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黑龙江佳木斯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黑龙江佳木斯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Ca-40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脱离空间站 B. 自由下落 C. 外壳烧蚀 D. 打开降落伞 2.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A.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B. 氧化钙、CaO、消石灰 C. 汞、Hg、水银 D. 氢氧化钠、NaOH、火碱 3.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4. 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碘酒、碳酸钙、二氧化硫 B. 冰水混合物、氯化锌、二氧化锰 C. 生理盐水、纯碱、铁锈 D. 天然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 5.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B. 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 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 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 6.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一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一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形成白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8.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 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 的值是 37,n 的值是 1 B. 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12 D.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 9.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丁的化学式是 H2O B.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16:9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10. 深海鱼油中的 DHA(化学式: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 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 DHA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DHA 属于无机化合物 B. DHA 分子是由 22 个碳原子、32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C. DHA 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 DHA 是由 C、H、O 三个元素组成 11. 小强发现自家农田中的水稻叶子发黄且茎杆细弱,小强建议父亲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 要求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NH4)2SO4 B. KNO3 C. (NH4)2HPO4 D. K2CO3 12.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X 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 C4H4S B. C4H6S C. CH4 D. C4H8S 13. 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保 ①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 CO、CH4 有关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引起夜盲症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与 SO2、氮氧化合物有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生活 ①煤炉上放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①霉变的花生蒸煮后可以食用 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②制糖工业利用焦炭脱色制白糖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 检验氢气纯度,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 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 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数值为 8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 3:1 16. 能在 pH=5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 Ag+、K+、 2- 3CO 、Cl- B. Cu2+、Ca2+、Cl-、 - 3NO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Ba2+、Na+、 3HCO 、 2- 4SO - D. Mg2+、Na+、 2- 4SO 、 - 3NO 1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 不得分,漏选得 1 分) 18.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B C D 检验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鉴别 CaCO3、NaOH、NaCl、NH4NO3 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除去 KNO3 溶液中的 Mg(NO3)2 滴加过量的 KOH 溶液,过滤 从 KC1 与 MnO2 的混合物中回收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D.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0. 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 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向其中加入 100g 溶质质 量分数为 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12g B. 18g C. 24g D. 36g 三、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 (3)氖元素_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2.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衣:常用_______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2)食:牛奶、黄瓜、米饭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 (3)住: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_______现象。 (4)行: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_______材料(填“复合”或“合成”)。 2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大气中的 CO2 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 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一一“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 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2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t2℃时,将 60g 甲物质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25.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钢的含碳量。 (2)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2CuO+C 2Cu+CO 2  ,该反应中 CuO 发生了_______(填 “氧化”或“还原”)反应。 (3)向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 滤渣。滤液呈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一个即可)。 26. 图中的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 的溶液为蓝色,C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 最高的金属,D 由两种元素组成,E 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图中“ ”或“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 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物质间的反 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 B、E 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E. _______。 (2)C 与 A 的稀溶液反应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_______。 (3)写出 A 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27. 结合如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 (3)水的作用_______。 (4)水的作用_______。 28.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实验室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 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收集方法收集到的 O2 不纯净的原因_______(写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C 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 CO2 的 发生装置,与 B 相比,选用 C 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检验 CO2 的方法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用装置 E 收集满一瓶 O2 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2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A 实验中,打开活塞,用_______分别接近 a、b 玻璃尖嘴处,检验产生的气体。 (2)B 实验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 (3)C 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 D 图所示,其它操作作均正确,所配制溶 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 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30.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 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 NaOH 溶液分别与 CO2 及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 I:验证有_______; 思路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示意图 【实验结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