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如图,下面四个现象中,与其它三个原理不同的是(
)
A.
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B.
两个洁净的铅块能相互吸引并吊起重物
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静置 30 日后,量筒中的液体颜色变得均匀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颜色
变得均匀”、“静置 30 日后,量筒中的液体颜色变得均匀”,都是扩散现象,故 ACD 不符
合题意;
B.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属于扩散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D. 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也可能是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
有多少热量,故 A 错误;
B.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物体内能的多少,跟
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都有关系,故 B 错误;
C.物体内能的多少,跟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都有关系。只有温度不变,质量、状态改
变时,内能可能改变,故 C 错误;
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
分。高温物体内能也可能小,所以能量也可能是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 D
正确。
故选 D。
3. 如图甲所示,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会观察到瓶
塞跳起来;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
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B. 图甲中,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内出现白雾
C. 图乙中,活塞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硝化棉的内能
D. 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使更多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增多,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给瓶内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
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飘散在空中,就看
到的白雾,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当
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会看到硝化棉燃烧;该现象说明了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增加,故活塞的机械能先转化为玻璃筒内空气的内能而不是直接转化为硝化棉的内能,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甲图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总之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乙图说明
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 a、b 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小明量取质量相等
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图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
据绘制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b 两液体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B. 由图乙可知,同时加热 6min,a 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 b 液体吸收的热量
C. 分析图乙可知,质量相等的液体 a 和 b,升高相同温度时,a 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D. 实验中 a、b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4∶5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热传递和做功的知识可知,a、b 两液体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故 A 正
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转化法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同时加热 6min,a 液体吸收
的热量等于 b 液体吸收的热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乙可知,同时加热 6 分钟,a 升高的温度
b 升高的温度
60℃-20℃=40℃
60℃-10℃=50℃
根据 Q cm t
可知,a 的比热容大于 b,所以质量相等的液体 a 和 b,升高相同温度时,a
液体的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 C 和 c
Q
m t
b 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a、
c
a
c
b
50
40
℃
℃
5: 4
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5.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使 A 带正电.B 不带电,可以看到 A 的金属箔张开,B 的金
属箔闭合。如图甲和乙所示,分别用橡胶棒和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用橡胶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B 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
B. 图乙中,用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会形成从 A 到 B 的瞬间电流
C. 图甲中,有一部分正电荷通过橡胶棒从 A 移动到 B
D. 图乙中,有一部分负电荷通过金属棒从 A 移动到 B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中,用橡胶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橡胶棒是绝缘体,金属箔的张角会不变,
故 A 错误;
B.图乙中,用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金属棒是导体,验电器 A 所带正电会减少,验电
器 B 所带正电会增加,形成从 A 到 B 的瞬间电流,B 正确;
C.图甲中,橡胶棒是绝缘体,A 与 B 之间不会有电荷的定向移动,故 C 错误;
D.图乙中,A 由于缺少电子带正电,用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电子通过金属棒从 B 定
向移动到 A,故 D 错误。
故选 B。
6. 小明家的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 S1 闭
合,发声器 S 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 S2 闭合,有电流通过电动机 M,开锁
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B.
D.
A.
C.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闭合开关 S1,只有发声器工作;两个开关都闭合时,有电流通过电
动机,这说明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会工作。
A.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S1,只有发声器接入电路,发声器工作,再闭合 S2,电动机和发声
器并联接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动机,故 A 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S1,发声器没有接入电路,发声器不工作,两个开关都闭合,发声
器和电动机都工作,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发声器和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两个开关并联,只要闭合任意一个开关,
发声器和电动机都工作,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S1,只有电动机接入电路,电动机工作,再闭合 S2,电动机和发声
器并联接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发声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下图所示四个电路图中,能正确测量通过灯 L1 电流的电路是(
)
B.
D.
A.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如图,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1 的电流,但正负接线柱反接,故 A
不合题意;
B.如图,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故 B 不合题意;
C.如图,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1 的电流,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故 C 合题意;
D.如图,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2的电流,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8.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 S1 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再闭
合开关 S2、S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大
D.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先闭合开关 S1, 2R 和 3R 串联,电压表测 3R 电压,再闭合开关 S2、S3, 1R 和 2R
并联,
3R 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并联后总电阻变小,总电压
不变,根据欧姆定律
UI
可知电流变大,故 A 正确,故 B 错误;
R
CD.先闭合开关 S1,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是 2R 的阻值,再闭合开关 S2、S3,电压表与
电流表示数之比是 1R 和 2R 并联后的总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减小,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
比值变小,故 CD 错误。
故选 A。
9.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电路中两个电阻正常工作,两个电压表 1V 、 2V 的
指针偏转均为乙图所示,电流表示数为 0.3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7.2V
B. R1 和 R2 的电阻之比为 5∶1
C. 电阻 R1 和 2R 两端电压之比为 4∶1
D. 通过 1R 和 R2 的电流之比为 4∶1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闭合开关后,电路中两个电阻串联,且正常工作,电压表 V1 测电阻 R2 两端的
电压,电压表 V2 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于两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
压关系可知,电压表 V1 选择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 0.1V,读数为 1.2V,即 1 1.2V
U
,电
压表 V2 选择的是大量程,分度值为 0.5V,读数为 6V,即电源电压为
U ,故 A 错误;
6V
BC.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为
电阻 R1 和 R2 两端电压之比为
U U U
1
2
6V 1.2V 4.8V
U U
∶
1
2
4.8V 1.2V 41
∶
∶
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特点可得,R1 和 R2 的电阻之比为
R R U U
∶
1
∶
1
2
41
∶
2
故 B 错误,C 正确;
D.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 R1 和 R2 的电流之比为 1∶1,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下表是某型号手机电池的部分参数,该手机正常通话时平均电流为 300mA。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标称电压
3.7V
电池容量
3000mA·h
快充充电功率
50W
A. 该手机“电池容量”也可以标记为 11.1W·h
B. 该手机充满电时最多可储存 399600J 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