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共 55 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利用“暗时间”,不疾不徐地进步
①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于每个人不是均等的。会管理时间的人,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
多很多时间。要多出很多时间,就需将一份时间暗暗重叠使用多次。被重叠的时间就是时间
本身之外的“暗时间”。我们花在走路、坐车、吃饭、逛街上的时间都可以创造暗时间,因
为我们可以边做这些事,边思考我们看到和学到的东西。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
生巨大的威力。
②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暗时间达人都是这样做的,贝多芬喜
欢在午饭后散步,他的口袋里总是带着铅笔和几张五线谱,以便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毛姆
经常一边泡澡,一边想文章的开头。他们将需完成的事常驻其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
先级。所以,在生活时间里,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这时候他们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
③缩短思维切换时间来创造大块时间也是赢得暗时间的好办法。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
历:当你刚刚浸入书中的世界,突然听到同学们在谈论你感兴趣的话题,你花 10 分钟听完
后,如果想恢复到 10 分钟前看书的状态,就需要时间去激活记忆。假如你热身的状态需要
15 分钟,那么你听闲谈的时间实际就是 25 分钟了。这 15 分钟思维切换的时间,就被浪费
掉了。
④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时,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这种忘记时间的“沉
浸”状态,在心理学上叫心流体验。按照实际投入时间是时间与效率的乘积计算,心流时间
能将时间效率最大化。省去思维切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让心流时间在大块时间里持续流动。
⑤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一直想不通的事情,某一天突然就
想明白了。那是因为表层意识没思考这个问题,但潜意识还保持其“惯性”,仍然在做思考
的努力,让你在某个瞬间就突然得出答案了。灵感缪斯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心心念念,必
有回响。是潜意识在无形中把时间利用了,灵感趁着暗时间喷薄而出。
⑥管理好暗时间,就能像八爪鱼一样,能同时推进多项任务,在和别人同样多的时间内,
可能完成的事情更多,成长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巧妙利用好暗时间,就能在自己掌控的优
雅节奏里,不疼不徐地进步。
(文/庆哥,有删改)
1. 关于“暗时间”,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时间于每个人不是均等的,源于我们创造暗时间的能力有大小。
B. “暗时间”里的行为、活动常常有思考和思维的参与。
C. “暗时间”和我们吃饭、睡觉、坐车、逛街的时间一样,不被我们重视。
D. 暗时间并不神秘,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创造、赢得。
2. 关于利用好“暗时间”对人的作用,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利用好“暗时间”可以让我们的有效时间变得更长。
B. 利用好“暗时间”可以让我们专注地深入思考问题。
C. 利用好“暗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 利用好“暗时间”能让我们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3. 结合文章④⑤段内容,请简要概括:长时间处于专注的思维状态有什么作用?
【答案】1. C
2. B
3. 让时间效率最大化;保持思维的惯性,获得灵感。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辨析。
C.由第①段“我们花在走路、坐车、吃饭、逛街上的时间都可以创造暗时间,因为我们可以
边做这些事,边思考我们看到和学到的东西。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的威
力”可知,原文说可以在走路、坐车、吃饭、逛街的时间中创造暗时间,并没有说“‘暗时
间’和我们吃饭、睡觉、坐车、逛街的时间一样,不被我们重视”。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辨析。
由第④段“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时,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这种忘记时间的
‘沉浸’状态,在心理学上叫心流体验”“省去思维切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让心流时间在
大块时间里持续流动”可知,这是在说通过沉浸在某一种状态来进行心流体验,省去思维切
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也即是通过专注于某一件事来产生大块的暗时间,提高效率,并非是
利用好“暗时间”可以让我们专注地深入思考问题。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④段“省去思维切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让心流时间在大块时间里持续流动”可知长时
间处于专注的思维状态可以创造出大块时间,来提高时间效率;
第⑤段“那是因为表层意识没思考这个问题,但潜意识还保持其‘惯性’,仍然在做思考的
努力,让你在某个瞬间就突然得出答案了。灵感缪斯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心心念念,必有
回响。是潜意识在无形中把时间利用了,灵感趁着暗时间喷薄而出”可知长时间处于专注的
思维状态可以让潜意识保持“惯性”,获得灵感。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写给每一个孤独的人
②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总是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
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生活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③这样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这样的滋味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要的东西,
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
己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后果当然完全不同。
我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几年被单独关押的生活,
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说得可真确切。
④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
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⑤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
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
苦难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
收获的对称性
......。
⑥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
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
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在中国人
里面太西化,在外国人里面太中国……我觉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很可能是为了做一个认同
紊乱的心理实验。
⑦有时候也着急。我有幸生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
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
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失去了对色彩缤纷、枝繁叶茂的生活天然的向往,
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
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
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
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总之你会疑惑,老这样一个人呆着,缺乏一个认知的参照,这
样到底好不好?
