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 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
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发现的(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3.新华网消息:2006 年 3 月 31 日,丙戌年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
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炎帝
B.炎帝、黄帝
C.尧
D.舜
4.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导致威信扫地,失去了江山,而这里的诸
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
A.奴隶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甲骨文
D.铭文
6.我国现在正在提倡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
子百家中,下列哪一个人物的思想符合这一观点( )
A.韩非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7.某名胜有一幅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
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这幅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
A.大禹陵
B.古运河
C.都江堰
D.苏轼祠
8.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
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9.“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下列关于秦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 B.是秦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
C.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D.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10.一位古代的史学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下列与他有关的事件是( )
A.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编著《资治通鉴》
C.改进造纸术
D.编写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1.下列人物,查找《史记》没有其内容的是( )。
A.陈胜
B.刘邦
C.汉武帝
D.诸葛亮
12.为了纪念祖冲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
成就是 ( )。
A.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B.制造地动仪
C.写下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
D.割圆术
13.下列人物中官至右军,被誉为“书圣”,有“书成换白鹅”故事的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献之
1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这位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伟人是( )
A.秦始皇嬴政
B.禹
C.启
D.元世祖忽必烈
16.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D.在公元前 4~3 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17.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事件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8.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19.时下,社会上有不少喜欢“藏宝”、“赏宝”的文物爱好者,请你给以下“国宝”级文
物给“鉴定”一下,按其制造的先后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0.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二、简答题
21.时空隧道:(本大题共 9 分)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
道……。
(1)我们首先来到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三个
官员负责呢?” (3 分)
①“秦始皇”答:
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
管理呢?” (1 分)
②“秦始皇”答:
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3 分)
③“秦始皇”答:
2.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又来到了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一下汉武帝,了解西
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对此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作回答。(2 分)
问题:
回答:
三、材料分析
22.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 分)
(1) 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____”(1 分),这条路线的起点是____
即今天的_____市。(1 分)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该路线的开通,
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3 分)
(3)公元前 60 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
什么?想一想,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今天看来,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3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
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
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
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 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 分)
(3)公孙鞅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分)
(4)材料二中魏主是谁?(1 分)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 分)
(5)“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2 分)“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1 分)
(6)两者改革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1 分)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题号1
答案B
2
B
3
B
4
D
5
C
6
D
7
B
8
B
9
A
10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D
C
C
A
A
D
B
D
A
A
二、材料分析题(共 30 分)
21.(1)①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实行郡县制
③经济: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2)请问陛下,您是如何使思想归于统一的呢?(请问陛下,您是如何解决诸侯王势力膨
胀的问题呢)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
22. (1)丝绸之路,长安,西安。
(2)汉代,张骞,开放与交流
(3)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交通运输先行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物品与信
息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3.
(1)商鞅。(1 分)主张变法。(1 分)
(2)秦孝公;(1 分)措施:1、编制户籍,加强刑法 2、承认土地私有 3、奖励生产 4、
奖励军功 5、推行县制 6、统一度量衡。(3 分)
(3)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
期最富有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 分)
(4)魏孝文帝。孝文帝改革。
(5)改穿汉服,学习汉语,与汉人通婚。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
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6)共同促进了封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