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山东烟台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山东烟台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 80 分) 一、填空(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充分体现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 ”。 2. 孔子重视“礼”这种生活礼仪、制度、规范,尤其重视丧礼和 3. 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今河南()境内。 4. 《史记》所载“五帝”分别为() 、颛顼、帝喾、尧、舜。 5.()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 6. 中国古代国家的礼制包括吉、嘉、宾、军、() 五部分,称为五礼。 7. 大业三年(607 年)隋炀帝在诸多科目中设() ,以考试策问取人,这是古代科举制度的 真正开始。 8. 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9. 京剧中,张飞的脸谱颜色是()。 10. 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 11. 在中国,举行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12. 京剧四大名 日 为()、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13.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代表作为()。 14。() 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 15. 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有“三言”、“二拍”,其中“三言”包括《警世通言》、《喻世明 言》和()。 16. 比萨斜塔位干()国。 17.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 解放运 动是() 。 18. 世界上早期的文字主要有四种,()、埃及人的图画文字、汉字和玛雅文字,这四种文字 都是象形文字。 19. 《亚威农的少女》是画家()著名绘画作品之一。 20.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十和() 组成的联合王国。 21. 乾隆皇帝在故宫三希堂珍藏的三件宝贝,分别是() 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 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22. 早期的中国画被称为().,就是对色彩的强调。 23. 秦始皇所统一的汉字形体是() 。 24. 《三国演义》中的三个突出人物被称为“三奇”“三绝”,其中“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是() 25. 诸子中,“小国寡民”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26,15 世纪后期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是由德国基督教修士() 掀起的。 27.HSK 的汉语全 称为()。 28.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 是基督教的创立者。 29. “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下一句是() 。 30.()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 二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卢浮宫前的金字塔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 concerned about 10D. 1 8 B. 9 C. 2. 很多瓷器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瓷学术语叫“开片”。() 3. “连中三元”是指旧时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取第一名,连中“解 元”、“会元”和“状元”。() 4.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创作的诗句。() 5. 京剧中的花旦一般是天真活泼的少女,戏服也是极尽妖娆曼丽。() 6. 明清以来,公认的八大菜系是:鲁、川、粤、闽、苏、沪、湘、徽。() 7. 唐代的陆羽写出《茶经》 一书,被奉为“茶圣”。() 8. 酒令有雅令和俗令,猜拳就是俗令,作诗就是雅令。() 9. 帕斯捷尔纳克因为创作《日瓦格医生》获得 1958 年诺贝尔文学奖。() 10.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及印度教的圣地。() 11. “前四史”是指《史记》、《春秋》、《汉书》及《后汉书》。( 12.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 13. 全球化就是政治、经济和语言的一体化。() 14. 没有传播就没有人类。() 15. 欧洲最早了解中国是通过丝绸和瓷器。() 三 、选择下列各题的唯 一 正确答案(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 去,就是一幅画。 A. 五角星形 B. 扇形 C. 波浪形 D. 漏斗形 2. “天坛走一走,到处都是 ”,这个数字代表最高,极限,无数。 A. 3. “及笄之年”指女孩() A. 十三岁()B. 十四岁 C. 十五岁 D . 十六岁 4. 毕加索的著名作品有() 。 A. 创世纪 B. 向日葵 C. 格尔尼卡 D. 日出 5.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是 A. 韩 愈 B. 苏 轼 C. 白居易 D. 杜 甫 6. 关心政治(be A. 褒义 B. 中 性 C. 贬义 D. 没有任何色彩 7.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源于哪一流域?。 A. 古巴比伦河流域 B.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恒河流域 8. 招呼人走过来,美国人的手势是 。 A. 略高地伸出手臂,手心向下,手指上下移动 B. 平伸手臂,手心向上,手臂前后移动 C. 略高地伸出手臂,手心向上,手指前后移动 D. 平伸手臂,手心向下,手臂左右移动 9,在泰国这样的佛教国家,孩子的是不能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触摸的。 A .头 B .手 C .肩 D .背 10,文化休克最可能体现在哪类人身上? A. 去外国短期旅行者 B. 外交官 C. 留学生 D. 去外国探亲的人 11. 跨文化训练的目标不包括 。 A. 彻底本土化 B. 努力理解和接受新的文化 C. 向新的文化做一些妥协 12. 翻译泰戈尔作品的女作家是 。 A. 张爱玲 B. 丁 玲 C. 冰心 D. 萧 红 D. 在语言和习俗方面适应新的文化 politics)在英语中是。