⑧但另一些时候,又惊诧于人的意志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
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 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
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
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⑨“忍受的极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⑩让我告诉你,忍受是没有极限的。
⑪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
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⑫当然还有书、报纸、电影电视、网络、DVD、CD,那里面有他人的生活、关于这个世
界的道理、音乐的美、知识的魔术、爱的可能性、令人愤怒的政治家……我们九九八十一生
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盖,它们的每一粒微尘都足以填满我们
孤独的世界。
(文/刘瑜,有删改)
4. 读第②段,简要概括网友刚来美国时的生活状态。
5. 读第⑤段,说说“耕耘收获的对称性”具体指什么?
6. 读第⑦段,简要概括孤独的“破坏力”的具体表现。
7. 在作者看来,我们该怎么应对生活中的孤单?请结合⑧~⑫段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4. (1)孤独(寂寞);(2)生活单调(无聊、乏味)
5. 做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就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
6. ①让自己错过了与亲友间的谈笑温情:②让自己无法追求心中向往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③让自己无法和他人交流思想,从而缺乏认知的参照。
7. (1)用意志力忍受孤单;(2)看轻(看淡)孤单对我们的冲击(影响)(如果答“努力
不让孤单成为一件事”也给分);(3)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来充实我们的内心世界。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内容概括。
由第②段“总是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
家两点一线,生活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可知,网友刚来美国时,只能一个人做所有
的事,是一种很孤独、很寂寞的状态。每天重复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是很单调乏味的。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情节内容的理解。
由第⑤段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你看,这
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可知,
“耕耘收获的对称性”指的是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苦难的怜悯可以依靠自己完成,自己付出
多少,也会收获多少,是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一种体现,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
活。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内容的概括。
由“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失去了
对色彩缤纷、枝繁叶茂的生活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
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
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
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可知,“破坏
力”指的是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失去了对色彩缤纷、枝繁叶茂的生活天然的向
往以及与别人思想的碰撞以此来纠正自己思想上的误区、弥补思想上的漏洞的机会。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内容与主旨的把握。
由第⑧段“但另一些时候,又惊诧于人的意志力”“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
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
也没有那么容易。”可知,作者认为应对孤单的一种方法是用意志力去对抗孤单,坚持与自
己对话,坚持思考;由第⑪段“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
事”可知,作者认为我们要努力不把孤独看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淡化它对人的影响。由
⑫段“我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盖,它们的每
一粒微尘都足以填满我们孤独的世界”可知,可以通过外在的事物来填充自己的生活、丰富
自己的生活。
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请完成下面小题。
①却说相陪宋江的梯己人慌忙奔回来报知花荣。花荣听罢大惊,连忙写一封书,差两个
能干亲随人去刘知寨处取。亲随人赍了书,急忙到刘知寨门前。把门军士入去报复道:“花
知寨差人在门前下书。”刘高叫唤至当厅。那亲随人将书呈上,刘高拆开封皮,读道:“花
荣拜上僚兄相公座前:所有薄亲刘丈,近日从济州来,因看灯火,误犯尊成,万乞情恕放免,
自当造谢。草字不恭,烦乞照察。不宣。”
②刘高看了大怒,把书扯的粉碎,大骂道:“花荣这厮无礼!你是朝廷命官,如何却与
强贼通同,也来瞒我!这贼已招是郓城县张三,你却如何写道是刘丈?俺须不是你侮弄的!
