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湖北咸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湖北咸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 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2.秦代焚书坑儒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 了强烈反抗。汉代尊崇儒术重在“尊”,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 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由此可知 ( ) A.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B.教育引导是理政的唯一途径 C.入仕途径决定社会稳定与否 D.儒法结合是强化皇权的根本 3.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 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4.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 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5.乾隆时,英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 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内,西藏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这表明 ( ) A.清驻藏大臣不掌管外交等事务 B.清廷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中央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D.清朝政治体制挫败了英国图谋 6.19 世纪 60 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 译外国科技书籍:除此,政府还尝试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 A.提高教育水平 C.引领文明开化 B.开启西化浪潮 D.为了洋务需要 7.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
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B.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8.1927 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 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 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 ) A.脱离了中国实际 C.找到了革命新路 B.忽视了农民力量 D.建立了人民政权 9.1936 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则共”方针:1937 年 7 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 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 9 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 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 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 10.1991 年首钢销售收入 91.4 亿元,是 1978 年的 6.3 倍;实现利税 29.26 亿元,是 1978 年的 6.72 倍;实现利润 23.6 亿元,是 1978 年的 7.9 倍。这主要得益于( ) A.创新技术广泛应用 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定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 44-47 条、第 78-88 条、第 268-272 条、第 276-277 条 租货 第 273 条、第 274 条、第 275 条 雇佣 第 35-41 条、第 71 条、第 278 条、第 279 条、第 281 条 购买、交换 第 89-96 条、第 117-119 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C.民主政治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D.社会等级森严 12.1800 年,美国费城的 75 名自由黑人在向联邦国会递交的废奴请愿书中声称:“如 果《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是正确的,我们请求我们作为人类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和 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被得到认可。”由此可知,美国的废奴运动( ) A.延续了美国的核心政治理念 B.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已经违背了美国的建国原则 D.成为美国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 13.《剑桥欧洲经济史》指出,19 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 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 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表明 ( ) A.企业开始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生产 B.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为时代潮流 C.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 D.工业革命促进了应用技术的革新 14.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 6000 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 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 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由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 ) A.沿袭西方的道路 C.照顾了农民利益 B.优先发展重工业 D.协调了经济比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 15.【中国古代的经济】 材料一 宋室南渡以后,南宋政府不断功谕农民广种春差,或频下功种麦的诏今, 自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宋,南迁的北方人带看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工具来到南方,推动了农 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唐朝时期,南方的教育水平开始有明显的提升,科举 录取人数上,南方渐新超过北方。 ——摘编自周方高,宋患聪《咯论宋代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清胡前期商业发达,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 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成为 地区贸易网络中心;同时,长论贸易和大宗贸易活动异常活跃,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 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 活和精神生活,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果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 种、香料等,而中国的说器、茶叶等也流行于亚、欧、非三洲。 ——摘编自人民教有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商贸兴盛的影 响。 16.【新中国的发展】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
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 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 步。 ……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7 年十九大报 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21 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 立一百周年,并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 斗日标。这些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所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彪 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 ——精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 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没有 1949 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进 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 年 11 月 8 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 并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17.【图片中的历史】 图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历史温度的媒介。围绕“图片中的历史”,提取以下一幅或 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 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牛耕出 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C 项正确;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荒地大量被开垦出来, 成为私田,而鲁国最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缴税,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占有土地的人逐渐 转变为地主,出现新兴地主阶级,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夏商西周时期, 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 程”,排除 A 项;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夏商西周 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 水利工程”,排除 B 项;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政治, 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 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A 【详解】据题干“汉代尊崇儒术重在“尊”,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 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可知,汉武 帝通过教育和入仕途径传播儒家思想,无形中儒家思想被接受和认可,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这说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A 项正确;教育引导是理政的唯一途径、入仕途 径决定社会稳定与否,过于绝对,排除 BC 项;儒法结合是强化皇权的根本,题干未体现,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D 【详解】据题干“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 的主要制度。”可知,科举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从而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D 项正确;科举制度加速了社 会阶层的流动,排除 A 项;科举制增强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排除 B 项;科举制度是选拔官 吏的主要制度,并非唯一制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C 【详解】从“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行省制度下,各行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可以独立处理本省的军 政事务,这便调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C 项正确;各行省独立处理本省军政事务的前
提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因此,行省制度并非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排除 A 项; 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无法直接说明元朝的行省制度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排除 B 项; 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各行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这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而不是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且题干材料也没有相关 内容能表明行省制度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B 【详解】据题干“整个西藏都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内,西藏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可知, 清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的管理,得到地方宗教首领的认可,B 项正确;题干未涉及驻藏 大臣,排除 A 项;中央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是在元朝时期,排除 C 项;题干内容与清朝 的政治体制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D 【详解】据所学可知,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 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 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 生出国深造等,D 项正确;提高教育水平、开启西化浪潮、引领文明开化都不是洋务运动时 期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7.A 【详解】据题干“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 之干涉。”可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A 项正确;题干重在强调分权,而不是以民为本,排除 B 项;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被消灭, 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排除 C 项;题干与驱除鞑虏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C 【详解】据题干“1927 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 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 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可知,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 向农村发展的新的革命道路,C 项正确;脱离了中国实际、忽视了农民力量与题意恰恰相反, 排除 AB 项;题干重在强调道路问题,而不是建立了人民政权,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36 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则共”方针:1937 年 7 月, 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 9 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