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四川宜宾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全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
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0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1~14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
的得 0 分。
1.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并为“牛顿第一定律”贡献了重要研究成果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
A. 托里拆利
B. 伽利略
C. 法拉第
D. 欧姆
【答案】B
【解析】
【详解】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改进了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
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故选 B。
2. 物理源于生活,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
B. 初中女生跑完 800m 的时间约为 100s
C. 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 30m
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 200g
【答案】A
【解析】
【详解】A.成年人步行时,每秒步行约两步,每步长约 0.5m,所以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故 A 符合题意;
B.初中女生跑步速度约为 4m/s,所以跑完 800m 的时间约为 200s,故 B 不符合题意;
C.每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 3m,所以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 12m,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即为一大张纸的质量约为 5g,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 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图是学生用古筝表演的情景,其中说法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正确的是(
)
A. 琴声是由手指振动产生的
B. 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 琴声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 琴弦的振幅不同音调也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古筝声是由琴弦的振动而产生的,故 A 错误,B 正确;
C.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C 错误;
D.琴弦的振幅不同,响度也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B。
4.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其中的“汤沸”过程是属于(
)
A. 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华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汤沸”是沸腾的现象,沸腾属于剧烈的汽化现象。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在图中能防范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
)
A.
紧固锤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掷铅球
开车系安全带
跳远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紧固锤头是利用锤头的惯性,套紧在锤柄上,故 A 不符合题意;
B.掷铅球是利用铅球的惯性,铅球离开人手后,由于惯性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C.开车系安全带是防止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碰到障碍物,发生事故,故 C 符合题
意;
D.跳远是利用人的惯性,人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是串联的
B. 同伴发生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去拉触电的同伴
C.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D.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故 A 错误;
B.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这样救人者也会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
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 B 错误;
C.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可能是电路短路,也可能是总功率过大,故 C 错误;
D.不同国家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同,我国家庭电路的使用的电压是 220V,故 D 正确。
故选 D。
7. 如图是 2022 年 10 月 12 日“天宫课堂”上的两个实验情景。航天员刘洋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水球变“懒”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实验:用注射器喷出空气,空气冲击水球,使水球剧烈振动;她还展示了由种子长成的水稻植株。针对“天
宫课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 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C. 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注射器
D. 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量变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航天员所在的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周围环境是真空环境,所以只能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故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A 正确;
B.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做圆周运动,不断改变运动方向,所以空间站不处于平衡状态,故 B 错
误;
C.由于空气冲击水球,使水球剧烈振动,所以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故 C 错误;
D.由于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所以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
量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A。
8. 对如图的四个实验装置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同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符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 图乙中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是电流的磁效应
C. 图丙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D. 图丁中导线 AB 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A.由图甲可知,磁铁推动小磁针转动,是相互排斥的效果,应该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 A 错误;
B.在图乙中,接通电路时,导线中会有电流,此时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即表明有磁场作用便得小磁针受
力偏转,故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B 正确;
C.图丙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 C 错误;
D.图丁中导线 AB 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这是发电机机的工作原理,故 D 错误。
故选 B。
9. 乒乓球自空中释放后竖直下落,多次与地面碰撞反弹,最终停在地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下落过程中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触地时地面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地面的作用力
C. 上升过程中球的动能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D. 从释放到停止,球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下落过程中球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A 错误;
B.触地时地面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B 错误;
C.上升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减小,动能越来越小,高度增高,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故 C 正确;
D.因为没有忽略空气阻力,所以释放到停止,机械能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0R 是定值电阻,R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
关,逐渐减小 R的光照强度,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 表和 V 表示数均变大
B. A 和 V 表示数均变小
C. A 表示数变大,V 表示数变小
D. A 表示数变小,V 表示数变大
【答案】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逐渐减小光源电阻的光照强度,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 R总变大,电源电压 U不变,
电路电流
UI
R
总
U
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定值电阻 R0 阻值不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0
IR 变小,光敏
0
电阻两端电压
RU U U
0
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 足球运动越慢,它的内能越小
C.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 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
【答案】AC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内能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所以一切物体
都具有内能,故 A 正确;
B.足球运动快慢,是机械能的大小变化,与内能大小无关,故 B 错误;
C.冬天搓手取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C 正确;
D.热机的功率大,则做功快,与效率的高低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AC。
12. 将装满水的厚玻璃瓶静置于水平桌面,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如图所示,用手反复
水平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从形变角度分析现象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管中水面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B. 细管中水面会出现升降
C. 水面高度不变是因为厚玻璃瓶没有发生形变
D. 水面出现升降是因为厚玻璃瓶发生了微小形变
【答案】B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用手反复水平捏厚玻璃瓶,玻璃瓶的形状发生微小改变,瓶内的
水受到挤压,所以细管中水面会出现升降,故 BD 正确,AC 错误。
故选 BD。
13. 小强同学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将数据依次记录在表 1 中。实验后他想让与
地平线成 60°的太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他把平面镜按如图乙放置。对此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 1
次数
1
2
3
4
5
i
r
0°
20°
30°
40°
60°
0°
20°
30°
40°
60°
A. 图甲中表示反射角的是 i
B. 实验时的反射光线是绕 O点逆时针转动的
C. 实验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 图乙中平面镜与地平线的夹角θ为 75°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由图甲可知, i 是
入射角,故 A 错误;
B.由表 1 可知,实验时,反射角逐渐增大,即反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所以反射光线是绕 O点顺时针转动
的,故 B 错误;
C.观察表 1 中数据发现,反射角的大小始终等于入射角的大小,所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 C 正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60°,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则反射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90°,则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 75°,则反射光线与镜
面的夹角为
则镜面与地平线的夹角θ为
故 D 正确。
故选 CD。
90°-75°=15°
90°-15°=75°
R
1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0
6
。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 b端时,闭合开关,电压
表的读数为 3V;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4.5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 0.5A
B. 电源电压是 9V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9Ω
D. 移动滑片, 0R 在通电 100s 内产生的热量最多 1350J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R0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 R0 两端电压,滑到滑动变阻器的 b端时,由
UI
=
R
可知,电路电阻阻值最大,电路电流最小为
0
UI
= = =
R
0
3V 0.5A
6Ω
故 A 正确;
BC.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
当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由
0
滑
3V+0.5A×
R
滑
滑
IR
3V
U U U
UI
= 得,电路电流为
R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