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202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
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A.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
民
B.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C.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D.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伟大建党精神。
A: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故 A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这是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故 B 不符合题意;
C:这是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故 C 不符合题意;
D:这是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2. 某班学习小组在“中国经济发展”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如下资料:
时间
中国人均 GDP 总量 中国 GDP 总量 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比重
1978 年 385 元
3679 亿元
1.7%
2021 年 80976 元
1143670 亿元 18%
(注:GDP 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分析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成就。
①③:分析材料数据可知,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
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可见改革
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改革开放之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故②说法错误;
④:我国还未实现共同富裕,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3. 自动巡检机器人使矿井开采更安全,北斗卫星为大众出行、智慧物流提供精准定位导航
服务,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改善空气质量……我国自主创新助推民生发展取得很大成效,
这表明创新( )
A. 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B. 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
重心
C. 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处处有创新
D.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
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创新的重要性。
C:题文中,自动巡检机器人、北斗卫星、智慧物流等技术的应用,可见生活处处有创新,
我国自主创新助推民生发展取得的成效表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故 C 说法正确;
A:“解决所有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故 A 说法错误;
B:题干未涉及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故 B 不符合题意;
D: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4. 保护知识产权,人人可为。下列四位初中生的行为,属于正确保护知识产权的有( )
①红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购买盗版书籍
②琳琳不懂得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申请专利
③娜娜的专利权受到非法侵害,她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④明明主动学习《知识产权法》,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①④: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受性别、民族、年龄的限制。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依法受法律
保护。红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购买盗版书籍,明明主动学习《知识产权法》,增强
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他们的做法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琳琳不懂得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申请专利,体现了琳琳没有学会保护知识产权,故②
不符合题意;
③:娜娜的专利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她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③错误,不符合
题意;
故本题选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过程中,先后 10 次道过中国人大网
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提出的 102 万条意见建议。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 在众多意见中,有一条是居民小海提出的。小海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 )
A. 民主选举
B. 民主监督
C. 民主决策
D. 民主意
识
6. 以上材料正是开门立法过程的真实写照,这反映了( )
①我国的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生活②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③国家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④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5. C
6. D
【解析】
【5 题详解】
该题考查民主决策。
ABCD:分析题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过程中,先后 10 次通
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在众多意见中,有一条是居民小海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小海向立法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立法机关科学民主立法,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因此,小海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民主决策;C 符合题意,ABD 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④:题干中我国公民积极参加民法典的编纂,这是民主意识强的表现,说明了广大人民群
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表明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
设,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立法
过程中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我国公民是间接参与民主生活,①错误;
②: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7. 如下图漫画《基本路径》表明( )
①政府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
②政府接受监督,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要扩大政府职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依法行政。
②③: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实施政务公开,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政
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故①
说法错误;
④:扩大政府职权表述错误,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8. 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利用古文字资源优势,创新文字文物的活化利用方式,加大文字文
化研究力度,不断提升陈列展示、社会教育、数字化建设、公众服务水平,建设更具影响力
的汉字文化研究和国际交流平台。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
①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②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弘扬中华文化。
③④:题文中我国博物馆利用古文字资源优势,创新文字文物的活化利用方式,加大文字文
化研究力度,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
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外文化不可能统一,故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未涉及到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9. 下列名句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爱国情感,是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故 A 说法符合题意;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故 B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C:“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意思是志不求简单者必能成功,做事不回避困难者定能
够前进,故 C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故 D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 A。
10. 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A. 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友善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诚信
D.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故 B 对应正确;
A: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要尊重他人,并不是敬业,故 A 不符合题意;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要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不是诚信,故 C 不符合题
意;
D: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意思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报效国家,体现了爱国,并不是平等,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1. 下图为 2019-2021 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数据。该数据说明我国( )
①近年来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
②近年米清洁能源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③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国际承诺
④把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作为中心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生态文明。
①②③:仔细观察图表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
续发展战略,近年来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清洁能源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也体现
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国际承诺。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2. 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
①设立特别行政区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②实行高度自治方针
④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故③④正确;
①:我国未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故①错误;
②:我国在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方针,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 D。
13.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些历史佳话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材料向我们说明了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③与题意不符;
④: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4. 202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纪念日。现在的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就业稳
定,步入新发展阶段。最适合该新闻的标题是( )
A. 港人治港促发展,祖国统一已实现
B. 和平统一方式佳,一个中国需坚持
C. 民族团结话巨变,共同繁荣盼复兴
D. 落实“爱国者治港”谱写香港新篇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的知识。
D: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保持
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落实“爱国者治港”谱写香港新篇章,故 D 符合题意;
A: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实现,故 A 说法错误;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故 B 说法错误;
C:题干未涉及到民族团结,故 C 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