你写他姓刘,是和我同姓,恁地我便放了他?”喝令左右把下书人推抢出去。那亲随人被赶
出寨门,急急归来禀复花荣知道。花荣听了,只叫得:“苦了哥哥!快备我的马来!”花荣
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把门
军人见了,那里敢拦当;见花荣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花荣抢到厅前,下了马,
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两摞在厅前。花荣口里叫道:“请刘知寨说话!”刘高听得,见
花荣头势不好,惊的魂飞魄散,惧怕花荣是个武官,那里敢出来相见。花荣见刘高不出来,
立了一回,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那三五十军汉一齐去搜时,早从麻下耳房里寻见宋
江,被麻索高吊起在梁上,又使铁索锁着两腿,打得肉绽。几个军汉便把绳索割断,铁锁打
开,救出宋江。花荣便叫军士先送回家里去。花荣上了马,垆枪在手,口里发语道:“刘知
寨!你便是个正知寨,待怎的奈何了花荣!谁家没个亲眷,你却甚么意思?我的一个表兄,
直拿在家里,强扭做贼,好欺负人!明日和你说话,却再理会!”花荣带了众人,自回到寨
里来看视宋江。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9. 选段中,花荣具有哪些特点?请用两个词分别概括。
【答案】8. 花荣先礼后兵(想方设法)救出宋江。
9. 为人仗义(重情重义)、灵活机变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概括。
由第①段“却说相陪宋江的梯己人慌忙奔回来报知花荣。花荣听罢大惊,连忙写一封书,差
两个能干亲随人去刘知寨处取”,第②段“花荣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
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几个军汉便把绳索割断,铁锁打开,救出宋江。
花荣便叫军士先送回家里去”可知,花荣先礼后兵救出宋江。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第①段“花荣听罢大惊,连忙写一封书,差两个能干亲随人去刘知寨处取”可知,当花荣
听到宋江的消息,就赶紧派人去刘知寨处,由此可看出花荣重情重义;
由由第①段“却说相陪宋江的梯己人慌忙奔回来报知花荣。花荣听罢大惊,连忙写一封书,
差两个能干亲随人去刘知寨处取”,第②段“花荣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
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可知,花荣对刘知寨先礼后兵,并“谁家没个
亲眷,你却甚么意思?我的一个表兄,直拿在家里,强扭做贼,好欺负人!”可知,花荣机
变灵活。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书文山卷后①
谢翱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改姓名。
【注释】①“文山”是文天祥的号。“卷”指文天祥的诗集。谢翱,南宋遗民,曾任文天祥
的谘议参军,南宋亡后,隐遁山林,以保持民族气节。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魂飞”引出诗人阅读文天祥诗集之后心游万仞,思接天地的激奋、感发心理。
B. 颔联既表现自己没有追随文天祥从容赴义的遗憾,又传达出对自己苟活人生的否定。
C. 颈联用“丹心”“碧血”的典故赞美文天祥赤胆忠心捍卫南宋,精神光照华夏大地。
D. 尾联以“无处”写元朝统治者的谨惧威压,以“改姓名”写自己隐姓埋名的打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激奋、感发心理”表述有误。“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的意思是我的魂魄似乎已飞
到万里外追随您而去,无奈生死之间宛如天地相隔一幽一明。依据意思可知,这表明了得知
文天祥被害的消息后,自己的魂魄似乎已飞到万里外追随文天祥而去。因而表现出对文天祥
逝去的伤心、难过以及无奈之情。
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世民大败宋金刚
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
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世民发教谕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
自近及远,至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军食以充。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①乘间抄掠,大军
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
诸将咸请与宋金刚战,世民曰:“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咸聚于是。军无蓄积,以虏
掠为资,利在速战。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
夏四月丁未,金刚军中食尽北走,秦王世民追之。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至高
壁岭,总管刘弘基执辔谏曰:“大王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
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世民曰:“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必乘此势取之。若更
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遂策.马而进。追及全刚于雀
鼠谷,金刚大败。
【注释】①偏裨: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
1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宋金刚相持. 持:对抗
B. 休兵秣.马秣:喂养
C. 以挫其锋.锋:前锋
D. 遂策.马而进策:鞭打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
A. 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
B. 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
C. 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人/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
D. 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