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上半年河北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上半年河北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高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 1 所示。在振幅较小的情况下,通过该实 验能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图 1 A.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摆长均无关 B.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与振幅和摆长有关 C.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均无关,与摆长有关 D.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均无关,与摆长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 2.如图 2 甲所示,在力传感器下端悬挂一钩码。某同学手持该传感器,从站立状态下蹲, 再从下蹲状态起立回到站立状态,此过程中手和上身保持相对静止。下蹲过程传感器受到的 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2 乙,则起立过程传感器受到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可能是( )。
3.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若将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 根据表 1,火星和地球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表 1 A.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 B.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 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 4.2013 年 6 月 11 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火箭载人太空飞行有了历史性 的突破。高空实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 p0=1 atm,温度 t0=27℃。在火箭竖 直向上加速飞行的过程中,当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g 时,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示 数 p=0.6p0,已知仪器舱是 密封的,则此时舱内温度为( )。 A.360K B.180K C.16.2℃ D.32.4℃ 5.某电阻中通有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i,按每经过 24s 减少一半的规律变化,初始时刻电流 为 I0,如图 3 所示。该电流的表达式为( )。
图 3 6.如图 4 所示,空间存在具有水平边界 EF,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在距离 EF 下方 H 处有一正方形线框 MNPO,线框平面的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将线框以初速度 v0 竖直 向上抛出。若运动过程中 MN 始终与 EF 平行,MN 在磁场中达到最高点时,OP 未进入磁场。 则线框从开始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 图像是( )。 图 4
7.某光栅每厘米有 3150 条刻线,用该光栅做衍射实验,则在第五级衍射光谱中可观察到 的最大可见光波长为( )。 A.3150Å B.3174Å C.7875Å D.6349Å 8.某放射性元素经过 11.4 天有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 A.3.8 天 B.5.7 天 C.8.6 天 D.11.4 天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20 分) 9.球形电容器由两个同心的球壳导体,A、B 组成,如图 5 所示。导体 A、B 的半径分别 为和 RA 和 RB,且 RA
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4 分) (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 分) (3)针对该同学的作业,设计教学片段帮助他解决该问题。(10 分) 11.案例: 下面是李老师讲授高中物理“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课的教学片段。 李老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由于金属导体中也有 电荷,如果把一块金属导体放在电场中,导体中的电荷会怎样呢?大家先看大屏幕(图 6), 阅读课本中对应的内容,待会儿我们共同来讨论。
(师生阅读、讨论) 李老师:同学们,有谁想发表自己的观点? 甲同学:金属中有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左边运动,直至到达金属板的左边为止。 乙同学:金属中的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直至到达金属板的右侧为止。 李老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正是因为受到外电场力的作用,正负电荷分开,从而在左右 两边就出现了正负电荷,我们把这些电荷叫作感应电荷。我们知道只要有电荷就会产生电场, 那么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就叫感应电场。感应电荷的电场方向与外电场方向相反,所以最终合 场强为零,这时我们就说静电平衡了。同学们理解这个过程了吗? 同学:理解了。 李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等势面,同学们先阅读课本。 (同学阅读,老师巡视) 李老师:有谁能说说什么是等势面吗? 丙同学:等势面是电势相等的面。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 等势面。 丁同学:老师,静电平衡的导体,它的内部还有电荷吗? 戊同学:老师我知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金属中的电荷被分开了,负电荷只能停留在左边, 正电荷只能停留在右边,所以中间就没有电荷了。 李老师:回答得非常好!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就没有净电荷了。我们继续讨论等势面。 问题: (1)请对李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评述;(10 分) (2)指出戊同学回答中存在的问题;(5 分) (3)针对丁、戊同学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静电平衡 时导体内部电荷的分布问题。(15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2 题 12 分,第 13 题 28 分,共 40 分) 1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 7 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 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 分) 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容、电感与交流电”的内容的要求为: 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材料二 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节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交流电、电感、电容概念。 任务: (1)简述什么是交变电流。(4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 括: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 分)
一、选择题 1-8CCBADCDB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