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1.(3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真题及答案
A.宁.可 宁.静 心神不宁.
B.家雀.儿 麻雀. 鸦雀.无声
C.决.定 崛.起 掘.地三尺
D.芋.头 荣誉. 吁.哩哩哩
2.(3 分)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西门豹来到邺县后,立____着手为民除害。他____惩治了恶人,又兴修水利,帮老百姓
灌____农田。这大____就是他流芳百世的原因吧。
A.既 即 溉 概
C.即 既 概 溉
B.既 溉 即 概
D.即 既 溉 概
3.(3 分)下列加点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取之,信然..信然:的确如此。
B.有志者当效.此生效:效仿,学习。
C.炎帝之少女..少女:年轻的女孩。
D.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青绿色。
4.(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说的话实在是太有趣了,我被逗得哄堂大笑....。
B.钟南山爷爷虽年过八十,但身强体健,看上去容光焕发....。
C.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所以它非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D.老师的神情非常严肃..,教室里安静极了。
5.(3 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生命最有意义的是那粒生根、发芽、开花的豆。
B.一封书信写完以后,要在右下方先写日期,再署名。
C.纪昌射箭能够百发百中,是在名师的指点下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的结果。
D.《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6.(3 分)(1)品读王维《鹿柴》中的诗句“
,
”让我仿佛行走在空阔幽深
的山林中,看到了洒在青苔上细碎的柔光。
(2)诗中的豪情壮志令人动容:《夏日绝句》中“
,
”表达了作者的爱
国之情;王翰《凉州词》中“
,
”写出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潮来时,“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
都被
。”(《观潮》)
7.(3 分)根据拼音,写出字词。
2022 年 11 月 30 日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宫”,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初步建成。
这个消息 gǔ wǔ
人心!值得 jìng pèi
的中国航天人,在工作中严谨认
真,丝毫不松懈,因为他们知道“①”的道理。他们 píng
着 wán
强的
拼 bó
zào
精神,探索太空ào mì
,勇 pān
科技高峰,一次次 chuàng
了历史。
填写在上面语段①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8.(3 分)根据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
航天科技迷小乐同学全程观看了这次发射直播。请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看到发射成功后,
小乐自豪、激动、兴奋的心情。
发射成功了!紧盯着电视屏幕的小乐
9.(3 分)阅读
ㅤㅤ【材料一】中国航天器的命名,与渴望探索宇宙的古人遥相呼应。卫星导航系统名
叫“北斗”,古时人们用北斗七星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用“北斗”卫星来
定位恰如其分;载人飞船名叫“神舟”,既是神奇的天河之舟,又谐音“神州”,寄托着
中国腾飞的美好希冀……
ㅤㅤ【材料二】方便面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食品,方便面配料包中的脱水蔬菜来自航天技
术。最初是美国航天局为了让航天员能在太空中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研究开发了脱水蔬菜技术。该技术几乎能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使蔬菜保质更久。还
有“记忆海绵”“尿不湿”“耳温计”……在我们生活中,航天技术的踪迹已经随处可见。
ㅤㅤ【材料三】30 年来,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
夜以继日地苦战: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
疾;有的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白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却未能
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1)读了以上三则材料,我从
、
和航天人的工作状态三个方面对航天
知识有了更多了解。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介绍,结合读过的《中国神话故事》,把下列航天项目和名
字用直线连起来。
月球探测工程
“夸父”
火星探测车
太阳监测计划
“嫦娥”
“祝融”
(3)结合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用“√”或“×”表示。
①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显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②参与中国航天工程的只有科技人员和飞向太空的宇航员。
③我们可以用“无私奉献、精忠报国”来形容中国航天人。
(4)【材料二】中“该技术几乎能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把“几乎”一词去掉可以吗?
为什么?
10.(3 分)阅读神话故事,感受梦想与追求
吴刚伐桂
ㅤㅤ①很久以前,咸宁的西河边住着一个叫吴刚的年轻人。他从小丧父,和母亲相依为
命,以砍柴为生。有一年当地爆发了瘟疫,传染很快,百治不愈。母亲不幸被感染,吴
刚心急如焚,每日去河边的挂榜山上采药救母。
问题一:吴刚为什么心急如焚?
