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山东烟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1. 2022 年 10 月 16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 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 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 ①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新的历史方位。 ①②③:题干中“十年来”即 2012-2022 年,在此期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还没有实现; 故本题选 A。 2. 我国把 12 月 4 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这 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题干中弘扬宪法精神,这体现了宪法的重要性。依据教材知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① ③④正确;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②错误; 故本题选 C。 3. 感动中国 2022 年度人物“银发知播”群体,平均年龄 77 岁,他们有中科院院士,也有 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他们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资料,学习录课方 法,利用线上课堂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不言代价与回报。他们( ) 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②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 ③让我们认识到学习没有终点,要终身学习 ④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代对老师更高的要求,服务社会,终身学习。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材料,感动中国 2022 年度人物“银发知播”群体的事迹 表明他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让我 们认识到学习没有终点,要终身学习,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4. 某司机一次违章停车,被交警口头警告后立即驶离。事后他获知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 法,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下列对此事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在当今社会轻微违法无需承担责任 ②体现了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理念 ③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法守法 ④传递柔性执法温度,促进社会和谐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不可违、依法行政。
①: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违法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①说法错误; ②④:题干中面对司机违章停车,交警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给予警告,未进行处罚体现 了体现了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理念;传递柔性执法温度,促进社会和谐,故②④符合题意; ③:司机违章停车被交警口头警告后立即驶离,体现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尊法守法, 故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5. 2023 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 45 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 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 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 A.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 量 C.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 A:依据教材知识,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 说法正 确; B: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B 说法错误; C: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 说法错误;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 自信的根本所在,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6. “止于至善”对于青少年来讲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 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于至善”要求我们(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 做起;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会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向榜样学习,故①②④正确; ③:选项的意思要合作学习,这不符合题意止于至善的要求,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 B。 7. 近年来,烟台市在学校体育方面不断加强科研引领、课程保障和行政推动,学校体育蓬 勃发展,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个小时的体育活动“风雨无阻”。我市如此重视学校体育, 是因为( ) ①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 ②健康是人一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③学生身体健康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 ④这样做有利于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 ②③④:分析题文,烟台市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个小时的体育活动“风雨无阻”,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烟台市如此重视学校体育,是因为健康是人一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身 体健康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这样做有利于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心;①错误; 故本题选 D。 8. 2023 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平台、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 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此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③所有网民都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根本政治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知识。 ①②: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体现了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此举是全过程 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说法错误,网民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故 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9. 山东省第 37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 2022 年 12 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社会近 20 万名 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参与,548 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59 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 果亮相大赛。一场青春的科技风暴“席卷”齐鲁大地。科技创新大赛( ) ①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②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有效途径 ③让每个人都成为创新者 ④有利于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开发创造潜力、弘扬创新精神。 ①②④:548 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59 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亮相山东省第 37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说明科技创新大赛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培养青少 年科技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每个人都”说法太绝对,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0. 为了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将国家安全教 育落到实处,学校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 ①结合各学科特点,在课程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 ②组织开展防灾应急疏散演练 ③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做好国家安全知识宣传 ④开展有关国家安全的主题班会、 演讲比赛 A. ①②③ 【答案】C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④: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利用网站广播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开展国家安全主 题班会和演讲比赛都是学校可以开展的行之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形式,①③④说法正 确; ②:组织开展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守护生命,②说法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1.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以他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下列对雷锋同 志的日记(摘录)感悟正确的有( ) 雷锋日记(摘录) 感悟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人民服务中去。 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 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②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 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 时候才最有力量。 ③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 体离不开个人。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 “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钉子” 精神,善于挤和钻。 ④对待工作和学习要脚踏实 地,刻苦钻研。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集体力量、生命价值的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实干。 ③:“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
时候才最有力量”说明集体对个人非常重要,个人离不开集体,③错误; ①②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强调要为人民服务,说明生命的价 值在于奉献;“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说明祖国和人 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说明我们对待工 作和学习要脚踏实地,刻苦钻研。①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 B。 12. 2022 年 11 月 30 日,《2021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 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96.8%,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 消极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对此,我们未成年人 应该(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网络犯罪 ②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世界 ③文明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④:《2021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提出,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 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这启示未成年人要学会辨析网络信 息,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同时要做到文明上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③④ 说法正确; ①:未成年人没有制裁网络犯罪的权力,①错误; ②:未成年人要合理利用网络,不是远离网络世界,②错误; 故本题选 D。 13.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合 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 ①某游戏平台上线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②某老板怀疑到店购买学习用品的女孩没付钱,将其个人信息张贴在店门口 ③某市启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提质行动” ④某校开展“护苗成长筑梦未来”心理健康讲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①③④:分析可知,某游戏平台上线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某市启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 教育提质行动”;某校开展“护苗成长筑梦未来”心理健康讲座;均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 的特殊保护,故①③④正确; ②:某老板侵犯了女孩的名誉权,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 C。 14.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 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②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 ③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行政违法行为 ④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 ①: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故①说法正确; ②: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故②说 法正确; ③: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③说法错误; ④: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5. 某企业设立“行孝奖”,员工春节回家请父母吃饭、给父母买礼物等可以报销,这一做 法已坚持 10 年。该企业的做法( ) ①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