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辽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doc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资料共3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辽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 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总分 100 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 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 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 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 方可离开考场。 二、给定材料 材料 1 地处我国东北的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防护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 2014 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林区群众正从“绿水青山” 中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这段时间,安岭林区气温已降至零下 20 摄氏度,而安岭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 司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火热,工人正忙碌着对林果、林菌等林下绿色有机食品进行加工作业。 “我们立足寒地,正在进一步规划发展‘双寒’产业,让昔日‘冷资源’变成更多‘热产业’。”安岭 地区负责人说,“安岭地区发展寒地生物、寒地测试产业,今年确定重点推进项目 124 个, 总投资达 280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 40 亿元。” 安岭地区白桦林场去年种植了赤芍、金莲花、防风等 30 多个品种的中药材,5000 多亩药田 成为当地热门景点。“寒地中药材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机,成了‘致富草’。”白桦林场职工刘成 说。他参加了当地成立的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年增收约 7 万元。 漂移的车影,疾驶的车轮,卷起一阵雪雾……每年 10 月到次年 4 月,来自全国各地的试车人 员来到安岭,寒地测试产业正如火如荼发展。“我们充分利用极寒气候特点,主动创造条件, 打造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形态。”安岭地区工信局王局长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特色林农、文
化旅游、绿色生态食品等一系列重点产业发展,建设国家级寒地测试基地、寒地生物产业基 地。” 森林里,一座高 28 米的瞭望塔上,张研身穿迷彩服、手持望远镜正在值守。张研是安岭林 业集团公司一名“80”后职工,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也是一名瞭望员,尽管孤寂辛苦,父子 俩一直坚守,守护森林安全。 统计显示,安岭地区森林覆盖率已达 85.3%。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当地火险形 势更加严峻,但受害森林面积不断下降。这得益于森林防灭火预警立体监测体系发现早、处 置快,更离不开一代代林区人默默坚守。 据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生态修复管理处统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安岭地区已累计 完成人工造林任务 70.81 万亩,后备资源培育超 500 万亩,引进推广育苗新技术,还进行了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身在广袤林海,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安岭林区副 书记王军说。 作为安岭林区葱岭林场的场长,最让李玉君感到自豪的是,他成功带领职工完成了“二次创 业”。 “作为老牌林场,这里流传着宝贵且正宗的木帮文化血脉,作为东北抗联长期生活和战斗的 重要核心区域,这里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李玉君说。2013 年,他们便开始谋划新发 展出路,在了解了场区的实际情况后,决定从红色旅游入手试水创业。2014 年,他们启动 了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一期工程——修建了森林民俗文化博物馆和东北抗联葱岭密营文化 展览馆,当年就获得了十分可观的收益。2021 年夏天,这里又建成了葱岭现代军事展示馆, 吸引了不少院校的研学教育群体。 “这大块的桦树茸就是‘黑金’。”安岭林区红旗林场职工赵丽举着圆鼓鼓的包装袋,向往来的 游客介绍道。 赵丽拿出自己的电商记录本,上面清楚地写着:年销售额达到 100 多万元。近 5 年来,通过 自主学习电商,她将这里盛产的蓝莓、红豆、黄芪等特色林下产品远销各地,不仅实现了脱 贫,还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2018 年,红旗林场成立了网红创业中心,分别设立了烹饪餐饮直播间、带货直播间、林下 产业展区等,为赵丽这样的创业者搭建学习创业和展示的平台,并提供营销、美工、策划等 配套服务。 赶上好时候,更要加油干。赵丽与当地山特产品店合作,组建了营销团队。她还积极参与红 旗林场电商平台的创建,将所学所知传授给职工群众,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2022 年 11 月初,安岭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过验收。