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10 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深圳,40 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 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 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践证明,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 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要办下去,而且要办的更好。”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合我国国情,显示了强大生命力 ②改革开放让国家富强,实 现了中国梦 ③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 有完成时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知识。 ①③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题干中我国取得一定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 合我国国情,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故①③④正确; ②:我国还未实现中国梦。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 C。 2. 下列组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表明( ) ①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②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地位。
①③④:图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贸 易等方面的成果,说明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择,是强国富民之路,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错误,我国不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故本题选 C。 3. 过去的两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的持续肆 虐、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 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取得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成就有( ) ①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④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发展成果。 ②③④: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 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②③④说 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错误,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故本题选 D。 4. 2021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体现了( )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解决 B. 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C.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 说法 正确;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还没有得以解决,A 错误;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B 错误;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D 错误; 故本题选 C。
5. 2021 年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 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 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说明( ) ①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我国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脱贫攻坚的认识。 ①: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故①说法错误; ②④:依据题文描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表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已经消除 了绝对贫困,故②④说法正确; ③:我国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 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 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我国已实现共同富裕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A. ②③④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发展的理解。 ①②③:材料表明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 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7.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受制于人。种业 被视作农业的“芯片”。2020 年 12 月 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 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国重视核心技术创新是因为( ) ①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居世界前列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 ①③:我国重视核心技术创新是因为创新的重要性。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 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驱动是国 家命运所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①③说法正确; ②:错误,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居世界前列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 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故本题选 B。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 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 设科技强国。对此我国要 ①持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技创新素 养( ) ③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他人赐子的 ④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 一动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就要持续推进科教兴国战 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他人赐子的,坚持把创 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错误,说法是个人的做法,不属于国家做法; 故本题选 D。 9. “十三五”期间,我国拥有 1.13 万所职业学校,3088 万在校生,每年培养 1000 万名毕 业生,这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坚实的技术人才生力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我国将深 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述材料表明( ) ①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②产教融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③合理规划人生并积极拓展职业选择空间 ④我国已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才强国战略。 ①②③:题文中,“我国将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表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需 要各种各样的职业,告诫我们要合理规划人生并积极拓展职业选择空间,体现了产教融合是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我国尚未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0. “一机在手,出门无忧。”这 8 个字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习惯的生活新模式,但在燃气缴 费等很多社会数字化应用场景中,部分老年人仍“寸步难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 ②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中,我们要关心、关爱老人 ③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带来便捷 ④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A.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的正确认识。 ①: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①说法错误; ②③:部分老年人仍“寸步难行”,启示我们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中,我们要关心、关爱老人,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②③说法正确; ③:“一机在手,出门无忧。”这 8 个字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习惯的生活新模式,体现了科技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带来便捷,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1. 根据《教育现代化 2035》要求,到 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跨入教育强国行列, 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 是因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 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①③④观点正确;②观点体现的是我国教 育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原因,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 C 答案。 【点睛】解答选择题时我们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注意认真审题。首先要审题干,要找 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其次要审题肢,通常采用 排除法。即把题肢中明显的错误排除,对不能排除的选项要看所给观点和题干中的意思是否 相关,虽然观点正确,如果不合题意也应排除。 12. “云端”会议、远程办公、智能施工、直播卖货、机器人配送……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众 多以高效、便捷、共享为特点的新业态、新模式,这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是经济增长的 强大引擎。这些新业态、新模式( ) ①创造出了更多元、更丰富的新技术 ②为应对疫情的冲击提供了精神动力 ③让我们牢牢把握化危为机的主动权 ④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促进发展的举措。 ③④:题文中,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带来活力,面对新业态、新模式,我们要牢牢把握化 危为机的主动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题目考查的是新兴产业的影响,①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②:这为应对疫情的冲击提供的物质基础,不属于精神动力,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3. 数字蕴藏着中国式民主的“密码”,对下列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 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民主制度。 B:分析可知,我国每年“两会”的召开,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故 B 正确;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 A 说法错误; C: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故 C 说法错误; D:材料未体现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4. 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 3.9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本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方式跟过 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参与,改造方案出台后,还要听 取大家的意见再调整。这表明(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居民应树立民主意识,主动参与民主决策 ③改造方案出台后,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 ④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②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题干中居民应树立民主意识, 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故②④正确;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排除①; ③: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决策,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 C。 15. 喜欢时政的小兰同学在浏览中国政府网“你的留言,部委有回应”栏目时,看到了这样 一则内容(见下图):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公民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管理 ②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能让决策更好反映民意 ③我国行政机关积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④公民的民主监督有利于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 ②③:题干中网民在中国政府网上留言,建议向社会免费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这一建议得 到政府的采纳,表明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能让决策更好反映民意,我国行政机关积极履行为 人民服务的职责,②③说法正确; ①④: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与题干内容无关,题干体现的是民主决策; 故本题选 C。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 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②改革开放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