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兴化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
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长 9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卷面 3 分)
一、计算题。(共 30 分)
1. 直接写得数。
30×7=
320÷8=
37-28=
46+25=
【答案】210;40;23;600;12
;
6
7
;0
9;71;
5
9
【解析】
69÷3=
7
9
2
9
4×150=
2
7
4
7
96÷4÷2=
4×25×0=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4×6=
7×260=
765×6=
672÷4=
★498÷6=
★925÷3=
【答案】384;1820;4590;
168;83;308……1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吧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相乘即可;三位数
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相乘即可;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除数,商的首位在百位上,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小于除数,商
的首位在十位上。
【详解】64×6=384
7×260=1820
765×6=4590
6 4
6
3 8 4
7
2 6 0
4 2 0
1 4
1 8 2 0
7 6 5
6
4 5 9 0
672÷4=168
★498÷6=83
★925÷3=308……1
1 6 8
4 6 7 2
4
2 7
2 4
3 2
3 2
0
8 3
6 4 9 8
4 8
1 8
1 8
0
验算:
8 3
6
4 9 8
3 0 8
3 9 2 5
9
2 5
2 4
1
验算:
3 0 8
3
9 2 4
+
1
9 2 5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3.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袋大米重 20(
);
(2)一个苹果大约重 280(
);
(3)若一枚 1 元硬币重 6 克,那么 500 枚 1 元硬币重(
)千克。
【答案】
①. 千克##kg
②. 克##g
③. 3
【解析】
【分析】(1)根据生活常识可知一袋大米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2)一个苹果比较轻,选择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3)500 枚硬币的质量为 500 与 6 的积,再将单位化为千克即可。
【详解】(1)一袋大米重 20 千克;
(2)一个苹果大约重 280 克;
(3)500×6=3000(克)
3000 克=3 千克
500 枚 1 元硬币重 3 千克。
【点睛】1 千克=1000 克,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大小的理解。
4.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 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答案】
①. 三
②. 四
【解析】
【分析】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 999,一位数是 9,或三位数是 100,一位数是 1,然后再进
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三位数是 999,一位数是 9,或三位数是 100,一位数是 1;
999×9=8991;100×1=100;
8991 是四位数,100 是三位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法的应用,掌握用极值法举例证明。
5. 要使□26÷4 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有
(
)种填法。
【答案】
①. 4
②. 3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使商为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要等于或大
于除数,因此□里的数要等于或大于 4;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就要小于除数,
因此□里的数要小于 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要使□26÷4 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有 3 种填法。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在括号里填上“>”“<”或“=”。
3800 克(
6
7
【答案】
(
【解析】
)38 千克
1
4
4
7
)
(
40÷2(
)80÷4
)
1
5
①. <
②. =
③. >
④. >
【分析】(1)1 千克=1000 克,把千克换算成克,再比较大小;
(2)分别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3)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较大的分数就大;
(4)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较小的分数反而大;
【详解】(1)38 千克=38000 克,3800<38000,故 3800 克<38 千克;
(2)40÷2=20,80÷4=20,40÷2=80÷4;
(3)
(4)
6
7
1
4
>
>
4
7
1
5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比较大小、质量单位的换算,整数除法的计算,属于基础知识,
学生应熟练掌握。
7. 在Δ÷☆=3……7 中,☆最小是(
),这时Δ是(
)。
【答案】
①. 8
②. 31
【解析】
【分析】余数是 7,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那么除数最少比余数大 1,据此求出除数,再用
除数乘商,所得积加上余数,即可求出此时的被除数。
【详解】7+1=8,除数最小是 8;
8×3+7
=24+7
=31,此时被除数是 31。
【点睛】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8.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 605 元,王叔叔买了 4 辆这样的自行车,大约需要(
)元,
如果全部付 100 元一张的人民币,那么至少要付(
)张。
【答案】
①. 2400
②. 25
【解析】
【分析】买 4 辆大约需要多少元,采用估算,用 605 乘 4,估算时把 605 看作 600,再计算;
计算出 605 与 4 的精确值,再看这个数最接近比它大的哪个整百数,这个整百数中有几个
100,那么就要付几个 100 元。
【详解】605×4≈600×4=2400(元)
605×4=2420(元)
2400<2420<2500,所以至少要付 25 元 100 元。
【点睛】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把三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计算。
9. 下面运动是平移的在括号内画“√”,是旋转的在括号内画“○”。
(
) (
) (
) (
)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
