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B. 0.94%
C. 0.03%
D. 78%
A. 21%
【答案】D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故选 D。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l
C. O
D. Fe
A. Si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元素。故选 C。
3.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O
【答案】C
【解析】
B. H
C. Fe
D. C
【详解】A.O 表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H 表示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Fe 表示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C 表示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选:C。
4. 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氮
【答案】C
B. 二氧化碳
C. 汽水
D. 水蒸气
【解析】
【详解】A、液氮只有 N2 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
B、二氧化碳只有 CO2 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
C、汽水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对。
D、水蒸气只有 H2O 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
故选 C。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可燃性
C. 硬度
D. 密度
A. 溶解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B。
6.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CO
【答案】A
【解析】
B. CH4
C. CaCO3
D. O2
【详解】A、一氧化碳是由 C、O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甲烷是由 C、H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是由 Ca、C、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下列符号能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B. 2H2
C. 2H
D. 2H2O
A. 2H2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2H2O2 表示 2 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错。
B、2H2 表示 2 个氢分子。故对。
C、2H 表示 2 个氢原子。故错。
D、2H2O 表示 2 个水分子。故错。
故选 B。
8. 过滤操作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漏斗
B. 玻璃棒
C.
水槽 D.
烧杯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不需要用到水槽。
故选 C。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9.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CO2
B. N2
C. 稀有气体
D. O2
10.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11. 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医生建议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这里的“钙”指的是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12. 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的质量很小
13. 钾(K)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已知一种钾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19 个质子和 20 个
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9
B. 20
C. 38
D. 39
14.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纸张双面打印
C. 使用一次性餐具
B.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15. 为了安全,公共场所用氦气球代替氢气球。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
氦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 2
C. 元素符号是 He
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3g
16.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将火盖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A. 隔绝氧气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9. D
10. D
11. C
12. B
13. A
14. C
15. D
16. A
【解析】
【9 题详解】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选:D。
【10 题详解】
A.禁止堆放易燃物;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烟火;
D.禁止吸烟。
故选:D。
【11 题详解】
这里的“钙”粗略地描述了物质地组成,所以指的是元素。
故选:C。
【12 题详解】
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B。
【13 题详解】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原子核内有 19 个质子,则该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19。
【14 题详解】
A.纸张双面打印,利用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
B.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地排放,符合低碳生活;
C.使用一次性餐具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利用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
故选:C。
【15 题详解】
A.原子序数是 2,正确;
B.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为 2,正确;
C.元素符号是 He,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 为4.00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选项错误。
故选:D。
【16 题详解】
锅盖将火盖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故选:A。
17.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取固体粉末
D.
加热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
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图中操作正确;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离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
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水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由水分子构成
B.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C. 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D.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19. 2022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
资源的是
A. 使用节水龙头
B. 收集雨水用于浇花
C.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D. 用洗菜水冲马桶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 题详解】
A.水由水分子构成,正确;
B.由水的化学式 H2O 可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正确;
C.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D.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D。
【19 题详解】
A.使用节水龙头有利于节约用水,利于保护水资源;
B.收集雨水用于浇花有利于节约用水,利于保护水资源;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D.用洗菜水冲马桶有利于节约用水,利于保护水资源。
故选:C。
20.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
C. 硫酸锌:ZnSO4
【答案】B
【解析】
B. 氯化钠:NaCl2
D. 氢氧化钠:NaOH
【分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化合价绝对值交叉落在右下角,化成最简
整数比,1 省略不写,原子团表示个数需要加括号,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总和等于 0。
【详解】A、氧化镁中镁 为+2 价,氧为-2 价,由分析可知其化学式为:MgO。故对。
B、氯化钠中钠为+1 价,氯为-1 价,由分析可知其化学式为:NaCl。故错。
C、硫酸锌中锌为+2 价,硫酸根为-2 价,由分析可知其化学式为:ZnSO4。故对。
D、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为+1 价,氢氧根为-1 价,由分析可知其化学式为:NaOH。故对。
故选 B。
21. 下列发电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的是
潮汐力发电
B.
火力发电
水力发电
D.
风力发电
A.
C.
【答案】B
【解析】
【详解】A、潮汐力发电,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火力发电,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力发电,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风力发电,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22. 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其分
解产物不可能有
A. SO2
【答案】A
【解析】
B. CO2
C. H2O
D. Na2CO3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 Na、H、C、O,
生成物中也应含 Na、C、H、O,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生成物可能有
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故选 A。
23.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C. 观察颜色
液
【答案】B
【解析】
B.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分别向集气瓶中倒入紫色石蕊溶
【详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鉴别,故选项 A 错误;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木
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故选项 B 正确;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选项 C 错误;
D、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有水进入的集气瓶
中是二氧化碳,其余两个现象不明显,无法鉴别,故选项 D 错误;
故选:B。
24.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水可用于灭火
B. 氧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