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年广东深圳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 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第 I 卷(选择题:共 46 分)
的,选对得 4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 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不可把火车当做质点
B. 在地面上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参考系是地面
C. 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
D. 直线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A
2.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 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是受力物体还是施力物体是相对某个力而言的
C. 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答案】B
3. 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取得了 9.83s 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9.83s”表示时刻
B.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运动员的成绩越优秀,其平均速度越大
D.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运动的位移就是路程
【答案】C
4. 一辆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越来越小,则(
)
A. 汽车的速度在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B
5.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间内,它们的 v-t 图像如
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v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1
v
2
2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答案】AD
6. 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 10m/s 的速度从距地面 2m 高的 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
竖直向上反弹,经过距地面 1.5m 高的 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 7m/s,从 A到 B过程,小球共
用时 0.3s,则此过程中(
)
A.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 0.5m,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3m/s,方向竖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 1.67m/s,方向竖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
56.7m/s ,方向竖直向下
2
【答案】C
7. A、B两个小球用长为 1m 的细绳相连,用手拿着 A球并由静止释放,测得两球落地的时
间差为 0.2s。不计空气阻力,取
g
= 10m / s
2
,则释放时 A球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1.25m
【答案】B
B. 1.80m
C. 3.60m
D. 6.25m
8. 某汽车正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从刹车开始计时,汽车在
第 1s 内的位移为 8.0m,在第 3s 内的位移为 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 0.6s 末速度为 8.0m/s
B. 汽车在 2.5s 末速度为 0.5m/s
C. 汽车在第 2s 内的位移为 4m
D.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75m/s2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每小题至少有二个选项是正
确的,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9.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5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2m/s,则
在这 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12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5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2m/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5m/s2
【答案】BC
10. 甲、乙、丙 3 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
丙匀速上升。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A. 甲、乙匀速下降,且 v
乙
v 甲
,丙停在空中
B. 甲、乙匀速下降,且 v
乙
v 甲
,丙匀速上升
C. 甲、乙匀速下降,且 v
乙
v 甲
,丙匀速下降,且 v
丙
v 甲
D. 甲、乙匀速下降,且 v
乙
v 甲
,丙匀速上升
【答案】ACD
11.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 x 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直线 b与曲线 a相切
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 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小是乙的平均速度大小的 3 倍
B. 0~1s 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0t 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 8m/s
D. 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答案】A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4 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总分 16 分。其中第 12 题 7 分,第 13 题 9 分。请将答案填
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写出解题过程)
12. 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_________(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它是测_________(填“速
度”“时间”或“位移”),其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填“交流约 8V”“交流 220V”或“四
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
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 A、B、C、D、E、F、G共 7 个计数点,相邻点间的距
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 50Hz(打点时
间间隔为 0.02 秒)。
①试根据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 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要求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B
C
D
E
F
速度 m/s
________
0.479
0.560
0.640
_________
②试根据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2m/s 。(结果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答案】
①. 电火花计时器
②. 时间
③. 交流 220V
④. 0.400
⑤.
0.721
⑥. 0.80
13. 某研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由带有刻度尺的竖直支架、小
球释放器、小球、光电门 A 和 B 及光电门计时器和网兜组成。实验时,按图装配好实验器材,
小球、两个光电门和网兜在同一竖直线上利用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的距离小球释放器,打
开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下计时器显示的小球从光电门 A 到光电门 B 所用时间 t ;保持光
电门 A 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 B 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读出两个光门间的距离 h和小球
经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 t,在坐标纸上做出 ~h
t
t
图线,如图乙所示。
(1)为提高实验精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
B.小球的直径越大,实验精度越高
C.应该选用材质密度较大的小球
(2)乙图中,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 b,题图线斜率为 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____,
小球释放点距光电门 A的高度为________。(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表示)
【答案】
①. AC##CA
②. 2k
③.
2
b
4
k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4 分。其中第 14 题 8 分,第 15 题 11 分,第 16 题 15 分。
解题必须有完整的解题过程,有数值计算的可以保留根号,但必须写出物理量的单位。简
单写出公式集的不能得分)
14. 如图所示,登山运动中,小张用 0.8m/s的速度由营地 x爬到山顶 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
程是 2.4km,相对于 x升高了 1.2km,随即小张以 1.2m/s 的速度返回营地,x、y的水平距
离为 1.6km。
(1)求小张由 x运动到 y的位移的大小。
(2)求小张整个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3)小张的朋友小李从 x点爬山,他比小张晚 5min 出发,平均速率为 0.7m/s,结果两人同
时到达山顶,问小李由 x爬到 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答案】(1)2000m;(2) 0.96m/s ;(3)1890m
15. 道路交通法规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超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车头未越过停车
线的若继续行驶,则属于交通违章行为、一辆以 20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
红绿灯路口,当汽车车头与停车线的距离为 25m 时,绿灯还有 2s 的时间就要熄灭(绿灯熄灭,
黄灯即亮)。若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m/s2。请通
过计算说明:
(1)汽车能否不闯黄灯顺利通过;
(2)若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能否恰好紧靠停车线停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
需要以多大的加速度制动。
【答案】(1)能;(2)不能,理由见解析
16. 某玩具枪竖直向上连续发射三颗完全相同的子弹( 均可视为质点),相邻两颗子弹离开
枪口的时间间隔为 1s。第 1 颗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为30m/s ,由于机械故障,其后每颗
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依次递减5m/s 。已知重力加速度
,忽略子弹运动过
2
g
10m/s
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第 1 颗子弹速度减为 0 时,第 1 颗子弹与第 2 颗子弹之间的距离;
(2)第 2 颗子弹速度减为 0 时,第 1 颗子弹离枪口的距离;
(3)第 2 颗与第 3 颗子弹第一次相撞时,第 1 颗子弹离枪口的距离。
【答案】(1)15m;(2) 43.75m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