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朦胧.(lòng)要挟.(xiá)黏.人(nián)萦.绕(yín)
B.梗.概(gěng)墓.地(mù)沦.陷(lún)花蕊.(ruǐ)
C.娴.熟(xián)纤.夫(qiān)竹篾.(miè)戳.脸(cuō)
D.偏僻.(pì)招徕.(lái)褴褛.(lǔ)芦笙.(shē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侵蚀
糟塌
蜂拥而致
不知所措
B.驳倒
隔壁
烟熏火缭
鞠躬尽瘁
C.吞噬
书籍
舍本逐末
与世隔决
D.爆竹
附庸
积劳成疾
微波粼粼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
是凤毛麟角....。
B.他把我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却满不在乎....地离开了。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在求学的路上,勤奋与我形影不离....。
4.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告——布.局
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情不自禁.——弱不禁.风
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C.谋.略——谋.生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
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
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5.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意志
。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
强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本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
手法。
B.“思/援弓/缴/而射之”朗读停顿正确。
C.“黄河掀起了万丈巨浪。”这是个夸张句。
D.《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病好以后,像过去一样,天天坚持长跑。
B.鲁迅先生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的隶体“一”字。
C.少年时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曲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D.细雨像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8.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但是……
②因为……所以……
③如果……就……
④不仅……还……
(1)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2)(
)明天不下雨,我们(
)要去探望李老师。
(3)(
)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
)吸引了很多游客。
(4)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9.请为“一弹流水一弹月”选出合适的下联(
)
A.半人江风半入云
C.二分明月万梅花
B.一味清凉上月时
D.三月细雨春妩媚
10.读诗句,想季节,填成语。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秋高气爽
②银装素裹
③烈日当空
④春暖花开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④③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二、填空题
11.下面每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规律,请各写一个类似的词语。
(1)依依..不舍___________
清波漾漾..___________
(2)四.面八.方___________
万.水千.山___________
(3)异.口同.声___________
能.书善.画___________
12.写出与“四大名著”中人物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等。(任意选择其中两个完成)
《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背诵积累填空。
(1)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2)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远者______而近者______
乎?”一儿曰:“_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_______而远者_______
乎?
(4)汤姆·索亚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__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阿廖沙是苏联作家
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的生活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
痛苦。
14.诗词积累
诗人常常借用雨来表达情感。请你写出三句描写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横线上写出一个带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被__________,如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我们从媒体、网络以及身边都感受到病毒的可怕。但是,
还有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快递小哥警察叔叔、志愿者……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这其中一定有感动你的人和事(小区测量体温的保安叔叔,当上主播的网课老师、坚持
工作的爸爸妈妈,还有坚持学习的我们……),请写出对他们的赞扬或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7.解释下列词语。
子规_________萧萧___________
18.苏轼是_____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描写西湖
的名句是:____________。他写的诗《题西林壁》有名句______________常用来说明“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9.我们这个学期学了苏轼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_____名。写这首词时,正
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原本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
我们却从“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大脑深处有条“河”
①我们人类的大脑深处有一条弯弯曲曲源远流长的“大河”。这条“河”日夜流淌,
滋润全脑。只是它流的是富有多种功能的脑脊液。它所流过的室 池 管 沟等 千山万水
