 正好是 4,那么第 24 个图形就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图形,据此解答。
【详解】24÷6=4,第 24 个图形是△。
【点睛】找出排列规律,一组是几个图形,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拔河比赛。比赛结束,情况如下:一班不是第二名,二班不是最后一
名,三班比二班成绩好,那么(
)是第一名,(
)是第三名。
【答案】
①. 三班
②. 一班
【解析】
【分析】二班不是最后一名,二班可能是第二名或者第一名;又因为三班比二班成绩好,那
么二班是第二名,三边是第一名;一班不是第二名,那么一班是第三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拔河比赛。比赛结束,情况如下:一班不是第二名,二班不是最后一名,
三班比二班成绩好,那么三班是第一名,一班是第三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推理问题的掌握与运用。
11. 用 2 个边长 6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①. 36
②. 72
【解析】
【分析】先求出 2 与 6 的积 12 即为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再根据周长公式求出 12 与 6 的和,
给所得和乘 2 即可求出周长,12 乘 6 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2×6=12(厘米)
(12+6)×2
=18×2
=36(厘米)
12×6=72(平方厘米)
周长是 36 厘米,面积是 72 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大长方形的长。
12. 小明在操场跑步,4 分钟跑了 3 圈,每圈 200 米,小明平均每分钟跑了(
)米。
【答案】150
【解析】
【分析】每圈 200 米,3 圈的长度为 200 与 3 的积,4 分钟跑了 3 圈,再用所得积除以 4 即
可解答。
【详解】200×3÷4
=600÷4
=150(米)
【点睛】求出 3 圈跑的总路程,再根据平均每分钟跑的路程=总路程÷跑的时间来解答。
二、我会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每题 2 分,共 12 分)
13. 某校有 29 个班级,每班人数在 49—52 人之间,该校学生总人数约为(
)人。
A. 1200
【答案】C
【解析】
B. 1300
C. 1500
【分析】把 29 个班级看成 30 个班级,每班人数 49—52 人之间看成 50 人,然后估算出该校
总人数。
【详解】30×50=1500(人)
故答案为:C
【点睛】估算时要把乘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估算。
14. 下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
2
3
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几份,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据此即
可解答。
【详解】A.可以看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6 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2 份,分数表示为
2
6
,或
者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3 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1 份,分数表示为
1
3
。
B.可以看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8 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4 份,分数表示为
4
8
,或者把长方
;或者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2 份,
形平均分成 4 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2 份,分数表示为
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1 份,分数表示为
1
2
。
2
4
C.可以看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6 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4 份,分数表示为
4
6
,或者把长方
形平均分成 3 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 2 份,分数表示为
2
3
。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水果店买来 43 箱苹果,每箱 24 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笑笑是这样计算的(如下图),
竖式中方框里的 96 表示(
)。
A. 4 箱苹果的个数
B. 40 箱苹果的个数
C. 43 箱苹果的个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
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
个数的零。
【详解】依据分析可知,竖式方框中 96 是 43 的十位上的 4 和 24 相乘的结果,43 的十位上
的 4 表示 40 箱苹果的个数。
故答案为 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关键。
16. 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A.无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B.
沿图中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C.
沿图中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17. 学校买了 3 盒钢笔,每盒 4 支,共用了 240 元,下面的问题中,能用 240÷(3×4)解
决的是(
)。
A. 一共有多少支钢笔?
B. 每盒钢笔多少元?
C. 每支钢笔多少
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3 盒钢笔,每盒 4 支,3 与 4 即可求出 3 盒钢笔共 12 支,买了 12 支钢笔 240 元,
240 除以 12 即可求出每支钢笔多少元。
【详解】根据分析 240÷(3×4)解决的是每支钢笔多少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乘法意义,除法意义,从每一步算式的意义入手来解答。
18. 下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
A. 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C. 周长不相等,面
积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甲的周长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再加图形中间的曲线的长度;乙的周长是长方形
的长与宽的和,再加图形中间的曲线的长度,所以甲与乙的周长相等。而甲、乙的面积大小
可以直接看出是不相等的。
【详解】根据分析:甲与乙的周长是相等的,而面积不相等。
故答案 为:B
【点睛】比较甲、乙的面积根据面积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来解答。
三、我会算。(21 分)
19. 直接写出得数。
3
5
13 13
=
906÷3=
1
2
15
50×20
8
13
【答案】
【解析】
;302;
13
15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