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支架教学
2、完整语言教育观
3、社会认知
4、象征性游戏
5、角色/观点采择
6、“皮亚杰效应”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陈述正误,并说明判断理由,每题 3 分,共 30 分)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幼教界向苏联学习,“教学”概念被引入,课程上主要采取“单
元教学”模式。
2、幼儿园的环境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人际的三种因素,三种园素中,促使幼儿教育
机构职能得以发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应当首推制度。
3、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正常的心态。
4、对抚养人的依恋会使儿童缺乏独立性,妨碍他与更多人交往和自由地探索周围环境。
5、研究表明,“被拒绝儿”被同伴拒绝的社交地位有稳定性,因此很难改变这种状况。
6、将游戏水平分成偶然行为、旁观行为、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
段和合作游戏阶段,是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认知水平来分类的。
7、学前儿童经常会犯一些古怪的“错误”,如坚信月亮会跟着人走、太阳会不高兴。没
有简单地嘲笑儿童幼稚,而是认真研究儿童错误的候因,进而创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维果茨基。
8、“学前儿童对图画书的偏好研究”这一课题,最适合用调查法中的问卷法来研究。
9、研究发现,身体哪一部分的活动越精细越复杂,它在大脑皮层上占的区域也就越大,
眼睛占据的区域是最大的,因为它的活动最为精细复杂。
10、社会语言学理论认为,言语习得的根本动力来自为生存而交际的活动,因此在语言
教育中强调创设社会互动环境的重要性。
三、简述题:(每题 7 分,共 42 分)
1、阐述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简要分析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萌
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
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这段话中,包含怎样的儿童
观和教育观。
3、简要分析电视、电脑等媒体对于儿童发展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
4、简要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长者尊贵、幼者卑微的伦理规范可能对幼儿教师与幼儿的
互动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阐述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
6、阐述幼儿园课程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 14 分,共 28 分)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
的游戏和娱乐活动”,请比较这种规定所依据的对游戏的认识与我国社会成员对游戏的普遍
认识?
2、从家庭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谈谈为什么学前教育机构需要重视家长工作、
与家长合作?
五、设计题:(20 分)
请根据幼儿园环境配备中“材料功能的多样性及空间的全面利用”两个原则的内涵,写
一个班级室内和户外环境的创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