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 20 分)(1-14 题每题有 1 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焰火表演 C. 音乐喷泉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霓虹灯表演 D. 花香四溢 【详解】A、焰火表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符合题意; B、霓虹灯表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不符合题意; C、音乐喷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 D、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只要掌握区分二者的唯一依据: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即可解决问题。 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稀硫酸 C. 冰水混合物 D. 洁净的 空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中含有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辨别,题目较简单,理解了二者的定义便可区分,从而 解决问题。
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酒精具有挥发性 B.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 水在 0℃以下会结冰 D. 蜡烛受热会熔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酒精具有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水 在0℃以下会结冰,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蜡烛受热会熔化,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主要看是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质 性质,从而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4.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CaO C. O2 D. NH4NO3 A. KClO3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 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KClO3 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 故不符合题意; B、CaO 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O2 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NH4NO3 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只要理解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定义,便可解决问题。 5. 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X 3O  2 A. C2H4 2CO 2H O  2 2 ,则 X 化学式为
B. C2H2 C. CH4 D. CH3CH2OH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在反应 X+3O2 2CO2+2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 点燃 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后共 2 个 C 原子、4 个 H 原子、6 个 O 原子,反应前现有 6 个 O 原子,则每个分子 X 中共有 2 个 C 原子、4 个 H 原子,即化学式为 C2H4。故选 A。 6. 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元素处于游离态的是 B. O C. N2 D. CO2 A. Cu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Cu 属于金属元素,可以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一种铜这种物 质(铜是单质,处于游离态),故 A 符合题意; B、O 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 B 不符合题意; C、N2 是氮气的化学式,表示氮气这种物质,表示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表示 1 个氮分子, 还表示每个氮分子是由 2 个氮原子构成,故 C 不符合题意; D、CO2 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 成,表示 1 个二氧化碳分子,还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式的意义,题目较容易。 7.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 B. 熄灭酒精灯 C. 倾倒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连接仪器时,试管不能放在桌面上,以免试管破损,图示操作错误,故 A 符合 题意; B、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正确,故 B 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签向着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图 示操作正确,故 C 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需要在密封体系中,图示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检查气密性,图示操 作正确,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只要掌握实验操作要点便能解决问题。 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 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 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空气中几乎不含氢气, 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 9. 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色烟雾 B.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0.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B. N2 C. N2O3 D. HNO3 A. NH3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化合价规则,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在 NH3 中氢元素为+1 价,则氮元素为-3 价;N2 是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在 N2O3 中,氧元素化合 价为-2 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3 价;在 HNO3 中,氢元素为+1 价,氧元素为-2 价,则氮元 素的化合价为+5 价,所以在这四种物质中,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详解】由分析可知,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化合价最高,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下列关于 H2O2、Na2O、SO2 三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气 C. 都含有氧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D. 都含有氧元素 【详解】A、H2O2、Na2O、SO2 三种物质中都没有氧气,故 A 错误; B、1 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1 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Na2O 是离子
结构,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不含氧原子,故 B 错误; C、H2O2、Na2O、SO2 都不含有氧分子,故 C 错误; D、H2O2、Na2O、SO2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 D 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组成,只要掌握化学式的意义,即可解决问题。 12.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A. C. 【答案】B 【解析】 B. D. 【详解】A、该图示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是混合物, 错误; B、该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是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纯净物,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 以该图示物质是化合物,正确; 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 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错误; D、图中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混合物;错误。 故选 B。 13.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A. 分子间隔增大 C. 分子质量增大 【答案】A 【解析】 B. 分子个数增多 D. 分子体积增大 【详解】气体受热,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就会增大,导致乒乓球内 的气压变大,就重新鼓起来了,故选 A。 14. 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
A. Fe(OH)2:氢氧化铁 B. Hg:氦气 C. K2CO3:碳酸钾 D. NH4Cl: 氯化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Fe(OH)2 的名称书写错误,应为氢氧化亚铁,故 A 错误; B、Hg 的名称为汞,水银,而不是氦气,故 B 错误; C、K2CO3:碳酸钾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故 C 正确; D、NH4Cl 的名称为“氯化铵”,而不是氯化氨,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 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15-17 题有 1-2 个正确选项) 15. 抗甲型 H1N1 流感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正确说法是 A. 莽草酸中氧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莽草酸是由 7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莽草酸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2:1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42∶5∶ 40,所以碳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由化学式可知,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正 确,符合题意; C、莽草酸的一个分子是由 7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不符合 题意; D、莽草酸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10:5=2:1,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BD。 16. 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 y 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 y
可表示的是 A.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 开始分解,氧气的质量应在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大,待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 题意; 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氯酸钾能在二 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一段时间后,固 体质量逐渐减小,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逐渐增大,待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 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 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开始不变,后逐渐减少,待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 化学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逐渐增大,待氯酸钾完 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物质中只含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答案】CD 【解析】 【分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