该项目按满足 2030 年旅客吞吐量 47 万人 次、飞机起降量 5596 架次的需求设计,既方便当地百姓出行,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宽新通 道。 材料 2 中午点个外卖,下午和同事在小程序拼单奶茶,网约车、预约挂号、“无人工厂”“透明化生 产线”……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红利正在覆盖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这一现象,在近日由某智库发布的《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化经营的社会价值研究》报告中 总结: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占主导的时代下,人们在数字化生存场域从事物质生 产、生活与生态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即数字文明。 “数字经济不是区别于实体经济的所谓虚拟经济,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到来的新发展阶段, 所有的行业领域都会涉及到数字化转型。”该智库相关负责人在 2022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 峰会数字经济论坛上提到。在迈向数字文明时代的过程中,尤其在不确定的当下,数字经济 发展正在纵向延伸,产生更深远的社会价值。 在 F 市,有一家创办于 1985 年专售丝绸的店铺祥云绸艺,2020 年以前已经在全国开设了 30 多家门店。2020 年之后,来自线上网店等因素的冲击,使线下店收入减少,30 多家门店超 一半关停,老板张娴开始自救,把丝绸店铺搬到小程序上去。 为什么是小程序?张娴坦言:我们的老客户很多,都是导购加微信做的售后服务,复购率也 不错。这是基于对私域用户的考虑。所谓私域,是指企业/品牌自身所拥有的,可以重复、 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用户的场域阵地。与之相对应的公域,则指公共阵地,往往需要通过不 断的付费投放实现用户触达。 丝绸店小程序上有商品信息、展示视频,还有搭配,客户能直接下单,还可以加入社群看直 播、享优惠等。视频号开通直播功能后,祥云绸艺从小程序转到了视频号直播上,在公域流 量中找寻更多的新客户。 这两年,尽管祥云绸艺线下门店只剩下 10 多家,转型线上后产品均价也有所下调,不过年 营业收入保持在 2000 万元左右,线上线下基本各占一半,直播带货每月营业收入达到近百 万元。 而在用户群内,门店向客人们发送产品或促销信息,客人们通过小程序顺畅地完成交易,同 时线上卖出的优惠卡券必须线下核销,这样每月可为门店额外带来 3000-4000 人次的客流, 以及额外 30%的连带消费,生意甚至比以前更好。 这首先依托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流量生态,即公域、私域没有隔阂、自由流动的流量,这是
保证全域经营的先决条件之一。其次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全域经营 的本质特征。 榴香社是一家开在东北的榴莲披萨招牌店。早在 2019 年,在绝大多数餐饮品牌还不知如何 盘活线下顾客的时候,榴香社已经有意识留存所有公域来的电话号码,还通过微信公众号、 系统云会员积累用户,每个门店都专门配备一部手机,用来加客人微信、建粉丝群。因此榴 香社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用户数字资源。近年来,榴香社启动所有私域卖货,通过小程序店铺 完全打通线上私域和线下门店的交易闭环:一是线上下单,客人门店自提;二是卖预制菜, 榴香社发快递配送。 无论是各行各业无数的微观个体,还是大品牌、大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不确定环 境下的最大确定性。某产业研究院院长肖光说,这也是数字化经营更好地赋能全社会的典型 表现。 材料 3 黑土是非常稀缺的土壤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产出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 1/4,商 品粮调出占 1/3,是名副其实的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 的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为保护黑土地,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 法》,相关各省也出台了地方性保护条例。为了了解各地对黑土地的保护情况,M 省派出 调研组对省内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调研。 清明之后,B 市城区附近,河里的冰雪尚未消尽,忙碌的农机已经开始旋地、耕地,为不久 之后的春耕做准备。在这里,机器早就代替了人工耕作,但耕种仍延续着深耕深翻的方式。 某农业大学实验站里,有一个黑土地剖面观察点。这是一个宽一米左右、长两米左右、深一 米五左右的土坑。土坑的断面上,可以看到土壤颜色的明显变化,接近地表大约 30 厘米的 土层,都是黑色的土壤,断面上布满干枯的玉米根须。王教授正在指导学生实验,他认为, 过度深耕深翻会造成深土层中的生土层土壤大量地翻到浅层熟土层土壤中,会造成适宜作物 生长发育的熟土中的土壤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含量被过度稀释而造成地力下降,而且一旦出 现大量深层生土与浅层活土掺混的情况,一般需要连续多年腐熟活化才能把变差的土壤恢复 到正常状态。 在不远的某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人员正在忙碌着进行土壤化验。园区负责人说:“现在更多 的地方,还会大量使用化肥。化肥是保持产量的主要方式,但必须配合有机肥或者秸秆还田 来使用,否则会加剧黑土地的退化问题。我们园区围绕黑土地保护开展了重金属污染监测项 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定期检测黑土地中 17 项微量元素,为每一块地制定一张测土配方
