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四节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四节测试卷及答案 1.2020 年 4 月 14 日是农历的三月二十二,这一天的月相是下列图片中的( ) 浙教版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农历的三月二十二是下弦月,根据口诀“下下下东东”可知,下弦月月面朝东(天体中东西 方位与地理方位相反),可知 C 符合题意。故选 C。 2.这是一张日历的内容“2006 年 6 月 18 日,丙戌年 5 月廿三星期日”,则这一天出现的 月相与下列哪句诗所表示的月相是相似的(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答案】C 【解析】 【详解】 农历二十三是下弦月。A.中有月落,说明是农历上半月;B.这是些元宵节的诗为望;C.词人 刘永思念心上人而醉酒,到了下半夜才酒醒;D.黄昏月如钩,农历初三,初四,用排除法故选 择答案 C。 3.下图是今天的日历,据此判断今天晚上的月相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月相的判读,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 2019 年 6 月 28 日为农历五月二十六,月相为残月。A 为残月,故 A 正确;图 B 为上弦月(农 历初七、初八),图 C 为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图 D 为满月(农历十五、十六)。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月相的变化。 4.在时间单位中,1 公历年约 365 天,1 农历月约 30 天,1 天有 24 小时。这些计时单位与 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接近于( ) A.地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 B.月相变化周期,地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地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公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地球上的一年是地球公转的周期,而农历的一月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的,1 天 24 个小 时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故 D 符合题意。 5.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计划于 2 月 4 日(大年初四)开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我们可能在这一天晚上看到一轮明月 B.在 2022 年中,宁波正午竿影这一天最短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④-①之间 D.宁波这一天昼长夜短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大年初四是农历一月初四,当天晚上月相为峨眉月,所以当晚可能看到一轮弯月,而不 是一轮明月,故 A 错误。 B、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的太 阳高度角最大,竿影最短,故 B 错误。 C、2 月 4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12 月 22 日左右)和赤道(3 月 21 左右)之间,故 C 正确。 D、冬至日到春分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到春分日,昼夜等长,故 D 错误。 故选 C。 6.2021 年的春分是 3 月 20 日(农历二月初八),在当天,地球在图甲中和月球在图乙中 的位置分别是( ) A.2 和 8 B.4 和 8 C.2 和 6 D.4 和 6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天是春分日,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位于图甲中的 2 位置;农历二月初八月相为上弦 月,在地球上的人们看到月球右边亮,所以此时月球处于 8 位置。 故选 A。 7.如图,2020 年 6 月 21 日,正好是夏至日,中国迎来境内十年来最具观赏性的天文盛宴, 横跨一万多公里的日环食带全程可见。嘉兴(120°E,30N°)在这天中( ) A.月相与正月十五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全年最小的 C.月球处在图中 7 的位置 D.黑夜时间比白昼时间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题可知,当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 180 度时,从地球 上看,此时的月亮最圆,称之为“满月”。此时出现日环食,与正月十五月相不符,故 A 错误。 B、嘉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 高度角是全年最大,故 B 错误。 C、如果地球、月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日环食就发生了,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 住,而在月球的阴影区内,人就不能接受到阳光,所以就无法看到太阳,又因为月球到地球 的距离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且月球离太阳比月球距离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阳遮 住,只露出周围一部分,形成日环食,故 C 正确。 D、夏至日时北半球以北达到一年中白昼最大值,故 D 错误。 故选 C。 8.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 2018 年 7 月 28 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 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属于地月系中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故 A 正确。 B.在 A 点时,月球、地球、太阳在同一直线,发生月全食,当晚的月相是满月,故 B 正确。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月球的光被地球遮挡,但依然能够看见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了偏折, 即折射,故 C 正确。 D.月球上没有大气,不会发生空气流动,即不会刮风暴,故 D 错误。 故选 D。 9.如图所示为某一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从该日起大约经过 4 天后,农历日期可 能是(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廿三 【答案】B 【解析】
【详解】 地球绕日自西向东转,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太阳、地球 之间时为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在太阳、月球之间时为望,即农历 十五、由图可知此时已过了初一,且过了三四天,故 4 天后,月地连线大概与日地连线垂直, 时间为初八左右,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始终只看到月球的一面 B.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不发光且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不断变化 C.上弦月时月球有一半被照亮,所以满月时是整个月球被照亮 D.一个朔望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A 选项正 确。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不发光且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不断变化,B 选项 正确。月亮从新月(朔月)到满月(望月)再到新月(朔月)的过程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称为一个朔望月,时间大约为一个月,D 选项正确。上弦月时月球有一半被照亮,满月时月 球也只有一半被照亮,C 选项错误。故选 C。 11.2021 年 7 月 1 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1)如图甲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 号)。
(2)这一天大安门广场会举行盛大的升旗仪式,升降旗时间如表(图乙)所示,对比国庆 节当天的升降旗时间,你认为引起这两天的升旗仪式时间的变化的天体运动是图丙中的 ___________(填字母)。 (3)建党一百周年当天的月相为如图中的___________。 【答案】 ② C C 【解析】 【分析】 ①位置是春分日,②位置是夏至日,③位置是秋分日,④位置是冬至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 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更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详解】 (1)②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是 6 月 22 日,夏至日,而 2021 年 7 月 1 日接近夏至 日,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②。
(2)由于地球公转造成 7 月 1 日(接近夏至日)和 10 月 1 日(接近秋分日)昼夜长短变化, 因此这两天的升旗仪式时间的变化的天体运动是图丙中的地球公转。 (3)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为下 弦月,因此当天的月相为下弦月,C 符合题意。 12.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 (1)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 __________。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 (3)将各图所示月相与下面的日、地、月位置关系图相对应。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如图,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明亮的月面面积将逐渐__________(填 “变大”或“变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