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2.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这表明( )
A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 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
A 自然物质的个性
B 具体物质的个性
C 自然物质的共性
D 一切物质的共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政治实践形式的是( )
A 种地做工
B 阶级斗争
C 文学创作
D 科学实验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这种观点是( )
A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是(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理性认识自动上升为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不包含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无需上升为理性认识
7.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是看它( )
A 是否符合权威的意见
B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C 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同
D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消极反映
9.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 )
A 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10.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
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12.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
论问题是( )
A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3.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 )
A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 国营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合作社经济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概括出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
A 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
B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C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15.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其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 阶级斗争
B 科学技术革命
C 社会改革
D 社会基本矛盾
17.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D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
A 低速增长阶段
B 高质量发展阶段
C 规模速度型发展阶段
D 要素投入驱动型发展阶段
20.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是( )
A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从 2035 年到 2050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从 2035 年到 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1.进入 21 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时代主题仍然是( )
A 和平与发展
B 联合与对抗
C 防恐与反霸
D 战争与革命
2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A 统筹兼顾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经济社会发展
2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集体主义
B 爱国主义
C 国际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
A 党的领导
B 以德治国
C 人民当家作主
D 经济发展
25.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其中稳定是改革和
发展的( )
A 重点
B 前提
C 关键
D 动力
26.“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伟大斗争
B 伟大工程
C 伟大事业
D 伟大梦想
27.被习近平形象比喻为“像一对腾飞的翅膀,正飞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远方”
的是( )
A“绿水青山”
B“两弹一星”
C“一带一路”
D“航空航天”
2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是( )
A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C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D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 )
A 改革开放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精神文明建设
D 物质文明建设
3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执政后最大的危
险是( )
A 脱离群众
B 因循守旧
C 骄傲自满
D 缺乏自信
31.202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取得显着成效。2020 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 总量首次突破
( )
A80 万亿元
B90 万亿元
C100 万亿元
D110 万亿元
32.2020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
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 )
A 确保粮食安全
B 建设美丽乡村
C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D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020 年 9 月
21 日,联合国召开峰会,纪念联合国成立( )
A65 周年
B7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