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10 多年前,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如今,京张高铁在“人”字 上加一横,如图所示,实现了跨越百年的“大”飞跃。京张高铁正线由北京北站至张家口站, 全长 174km,设 10 个车站。最高设计速度 350km/h,小明乘坐京张高铁从北京北站出发,历 时 1h 到达张家口站。 1.下列描述列车运动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2.上述材料提及的“174km”和“1h”分别是指( ) A.路程、时刻 B.路程、时间间隔 C.位移的大小、时刻 D.位移的大小、时间间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列车从北京到张家口的位移时,列车可以被看成质点 B.在研究列车车轮转动的快慢时,列车车轮可以被看成质点 C.列车向前行驶过程中,小明看见窗外的树向后移动,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地面 D.不论什么情况下,列车都能被看成质点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汽车在第 ls、第 2s、第 3s 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 5.4m、7.2m、9.0m。
4.下列物理量中,用来描述汽车速度变化快慢的是( ) A.位移 B.时间 C.速度 D.加速度 5.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可以判断汽车正在做( ) A.加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匀速运动 D.先加速后减速 6.汽车在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5.4m/s B.6.3m/s C.7.2m/s D.9.0m/s 7.如果汽车做匀变速运动,则汽车在第 1s 末的速度大小为( ) A.5.4m/s B.6.3m/s C.8.1m/s D.9.0m/s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弹丸和足球均以 50m/s 的水平向右的速度与木板作用。弹丸的作用时间是 0.ls,弹丸击穿 木板后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变为 40m/s,如图甲所示;足球与木板作用时间是 0.2s,作用后足 球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也为 40m/s,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8.关于弹丸和足球的速度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丸的速度变化量为 10m/s B.弹丸的速度变化量为 90m/s C.足球的速度变化量为-10m/s D.足球的速度变化量为-90m/s 9.自然界中某量 D的变化可以记为 D ,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 t ;当 t 极小时,变化量 D 与 t 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关于弹丸和足球的 速度变化率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丸的作用时间短,速度变化率大 B.弹丸的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率大 C.足球的作用时间长,速度变化率小 D.足球的速度变化快,速度变化率大 10.关于弹丸和足球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丸的加速度为  100m/s 2 B.弹丸的加速度为  450m/s 2
C.足球的加速度为 100m/s 2 D.足球的加速度为 450m/s 2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研究落体运动,老师做了这样的实验:一个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其中一端有一个开关,玻璃 管可以与外界相通。把质量不相同的铁片和羽毛放到玻璃管中,玻璃管竖直放置,让铁片和 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现察物体下落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管里的空气抽 出去,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11.根据物理老师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铁片和羽毛下落的同样快 B.生活中人们看到铁片比羽毛下落的快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 C.如果有空气阻力,物体的下落就一定不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D.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所有物体下落的快慢都一样 12.下列反映速度 v ,位移 x、加速度 a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相符 合的是( ) A. C. B. D. 13.关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大的物体比重力小的物体下落的快 B.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D.不同物体从空中同一点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14.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以 x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近似描述了汽车在 0 到 40s 这段时间的 x-t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在 0~40s 时间间隔内一直向前行驶 B.汽车在 20~30s 时间间隔内没有行驶 C.汽车在 0~20s 时间间隔内驶离出发点 D.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 30m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同一平直公路的两条车道上同向行驶, 0t 时刻它们恰好经过同一 路标。以后两辆车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 15.在 2 t 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0 ) A.甲车做曲线运动 B.乙车做反方向的直线运动 C.甲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D.乙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 16.在 2 t 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v甲 、 v 乙 ,则( 0 ) A. v v甲 乙 B. v v甲 乙 C. v v甲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 断 17.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 1t 时刻,甲车追上乙车 B. 2t 时刻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大
C. 2t 时刻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小 D.在 2 t 时间内,乙车一直行驶在甲车前面 0 18.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为验证猜想,他 做了“斜面实验”如图所示,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研究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 律。然后将实验结果做了合理的外推,得出落体运动的规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 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图甲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放大时间,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了物体自由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关系 C.图甲是实验现象,图丁的情景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9.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第一章的学习过程 中我们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达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任何物理问题时都可以把 物体看成质点 B.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 v t 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a C.用两个物理量 v 和 t 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 a, v  t  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 a与速度变化量 v 成正比,与 t 成反比  ,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 D. v  x  t  是速度公式,可以通过测量 x 、 t ,并且 t  计算出瞬时速度,在实际测量 0 瞬时速度时, t 取的越大,越容易测量,测得的瞬时速度越精准 20.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 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 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某同学以下落过程中的某一 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并测量各时刻的位置坐标 1x 、 2x 、 3x 、 4x 。
为了利用频闪照片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几种方案可行的是( ) A.作 x t 图像,看图线是否为一条直线 B.作 2 x t 图像,看图线是否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C.看各位置坐标 1x 、 2x 、 3x 、 4x 是否均匀增加 D.看各相邻位置坐标差 x  、 1 0  x 2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x 、  1 x 3 x 、  2 x 4 x 是否均匀增加  3 2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 A t  ,然后每隔相同的时 0 间间隔 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所示。(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C.通过测量,测得 1 1.50cm x  x  , 2 3.51cm x  , 3 5.49cm x  , 4 7.51cm x  , 5 9.48cm , 6 11.50cm x  ...,计算可以得到在打 B、C、D、E、F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 Bv 、 Cv 、 Dv 、 Ev 、 Fv ...
D.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 50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 C点时小车的速度,填入表中。 位置编号 时间 /t s A 0 瞬时速度  v / m s  1 B C D E F G 0.1 0.2 0.3 0.4 0.5 0.6 0.25 _____ 0.65 0.85 1.05 (3)将打 C点时小车速度标在图所示坐标中,并描绘出小车的 v t 图像。( ) (4)观察 v t 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其中 v t 图像斜 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5)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其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 度。让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的遮光条。配套的
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为 1t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2t 。为 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请写出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简述测量原理。( ) 三、计算论证题(共 28 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结果。有数值计算 的题,结果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一辆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时刻突然紧急利车,若刹车时汽车做匀 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5m/s 。求: 2 (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所用时间; (2)刹车后汽车行驶的最大距离。 23.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已有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空母舰加入海军序列,极大 维护了我国的海上权益。航空母舰舰载机既要在航母上起飞,也要在航母上降落。某舰载机 起飞时,采用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 10m/s 的速度后,由机上发动机使飞机获得 25m/s 的加 2 速度在航母跑道上匀加速 2.4s 后离舰升空。 (l)飞机离舰时的速度大小; (2)飞机匀加速滑行的距离。 24.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拍摄在照片中, 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 0.01s,测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 0.8cm,实际长度为 100cm 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 4.0cm.g取 10m/s2. (1)根据照片估算曝光时间内石子下落了多少距离? (2)估算曝光时刻石子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估算这个石子大约是从距离窗户多高的地方落下的? 25.在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个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 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甲是某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可以想象,如果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割得非常非常细,很多很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