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水生生物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藻殖段
赤潮
腐屑食物链
自养演替
水污染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淡水水体盐度_____‰。天然水体的主要阴离子成分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藻类色素成分可分为 4 大类∶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轮虫典型特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4.河蚌的贝壳分 3 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田螺整个贝壳分为两大部分:_____
和_____。
5.日本沼虾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其中头部_____节,胸部_____节和腹部_____节组
成。
三.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就选择策略而言,鱼类是介于浮游动物和水生哺乳类间的 r-K 选择者。()
2.海洋植物物种多样性远低于内陆水域生态系统。()
3.枝角类和桡足类均属于间接发育的甲壳动物。()
4.“水华”对鱼类的危害汉限于其分泌的藻毒素具有危害性。()
5.海洋细菌和藻类在块速繁殖期会出现数量金字塔倒置现象。()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简述藻类主要特征并列出主要淡水藻类门类。
2.比较淡水与海水硬骨鱼类渗透调节机制。
3.举例简述水生生物主要营养方式。
4.简述水生生物主要生态类群。
五.综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稻鱼(虾)种养”是指在水稻生长季节,放养鱼(虾)类使其共生于稻田中,形成
稻鱼(虾)共生生态系统。稻鱼(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请结合生态学原理分析其主要
机制。
2.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内陆典型养殖池塘系统结构、功能特点。
3.试述影响水体初级生产量时空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