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运动。可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
(○)
(√)
(√)
(○)
【点睛】此题需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理解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0. 有 10 名男同学围成一个圈,每相邻 2 名男同学之间站 2 名女同学,一共站进(
)
名女同学。
【答案】20
【解析】
【分析】10 人围成一圈,则有 10 个间隔段,因为每相邻 2 名男同学之间站 2 名女同学,即
每个间隔段上有 2 名女同学,那么女同学总数为 10 与 2 的积。
【详解】10×2=20(名)
【点睛】对于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段数=棵数,女同学人数=段数×2。
11. 将一根钢筋锯 6 次,锯成长短一样的小段,每段是这根钢筋的( ),5 段是这根钢筋
的( )。
1
7
【答案】
【解析】
;
5
7
【分析】把一根钢筋看做“整体”,钢筋锯了 6 次会锯成 7 段,每段是这根钢筋的
1
7
;据此
填空即可。
【详解】将一根钢筋锯 6 次,锯成长短一样的小段,每段是这根钢筋的
1
7
,5 段是这根钢筋
的
5
7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认识,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12. 三(3)班同学排成两排做操,小华站在第一排,他的左边有 9 人,右边有 8 人,第一
排一共有(
)人。若第二排人数和第一排人数相同,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二排
第 8,从右往左数,明明排在第二排第 4,芳芳和明明之间有(
)人。
【答案】
①. 18
②. 6
【解析】
【分析】小华左边有 9 人,右边有 8 人,这一排还有小华自己,所以 8 加 9 所得和再加 1
即为这一排的人数;第二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二排第 8,从右往左数,明明排在第
二排第 4,先求 8 与 4 的和,再用一排的总人数减前面所得和即可求出芳芳与明明之间的人
数。
【详解】8+9+1
=17+1
=18(人)
18-(8+4)
=18-12
=6(人)
【点睛】两排的人数相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一排的总人数,注意不要忘记加小华。
三、选择题。(共 5 分)
13.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将这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这条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就是轴对称图形,据此选择。
【详解】A.在图形中间竖直画一条线,这条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
称图形。
B.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C.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D.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即可。
14. 用 60 元买一副羽毛球拍,剩下的钱最多还能买(
)只羽毛球。
B. 12
C. 11
D. 13
A.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副羽毛球拍 37 元,60 减 37 求出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后剩下的钱,一只羽毛球 2
元,再用这个差除以 2 即可解答。
【详解】60-37=23(元)
23÷2=11(只)……1(元)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剩下的钱。注意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
15.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错误的是(
)。
A.
B.
C.
D.
1
4
1
4
1
2
1
3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整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
答。
【详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
A.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1
4
表示,题干正确。
B.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可以用用
1
4
表示,
题干正确。
C.
把一个六边形平均分成 6 份,黑色是 3 份,占整个六边形的一半,涂色部分
可以用
1
2
表示,题干正确。
D.
因为没有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 3 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
分不能用
1
3
表示。
所以 D 是错误的。
故答案 为:D
【点睛】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被平均分成几份,且同时明确要表示的分数是其中的一
份,这是解题关键。
16.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三次,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
A.
1
3
【答案】C
【解析】
B.
1
6
C.
1
8
D.
1
9
【分析】把正方形纸对折 1 次,就是把它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原来的
1
2
;再对折 1 次,把
这张纸的
1
2
再平均分成 2 份,这时相当于把纸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原来的
1
4
;再对折,
再平均分成 2 份,也就是把这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8 份,每份是原来的
1
8
。
就是把这张纸的
据此解答。
【详解】1÷8=
1
4
1
8
所以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了 3 次,平均分成了 8 份,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1
8
。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17. 下图中周长最短的图形是(
)。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通过“平移思想”将各选项的图形的周长进行平移,再进行比价即
可。
【详解】A.可平移为边长为 3 的正方形+2 条长为 1 的线段,则周长为:3×4+2=14。
B.可平移为边长为 3 的正方形,则周长为:3×4=12。
C.周长=3 条边长为 3 的线段+2 条斜边的长度>12。
D.周长=2 条边长为 3 的线段+4 条斜边的长度>12。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周长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周长的“平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