ㅤㅤ②一天,观音到西天过中秋节,路过此地时见一位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了解原因
后观音深受感动,就告诉吴刚月宫中有一株叫桂花的树,开着金黄色小花,用它泡水喝
可以治瘟疫。每年八月十五,挂榜山顶会出现一架通往月宫的天梯。
ㅤㅤ③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了,吴刚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爬七处悬崖,最少需
要七天七夜。时间不等人,吴刚下决心去闯一闯。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
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
ㅤㅤ④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好高兴。他拼命摘呀摘,想多摘一
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灵机一动,便抱住桂花树使劲摇动,桂花
像细雨一样纷纷飘落下来,飘出月宫,飘过云层,飘呀飘呀,落进了挂榜山下的河水中。
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都跑来喝这香香的河水,疫病全都好
了。大家说这河水分明是比金子还珍贵的救命水,就给西河改名“淦河”。
ㅤㅤ⑤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神仙们的赏月聚会,会上要吃月饼。桂花的香气直冲天宫,惊
动了神仙们。玉帝派差官去调查,差官到月宫看见桂花树上的桂花全没了,就报告了玉
帝。玉帝一听大怒。他最喜欢吃桂花做的月饼了,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
是,玉帝就派天兵天将抓吴刚来问罪。
ㅤㅤ⑥吴刚对玉帝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玉帝听完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年轻人,问吴刚有
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可吴刚毕竟犯了天规,若不惩罚
就不能树立天威。玉帝就说只要吴刚能把桂树砍倒,就可以拿走它,这样既惩罚了吴刚,
又答应了他的要求。
ㅤㅤ⑦吴刚找来大斧砍起树来,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吴刚长年累月地砍,
砍了几千年树却越长越高,桂花也越开越香。吴刚见砍树不倒,又思乡思母心切,就在
每年中秋夜折一支桂花向挂榜山方向丢下去,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挂榜山上长
满了桂花,乡亲们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吴刚伐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下图。
起因:瘟疫害人,采药救母
经过:
结果:桂花满山,再无灾难
(2)读读第④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你会长话短说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自然段,玉帝听了差官的报告大怒:“桂花都没了,
速速抓吴刚来问罪!”
根据语境把玉帝的话补充完整,你认为哪一项最恰当?
A.我还怎么吃月饼?
B.我不能吃月饼了。
C.我吃不成月饼了。
(4)细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提问小贴士
第①类: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
第②类: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
第③类: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
①第①自然段批注中的“问题一”属于第
类问题。
我这样解答:
②我也能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5)读第⑤⑥自然段,玉帝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填写下
面表格。
玉帝的心情
原因
①
②
11.(3 分)习作
月宫的桂花全没了,自己吃不上桂花月饼了。
有人敢破坏天庭的规矩。
③
ㅤㅤ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让我们也来发挥想象力,写一个神奇的故事吧。
ㅤㅤ寒假里,如果你有机会和一位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你们会一
起到哪里去?做些什么?请展开想象,把故事写下来吧。
ㅤㅤ要求:①书写认真、规范、整洁,语句通顺,内容清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字
数不少于 300 字;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1.(3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参考答案
A.宁.可 宁.静 心神不宁.
