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山东青岛大学咨询心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系统脱敏疗法
2.压抑
3.对峙
4.共情
5.自我暴露
二、问答题(共 65 分)
1.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10 分)
2.简述理性-情绪疗法中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6 分)
3.简述有效咨询目标的主要特征。(7 分)
4.心理咨询适宜的咨询对象具备哪些特点。(10 分)
5.简述在使用解释技巧时需要注意哪四个事项。(8 分)
6.行为治疗的基本特点。(8 分)
7.如何表达真诚?(10 分)
8.简述精神分析的人格三结构理论。(6 分)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试评述精神分析治疗。(20 分)
2.试述心理咨询中阻力产生的原因?(20 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 30 分)
1.请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对如下来访者的言语进行澄清,并说明澄清的作用。(5 分)
来访者: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
治疗师:
2.咨询情境:你是一名咨询师,来访者问了几个有关你的能力和资格方面的问题。请用即时
化的技巧对来访者的状态做出言语反应,并解释即时化的含义。(5 分)
3.请以个人中心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对蒂尔登的案例进行分析(涉及如何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
假设、对来访者的评估、咨询目标和咨询步骤)。(20 分)
(1)基本情况:蒂尔登,女,22 岁,长相漂亮,白人,未婚,高中毕业待业,由母亲带她
来做心理治疗。家中有父母和五个姐妹,她是老四,家境较为富裕,属于上层中产阶级。
(2)目前的问题:“我失去自我了。似乎事事做错。我无法与别人相处。有谁批评我或者说
些什么,我都受不了。以前我还上班的时候,若有人批评我的话,我就会崩溃”。
(3)前来咨询的原因:母亲希望有人能帮帮蒂尔登,她说女儿“行为古怪”,“整天呆在家
里不出门”,“需要搞清楚一些问题”。母亲讲述说,蒂尔登与家人交流有困难,“她总是睡觉,
若叫醒她,她也总是一声不吭地呆在那儿,不知在想什么,很难和她交流。”“难道应该让她
睡到 12 点吗?我不知道。她不能总是这样,就算起来了也不梳洗打扮一下。不是坐在收音
机边上听广播就是睡觉。有时候我会逼她打扮一下出去走走。但是,如果她碰到熟人,人家
问她为什么不上班,她会觉得非常羞愧——她唯恐别人对她有看法。”母亲说,蒂尔登经常
害怕自己变成疯子,母亲本人也承认自己很担心这一点,因而带蒂尔登前来求助。蒂尔登一
直自我谴责,越来越强烈。她曾努力让自己表现出(在她看来是)这一年龄段的人应该具有
的态度和行为,而这种努力似乎已经使她筋疲力尽了。她嫉妒自己的妹妹的那种结交朋友的
能力。她看到别人开始自立并准备要结婚,与之相比,她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落后和有缺
陷的人。与父母住在一起,蒂尔登觉得没有自己的生活,被生活排斥在外,只是一个旁观者。
她希望以本色示人,做真正的自己。但她试着这样做的时候,人们却说她是“装样子”。蒂
尔登在两种情绪之间游移徘徊,一种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强烈愿望,另一种是认为自己不
可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沮丧情绪。她苛刻地把自己与周围的人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是
自己身上出了什么严重的问题。蒂尔登曾经为了改变做过各种努力,例如用道理说服自己,
从书中获得启发,模仿别人的做法等等,但是都无法使她改变,无法使她成为自己希望成为
的那种年轻的成功女士。蒂尔登迫切希望有所改变,使她从一潭死水的生活中走出来。
(4)心理历史:蒂尔登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四,有两个姐姐已经结婚,妹妹小她 7 岁。
她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他从而没有真正坐下来和她谈心。父亲总是为蒂尔登所做的一切感到
骄傲。蒂尔登感觉自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夸奖而活着。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因为其小时候
很少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她如今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了孩子身上。蒂尔登很依赖母亲,对她
言听计从。她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母亲的需要。蒂尔登不仅是父母的乖乖女,也一直是老
师的得意门生。她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对艺术、雕塑和舞蹈也很感兴趣,但是她却将其作
为逃避生活、逃避与人相处的方法。她从上小学的时候就没有归属感,虽然有时候会很努力
地去体会自身的优越感,但接着情绪又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