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合理施肥,在保证土壤肥力的同时避免化肥污染。” 在 Y 市月照镇,一位正在田间施肥的农民对调研组说:“为了保产量,一年年化肥越下越多, 产量却变低了,地也变瘦了。我们农民也心慌,但慌也没办法,只好再多下肥,恶性循环。” 在农村工作了近 30 年的月照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张站长说:“我参加工作时就在乡镇,都是把 玉米秆粉碎,加上粪肥,加上土,发酵后送地里。后来采取施化肥方法,人也变懒了。而且, 施有机肥,施用量按 1 公顷 30 立方米计算,要 2000 多元成本,从产量上看,它产生的效果 和施 200 斤化肥是一样的,而化肥只要 300 元左右成本。从长远看,施农家肥 3 年后,土地 得到保护,化肥施用量可减少 20%。但农民往往注重眼前利益,要改变生产方式、耕种方式, 得有补贴等经济支撑。” 某家庭农场的技术负责人苗某某告诉调研组,他们在 2016 年就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除了 秸秆还田,条耕也是其中的一项。“条耕是一种轮耕休耕的方式,把农田划分成条状,一条 耕种,一条休耕,每年轮换一次,相当于只有一半的土地耕种。” 不翻地、土壤中留存着大量秸秆和根系、只种一半的土地面积,这种保护性的种植方式,是 否会影响产量?苗某某说:“恰恰相反,保护性耕作的产量比农户用传统耕作方式种植的产 量更高一点儿。原因是多方面的,轮作休耕,会让地力更强。条耕的方式,使得每一行都具 有边行效应,植株的透光、通风等情况更好,长势也更好。” 受农场影响,周边的一些农户开始尝试保护性耕作方式,他们看到我们的收益,自然跟着学。 不过,也有一些人,并不完全按照我们的原则去耕种,苗某某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大家都是一点点学,我相信,慢慢会有更多人,采用更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专家刘教授介绍,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中,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是在利用 中保护,一种是在保护中利用。前者以保障粮食产量为首要任务,保护放在利用之中。后者 则以保护性的方式来利用。“两种观念其实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坚持前一种观念的人,往 往觉得后一种方法必然会造成减产,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要说服他们并不容易。” X 市黑土地保护检测中心负责人王弦对调研组说:“非农业建设项目所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 壤应进行剥离,就是将耕作层的熟土挖下来。剥离的土壤主要用于土地复垦和改良治理。” 然而 X 市 2017 年以来实施的 426 个已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项目中,仅有 5 个项 目编制表土剥离方案并实施剥离,超过 180 万立方米的黑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再利用。 X 市一位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业内人士向调研组反映,使用黑土地种植的绿化植物成活率较 高,黑土在园林绿化领域颇受欢迎。他说:“一些不法分子趁‘月黑风高’去湿地、农田等大量 盗挖黑土出售,多的一晚上能挣十几万元,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暴利。”调研组浏览几个电商
平台也发现,不少商家正在售卖“东北草炭土”“东北腐殖土”,售价约为每斤 2 元,购买量大 还能优惠。 材料 4 2020 年 9 月 29 日,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 1000 台盾构机,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 公司下线。而在十几年前,中国盾构机还是零,这一天,车间标语“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 造中国最好的盾构,造世界最好的盾构”显得格外醒目。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力逐渐取代人力开挖。盾构机凭借快速、方便、安全的优 势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地铁等各种隧道工程中,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盾构技术也成 为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到突破关键技术,让民族盾装上“中国芯”,再到走出国门,成为亮眼 的中国名片,中国盾构人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就在欧美日大力推动盾构技术升级的 20 世纪后半叶,基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而对盾构机有 巨大需求的中国,却没有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盾构机。 1996 年 12 月 18 日,西安至安康的西康铁路开始修建,其中经过全长 18.46 公里的秦岭隧 道。为了保障安全、缩短工期,国家以每台 3.5 亿元的价格从国外采购了两台盾构机。结果 挖掘效率大大提升,隧道提前 10 个月贯通。 “‘洋盾构’有甜头,但越往后问题越多。买的是旧机器,却要按新设备付钱;机器维修保养时 不许中方参加,还拉警戒线;维修进度中方说了不算,完全取决于外方……”中铁装备设计研 究院总负责人告诉记者。