B.家雀.儿 麻雀. 鸦雀.无声
C.决.定 崛.起 掘.地三尺
D.芋.头 荣誉. 吁.哩哩哩
【解答】A.宁:读[níng]时,指平安,安定。读[nìng]时,指情愿。故在“宁可”中读
“nìng”,在“宁静、心神不宁”中读“níng”。读音不同。
B.雀:读[què]时,指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
指麻雀。读[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故在“家雀”
中应读“qiǎo”,在“麻雀、鸦雀无声”中应读“què”。读音不同。
C.决:读[jué],指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崛:读[jué],指高起,突起。掘:读[jué],
指刨;挖。故在“决定、崛起、掘地三尺”中都读“jué”,读音相同。
D.芋:读[yù],指这种植物的块茎。誉:读[yù],指名誉。吁:读[xū]时,指叹气。读[y
ū]时,指吆喝牲口的声音。读[yù]时,指为某种要求而呼喊。故在“芋头、荣誉”中读
“yù”,在“吁哩哩哩”中应读“yū”。
故选:C。
2.(3 分)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西门豹来到邺县后,立____着手为民除害。他____惩治了恶人,又兴修水利,帮老百姓
灌____农田。这大____就是他流芳百世的原因吧。
A.既 即 溉 概
C.即 既 概 溉
【解答】立即:马上;立刻。
B.既 溉 即 概
D.即 既 溉 概
既......又......: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结合语境依次应选:即、既、溉、概。
故选:D。
3.(3 分)下列加点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取之,信然..信然:的确如此。
B.有志者当效.此生效:效仿,学习。
C.炎帝之少女..少女:年轻的女孩。
D.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青绿色。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有误。出自古文《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的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少女”是
小女儿的意思。
D.正确。
故选:C。
4.(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说的话实在是太有趣了,我被逗得哄堂大笑....。
B.钟南山爷爷虽年过八十,但身强体健,看上去容光焕发....。
C.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所以它非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D.老师的神情非常严肃..,教室里安静极了。
【解答】A.不当。“哄堂大笑”形容许多人大笑声。形容“我”一个人不当。
B、C、D 使用恰当。
故选:A。
5.(3 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生命最有意义的是那粒生根、发芽、开花的豆。
B.一封书信写完以后,要在右下方先写日期,再署名。
C.纪昌射箭能够百发百中,是在名师的指点下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的结果。
D.《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解答】A、C、D 正确。
B.有误,一封书信写完以后,要在右下方先写署名,然后另起一行署名对齐写日期。
故选 B。
6.(3 分)(1)品读王维《鹿柴》中的诗句“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让我仿佛
行走在空阔幽深的山林中,看到了洒在青苔上细碎的柔光。
(2)诗中的豪情壮志令人动容:《夏日绝句》中“ 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王翰《凉州词》中“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
回 ”写出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潮来时,“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 ,好像
大地都被 震得颤动起来 。”(《观潮》)
【解答】(1)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2)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唐代王翰的《凉州词》。
(3)选自课文《观潮》。
故答案为:
(1)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山崩地裂 震得颤动起来。
7.(3 分)根据拼音,写出字词。
2022 年 11 月 30 日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宫”,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初步建成。
这个消息 gǔ wǔ 鼓舞 人心!值得 jìng pèi 敬佩 的中国航天人,在工作中严谨
认真,丝毫不松懈,因为他们知道“①”的道理。他们 píng 凭 着 wán 顽 强的
拼 bó 搏 精神,探索太空ào mì 奥秘 ,勇 pān 攀 科技高峰,一次次 chuàng zào
创造 了历史。
填写在上面语段①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C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解答】A.“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意思是指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说明在认识事物
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分析利弊,不能片面看问题,只看一点。
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D.“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意思是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根据语境应选 C。
故答案为:
鼓舞 敬佩 凭 顽 搏 奥秘 攀 创造
C
8.(3 分)根据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
航天科技迷小乐同学全程观看了这次发射直播。请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看到发射成功后,
小乐自豪、激动、兴奋的心情。
发射成功了!紧盯着电视屏幕的小乐 时不时地用手擦擦眼睛,确认不是在做梦,高兴
得手舞足蹈。
【解答】用动作描写体现即可。
故答案为:
时不时地用手擦擦眼睛,确认不是在做梦,高兴得手舞足蹈。
9.(3 分)阅读
ㅤㅤ【材料一】中国航天器的命名,与渴望探索宇宙的古人遥相呼应。卫星导航系统名
叫“北斗”,古时人们用北斗七星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用“北斗”卫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