D. 印刷术传到外国 13.1869 年,日本倒幕战争胜利结束,为此后的 创造了条件。 A. 废除幕府 B. 自由民权运动 C. 东方会议 D . 明治维新 14. 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 。 A. 西班牙语 B. 英 语 C. 葡萄牙语 D . 法 语 15, 福楼拜的代表作有 。 A. 《约翰-克里斯多夫》 B. 《巴黎圣母院》 C. 《包法利夫人》 D. 《红与黑》 16. 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C. 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17. 于 7 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五代、北宋之际开始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元代在中国全面发展, 与道教等其他宗教处于同等地位的宗教是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景教 18. 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有万历 28 年到北京并在中国度过其后半生的 。 A. 马可波罗 B. 利玛窦 C. 阿倍仲麻吕 D. 佛郎机 19.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长篇叙事诗?。 A. 彝族 B. 瑶族 C. 苗 族 D. 白族 20. 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是。 A. 《当代英雄》B. 《穷人》 C. 《草原》 D. 《猎人笔记》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四 、填 空 ( 共 1 0 题 , 每 题 1 分 , 共 1 0 分 ) 1. 母语和外语是依据 来区分的。 2. 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 3.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应该定位于 。 4.提出应该区分“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 5,交际能力包括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6.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遗传、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 起着主导作用。 7. 教育史上有多种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学科课程理论和。 8. 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一种教学方 法是 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9.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真实环境或事实,对所学的知识获得形象的、具体 的、真实 的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10. 记忆按照保持的状态和时间的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 五、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2. 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意义上。() 3.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是跨语言交际。() 4. 留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偏离目的语的现象是偏误。() 5. 跨文化的挫折期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6. 选择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 7. 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最重要的部分。() 8. 词、词组、句子和语篇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属于语构文化。() 9. 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等类型课程的性质不属于语言教学,是与语言教学并行而又相 关的课程。() 10. 敬语、谦辞、问候、道别等均属于语义文化。() B. 郑和下西洋 )
六 、选择下列各题的唯一正确答案 ( 共 1 0 题 , 每 题 1 分 , 共 1 0 分 ) 1. 学习和习得假说是提出的。 A. 舒曼 B. 克拉申 C. 乔姆斯基 D. 帕 莫 2. 学习的典型例子是 。 A.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 B. 留学生习得外语 C. 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 D. 成年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3.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 A. 文化适应假说 B. 对比分析假说 C. 中介语假说 D. 习得顺序假说 4. 习得顺序假说是 提出的。 A. 克拉申 B. 海姆斯 C. 拉伯夫 D. 华生 5,以下哪个假说不属于“输入假说”的系列假说? A. 习得与学习假说 B.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C. 文化适应假说 D. 情感过滤假说 6,认为情感会对输入的信息起过滤作用的是 A. 习得与学习假说 B.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C. 文化适应假说 D. 情感过滤假说 7. 第一语言中的某一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没有,这会造成干扰。 A. 阻碍性 B. 介入性 C. 积极 D. 负迁移 8,下面不属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主要不同点的是 A. 习得的动力 B. 习得的环境 C. 习得的过程 D. 习得的方法 9. 以下哪一项属于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而区分的偏误类型? 。 A. 目的语偏误 B. 前系统偏误 C. 语法偏误 D. 语音偏误 10, 以下不属于学习策略的是 A. 回避 B. 简化 C. 记忆 D. 描述 叁 案 例 分 析 与 写 作 ( 共 4 0 分 ) 七、请根据所给材料设计 一 个综合课的教案。 (教学对象为已经在中国学习了近一年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课时为 90 分钟) 要求: (1)请写清楚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分配以及详细的 教学内 容和步骤。 (2)要求表达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材料: 田芳:等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咱们还是打的吧,别坐公共汽车了。 玛丽:好吧。你看,那边正好开过来一辆空车,就坐这辆吧。 (在出租车上) 玛丽:你家住的是四合院吗? 田芳:是啊。 玛丽:离这儿还远吗? 田芳:不远了。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大枣树,树上结着很多红枣,远远儿地就能看见。 一 看见那棵大枣树就找到我家了。今天请你尝尝我家的红枣,可甜了。 玛丽;我听说现在住四合院的越来越少了。 田芳:是。现在北京的大楼越盖越多,很多人都搬进大楼里去住了。我们院里也搬走了五六 家,明年我们家也要搬走了。 玛丽:那太遗憾了。 田芳:我也不太愿意离开我们家的小院。 (选自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第二册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