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就会受制于人,从那时起,“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成为中国 盾构人的梦想和追求。 时间进入 21 世纪,为打破西方技术垄断,2002 年,“隧道掘进机关键技术研究”被列入“863 计划”,成为国家级重点工程。由中铁隧道集团 18 人组成的盾构机研发项目组也于当年 10 月成立。 盾构机研发涵盖机械、力学、液压、电气等数十个领域,精密零部件达 3 万多个,一个控制 系统就有 2000 多个控制点。“项目组没有技术指导,从零起步,硬是从设计图纸干起。仅是 弄清刀盘刀具问题,就花了近 5 年时间。”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负责人说。为了印证数据, 他们不断前往施工现场求证,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通宵也是常事。 就这样,啃了 6 年硬骨头,在无数科研人员与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2008 年,中国首台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 1 号成功下线。至此,“洋盾构”一
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 虽然有了国产盾构机,但不少人心里打鼓:国产盾构能行吗? 2012 年 1 月,成都地铁 2 号线、4 号线开工建设。当地地质复杂,漂石、砂卵石、涌水突出。 在以往的地铁施工中,所有盾构都是国外品牌。“这并不是说进口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 现问题,而是在当时,人们对我们自己研发的盾构机还心存顾虑。”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 负责人说。 历经 3 个多月的交流与沟通,中铁装备团队慢慢打消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疑虑,最终采用 “1+1 模式”,即国产盾构机和进口盾构机左右线同时始发。“这其实就给了我们一个同台较量 的机会,当然要全力以赴!”此后,每名员工每天都紧张忙碌着,他们明白,这场较量不能 输。 10 个月后,国产盾构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进口盾构机,有力提振了中国盾构人的信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我国研发团队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封锁, 实现了弯道超车,掌握了包含超大直径盾构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超大直径盾构机创抗浮技 术、光纤磨损检测、盾尾磨损检测、管片自动化拼装、同步掘进、智慧化远程安全监控管理、 管片自动化拼装技术、绿色环保管路延长装置、泥水分层逆洗循环技术、刀盘伸缩摆动装置 等世界首创先进技术。 从 2008 年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至今,中国盾构机已出口 至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五年销量世界第一,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的转变。支撑中国盾构机产业爆发的正是创新创造。 三、作答要求 1、 请根据“给定资料 1”,概括安岭林区为更好实现转型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 2、 “给定资料 2”中提到“进行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不确定环境下的最大确定性”,请根据“给定资 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 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 3、 假如你是省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3”,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5 分) 要求:
(1)符合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2)准确简明,条理清晰; (3)不超过 500 字。 4、 深刻理解“给定资料 4”,以“追求·努力·创新”为题目,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1000-1200 字。 【试题一】参考答案 1.发展“双寒”产业。发展寒地生物及寒地测试产业,建设基地,打造寒地特色林农等重 点新兴产业形态。 2.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红色文化基因,打造旅游观光区,修建民俗文化博物馆、现代军 事展示馆。 3.打造电商产业。搭建学习创业展示平台,提供配套服务,组建营销团队,销售特色林 下产品,带动群众致富。 4.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森林防灭火预警立体监测体系,推动人工造林及后备 资源培育,引进推广育苗新技术,监测有害生物。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从“发展‘双寒’产业”“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电商产业”和“实施天 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四个方面展开。各条答案要点在内容上相互并列,没有交叉。 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题目的主题、答题要素、资料范围和要求等。 请根据“给定资料 1”【由“根据”一词,可知本题只需要阅读资料 1】,概括安岭林区为更好实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