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北京市东城区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
一、学校开展以“生活中的科技力量”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请你和同学
们一起参加,阅读下面三份材料,完成第 1-16 题。
1.材料一:
新冠疫情形势 yán
jùn 时,为有效 kòng
zhì病毒传播,让它无处躲藏,核酸检测就成为
了重要手段。因为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会在呼吸系统中繁殖。检测时,医务人员会使用一种特殊的棉签
(采样拭子),在检测者的咽喉处 bō
nòng 几下,再放入样本采集瓶里,几个小时后便有了结果。这看似
简单的过程,bù
fá科技力量的支撑。
一般生物都含有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按一定序列组成。新冠病毒仅含
有核糖核酸,而且排序出现异常。如果在 tí
qǔ的样本中检测到了 jié
rán 不同的核酸序列,再经过比
对,就会提示该检测者有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病毒株采样、计算机测序,发现病毒
中的核酸特异序列,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尽显了科技的力量。
1.这份材料里有六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出现的顺序将汉字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要把字写得
工整、美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躲藏”的“藏”字,笔画数是
①十六画
②十七画
③十八画
④十九画
3.关于“系统”的“系”字,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①“系统”的“系”是多音字,它的另一个读音是“ji”。
②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系”字的部首是“J”。
③“系”与“累”“紧”“素”这三个字的本义,可能有相近之处。
④“春节系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句中,“系”的意思是“关系”。
4.下面词语中,“思”的意思与“不可思议”一词中“思”的意思相同的是
①构思新颖
②思乡心切
③深思熟虑
④忧思难忘
2.材料二:
我,拥有圆柱形的身材,圆圆的脑袋,闪亮的大眼睛,既科技感十足,又拥有憨态可 jū的外
表,一下子就能让你喜欢上我。我就是防疫机器人。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有特殊的本领。我能够使用雾化喷雾和紫外线灯,双重途径消毒灭
菌。雾化喷雾装置搭配环绕式紫外线灯,可以实现 360 度无死角自主消杀,使人流密集场所的各个角落都
是安全的,让新冠病毒无所遁形。我每天都会在超市、医院、办公大楼等公共场所徘徊,但是绝不会撞到
来往的行人。因为我身体里搭载着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让我能够通过自主导航进行动态避障。不仅如此,
当有人不戴口罩时,我还会智能识别出来,会心平气和地发出语音提醒。被提醒的人都会微笑着把口罩戴
上,有的人还不禁走过来抚摸我的头,和我打打招呼,表示感谢。
其实,我的很多兄弟都是抗疫新成员。他们有的能测量体温,有的可以进行送餐服务,还有
的能在空中巡……他们在各自的新岗位上施展着本领。抗击疫情,成为我们在新领域共同承担的责任。
1.下面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是
①徘徊(pái
huái )
②搭载(dā zài )
③不禁(bù jìn )
④责任(zé rèn )
2.要正确书写好“领域”的“域”字,最后一笔应该是
①
②、
③丿
④
3.根据上下文内容和下面汉字的意思,“憨态可 jū”一词中的“jū”应该使用的汉字是
。
①居:住
②拘:限制
③鞠:弯曲
④掬:两手捧(东西)
4.联系上下文内容,下面关于“遁形”一词解释正确的是
①形状
②显露
③奔跑
④隐藏
5.联系上下文内容,可以替换“他们在各自的新岗位上施展着本领”这个意思的一项是
①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④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这份材料的内容真有意思,它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防疫机器人”具有的特殊本领,这些本领是
①雾化喷雾——自主消杀——没有死角
②语音提醒一一戴上口罩——打打招呼
③消毒灭菌——动态避障——语音提醒
④消毒灭菌——测量体温——送餐服务
3.材料三:
爸爸早晨上班,扫二维码就能解锁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早餐不想动手做,就打开手机外卖
软件,为自己买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如果开车去不太熟悉的地方,打开导航系统,就可以查询道路拥堵的
状况;回家的时候,再也不怕钥匙丢了,只要指纹识别一下,就能打开家门……新技术的融入,让我
们
。
不过,最让我感叹的还是移动支付。坐公交车、购物、看病、吃饭……仅凭一部手机,动动
手指就能轻松搞定。那感觉,甭提多舒畅了。移动支付的强大吸引力,让我的奶奶也决定尝试一下。奶奶
眼神不好,输密码容易出错,妈妈就帮奶奶设置了人脸识别。那天在超市买东西结账时,收银台有很多人
排队,要等上很长时间。妈妈告诉奶奶,有了人脸识别的支付功能,我们就不用排队了。她们来到自动收
款机前,扫描了一下买的商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二维码。奶奶按了两下屏幕,最后把脸对准手机摄像头,
几秒钟就显示支付成功了。奶奶一边笑着一边说:“这个好,这个好,科学技术真是发达了!”奶奶不停地
感叹。
1.生活中有很多口头语言,简单易懂,又生动形象。比如“搞定”这个词语,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经常用到,
它的意思是
①能够确定
②正确判断
③认真做事
④事情办妥
2.这份材料中画横线的地方缺少了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进行了补充。联系材料内容,你觉得补充最恰当的
一项是
①想起古代科技发展也很迅速
②看到生活中融入了科学技术
③感到科技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④觉得生活处处都有人生哲理
3.阅读这份材料时,同学们想概括一下人脸识别支付的最大特点。结合材料内容,你觉得下面概括得最准
确的一项是
①主动热情
②方便快捷
③细心耐心
④服务周到
4.在查找资料时,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真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正像有位作家引用了
一句古诗形容的那样。这句古诗是
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同学们想把这三份材料编辑成一份科技小报,并写一个前言进行介绍。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这三份材料
的理解,同学们想在前言里引用一句名人名言。结合这三份材料的内容,你推荐引用下面哪位名人的名言
呢?理由是什么呢?