医学解剖生理学上称它为脑脊液循环系统。
②脑脊液分泌的源头主要在大脑内的两个侧脑室。它们像山峦中的湖泊,靠着室内
的脉络丛,源源不断地泌涌了清澈的“泉水”来,盛满两个湖泊,然后又有序地流入游
的一个狭长的湖——三脑室;(
)接着,又马不停蹄急流涌进一步犹如长江三峡的
狭关险要——长约 2 厘米的中脑导水管中,真是“蜀江春水拍山流”,此险段很易出问
题。由于炎症、脑室出血,或邻近的肿瘤挤压,管腔便会堵塞不通,形成梗塞上方的脑
积水,颅内压增高,此时非得手术疏通、分流,才能缓解上游水患灾情。“水”过狭窄
段后,便又豁然开朗,来到脑中的第三大湖——第四脑室及延髓池,由此再各奔西东,
水流四方,分别流向椎管内及大脑表面的广阔的蛛网膜下腔。“不知三江水,何事又分
流”,脑脊液的奥秘原本是为了滋润大脑和脊髓,真可谓巧夺天工了。当脑脊液分流至
蛛网膜下腔,它就如容纳百川的大海,形成独特的“髓海”。最后依靠无数的蛛网膜颗
粒又把一滴滴“水”重新吸收入脑血管内,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尽善尽美地
维护着大脑的“生态平衡”,参与了生命给养的奉献。
③这条河虽貌不惊人,但它是大脑的母亲河。脑室里每天可分泌 300 毫升左右的脑
脊液,而它却含有多种有用物质,营养大脑的细胞。(
)正常成人的脑室、脑池内,
较固定蕴藏约 120 毫升的脑脊液,使脑膜与颅骨之间构成一个液体缓冲垫,对大脑起到
支撑保护作用,保证了颅内压力与其面积的相对稳定。
④我们脑中的这条大河,无怨悔地服务于生命,维护着我们的思维。
20.画“﹏﹏”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21.好词积累。
(1)请从文中找出至少四个成语,并把它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所写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题目中的“河”指的是_________,第②段中的“泉水”指的是_________。
23.请仔细阅读第②段,把脑脊液的流向示意图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侧脑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脑血管这几
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________这个环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说这条“河”是大脑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在文中“ ”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填上该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用你填写的说明
方法介绍一种你喜欢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6.快乐习作。
人人都感受过幸福。关爱奉献是幸福,获得帮助是幸福,享受快乐也是幸福,我们宅在
家上网课是幸福,拥有好朋友或是好亲人更是幸福……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
习作,可写事,也可记人。
要求:
1.请在作文格第一行写上自拟题目,内容具体,语句流畅。
2.突出幸福的地方写细致,能感动人。书写工整,不少于 450 字。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一律用 XX 代替。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
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朦胧,读音 méng lóng;要挟,读音 yāo xié;黏人,读音 nián rén;萦绕,读音 yíng rào;
B.全部正确。梗概,读音 gěng gài;墓地,读音 mù dì;沦陷,读音 lún xiàn;花蕊,读
音 huā ruǐ;
C.娴熟,读音 xián shú;纤夫,读音 qiàn fū;竹篾,读音 zhú miè;戳脸,读音 chuō liǎn;
D.偏僻,读音 piān pì;招徕,读音 zhāo lái;褴褛,读音 lán lǚ;芦笙,读音 lú shēng。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
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A.有误,“糟塌”的“塌”应为“蹋”;“蜂拥而致”的“致”应为“至”;
B.有误,“烟熏火缭”的“缭”应为“燎”;
C.有误,“与世隔决”的“决”应为“绝”;
D.全部正确。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
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
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
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B.满不在乎: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符合语境。
C.回味无穷:意思是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符合语境。
D.形影不离:意思是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符
合语境。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
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
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A.布告: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布局①指作文、绘画等的构思安排,②对建设等事
物的设计规划,布局的布不是“分布”的意思。故此题 A 有误。
B.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弱不禁风:连点儿风都经受不住。形容身
体虚弱或娇弱,禁:“禁受”。故此题 B 有误。
C.选项正确;
D.温故知新中“故”指旧的知识。无缘无故中“故”指缘故。故此题 D 有误。
5.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顺序排列,结合句子的特点以及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在本题中根据前
文语境的特点进行分析。生命应该是不断茁壮,思想是不断成熟,意志是不断的坚强。所以
应该选择 D 项。
6.B
【详解】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修辞手法、和句子停顿,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
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A、C、D 选项正确;
B.有误,结合句意理解,句意:想着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根据句意应划为:思/
援弓缴/而射之。
7.A
【详解】
略
8.B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
①虽然……但是……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②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的关联词;③如
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④不仅……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