①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
吧!(郭沫若)
②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钱三强)
③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最后一次成功的。(徐特立)
④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所向无敌的了。(高尔基)
我推荐引用
(填写序号)作为前言里的内容,我的理由是
。
6.阅读了上面这些材料,联系我们的生活,你一定也感受到了科技发挥的巨大作用。健康宝、智能手机、
红外线扫描测温、网上订餐、网上购物……相信你每天都能感受到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选择你
生活中的事例,围绕“科技带来便利”的观点,写一段话。
二、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完成 17-20 题。
4.1.朱自清在《匆匆》中,使用了很多问句来抒发对时间飞逝的惋惜与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
里,除徘徊外,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了,
,
。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
?
,
。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
4.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
花。
,
。
三、阅读短文《麦收》,完成第 21-26 题。
5.麦收
①咕——咕——每当村子周围传出布谷鸟叫声的时候,地里的麦子就开始变
黄了,用不了几天,金黄的麦浪就在田野里汹涌澎湃了。
②要割麦子了,在外地工作的父亲除非万不得已,再忙也要赶回来。在农村,没有比农忙更
大的事了。
③父亲是一个急性子,干活也是干净利落。下午刚一到家,立即就催着我跟他到地里去一趟。
他在地头拽下一个麦穗,在宽大的掌心里一搓,饱满丰盈的麦粒便呈现在手里,捏起两粒放在嘴里嚼了嚼,
大喊:“香呀!”麦子可以开始收割啦!
④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风一吹,还很冷。野草上明显挂着露水,走过去能感觉到
潮湿。不远的麦田里已有人影晃动,父亲带着我们来到了地头:“这麦子不等人,熟透了就要尽快割,不然
风一大,互相一摩擦,麦粒会掉的。”
⑤父亲脱下外衣,放在一处空地,就开始割起麦子来。一人一垄,只见父亲弯下腰,弓着背,
左手拢过一片麦子,右手挥镰搂住根部,用力一拉,“嚓”的一声,麦子应声而掉。接连两下,左手揽住的
麦子全割下来了,顺势一放,它们便齐齐地平躺在麦茬上。不一会儿,父亲身后就铺开了一条长龙,我被
远远地甩在后面。
⑥姐姐和母亲割得比我快一些。快到头的时候,父亲接着她们,顺便把我前面的也割了。割
到一半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母亲回家做饭。小妹在地头玩耍,我们姐弟俩和父亲继续放倒剩下的小麦。
⑦朝阳初上,田野里亮堂起来。人们的脸上都闪着明光,近了就能看到流淌的汗水。
⑧这时候,小妹是最快乐的。她跟在父亲的身后去拾麦穗,又蹦又跳的,可没拾多会儿,就
大喊起来:“我不干了,我不干了,我都赶不上您啦……您不能慢点儿……”小妹的喊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⑨母亲做好饭送来了,米汤、馒头、咸鸡蛋。很简单,但是我们吃得真香。
⑩午后,天正热的时候,我们要下地捆麦子了。没有闲人,小妹在前面隔不远撒一根草绳子,
我和姐姐、母亲去搬麦子,把它们放在草绳子上。父亲两手各扯一头,用腿一挤麦秆,把草绳拧紧,一个
大麦个子就捆好了。捆好的麦个子,像一个个大胖子躺在黄灿灿的麦茬上睡觉,等着我们把它们拉走。
⑪薄西山,远处的山坳里升起袅袅炊烟。一捆捆麦个子装满了整个拖拉机的车斗。父亲掌舵,满载着收获,
驶向归途。落日的余晖洒在麦穗上,映射在一家人的身影上显得格外金黄。我们坐在麦个子上有说有笑,
谈着劳作,谈着收获……
注释:①[麦个子]麦子割下后捆成的捆子。
(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内容,谈谈对第②自然段中“万不得已”一词的理解。
(3)短文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什么内容?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短文在第⑧自然段,对妹妹的言行进行了描写,作者这样写对表现父亲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5)短文第④自然段,“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风一吹,还很冷”是一处环境描写。这处环境描
写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6)短文的结尾处写道:“落日的余晖洒在麦穗上,映射在一家人的身影上显得格外金黄。我们坐在麦个
子上有说有笑,谈着劳作,谈着收……”结合阅读经验,写出你的理解。
四、习作。
6.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这六年来,同学们经历了很多,比如“2022 年北京冬奥会”“我们
云端相聚,一起向未来”的班队会,“读书交流会”“一次义卖活动”……请你以“印象最深的经历”为内
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字数不少于 4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