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北京平谷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北京平谷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2021 年 10 月 9 日,纪念 11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示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 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 A. 香港回归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美援 朝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时事题,解析略。 2. 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进程的生动缩影。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先行模式” 到“先行示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先行 地”“试验田”作用。深圳的发展之路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 ) ①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①:发展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故①说法错误;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深圳的发展之路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富民之路,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3. 2021 年 9 月 8 日下午,“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研讨会暨《中资企业国别 发展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 )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提高发展速度 ③优化经济结构 ④转换增长动力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 ①:走进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
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 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 要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正确; ②: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发展质量,②错误; ③: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经济结构 ,③正确; ④: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转换增长动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 C。 4. VR 导航、5G 智慧候车区、刷脸进站、智能机器人……春运背后满满的科技元素让旅客回 家实现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华丽转变,开启了智慧春运新模式。下列为这则材料 所配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科技创新美好生活 B. 科技强国人才为本 C. 质量提升创新者胜 D. 自主创 新惠及全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A: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说明创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科技创新美好生活 , A 正确; B: 科技强国人才为本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才,B 错误; C: 质量提升创新者胜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竞争,C 错误; D: 自主创新惠及全民夸大了它的作用,D 错误; 故本题选 A。 5. 2020 年 2 月 17 日,国家中小学生网络云平台正式开通,提供防疫教育、课程学习等 6 大模块的学习资源免费使用。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唯一途径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这些举措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④教育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②③:材料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因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家这样的举措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所以 ②③正确; ①:“唯一”的观点太绝对,所以①错误; ④: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所以④错误; 故本题选 C。 6. 2021 年 9 月 25 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 近 3 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境外媒体 称,这是中国国家实力的象征,中国外交打了一场漂亮仗。中国外交打出这场漂亮仗的原因 的是( )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产党领导、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的认识和把握。 ①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外交打出这场漂亮仗的原因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所以①④说法正确; ②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还未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 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和把握。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 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天地之大,黎 元为先 ;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能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感,①②说法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8. 下面漫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 B. 民主 C. 自由 D. 法治 A. 富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漫 画中民众积极提出建议意见属于行使了民主监督权,所以 B 正确;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但材料中没体现“富 强”,所以 A 错误; CD:自由、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所以 CD 错误; 故本题选 B。 9. 有人说:法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追寻善的价值目标,离开道德的法治是“折翼天 使”。这说明( ) ①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②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③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④法治注重教化,德治注重规范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②③:法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追寻善的价值目标,离开道德的法治是“折翼天使”说 明法治与德治关系密切,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德共同发挥作用,所以②③正确; ①:法治德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所以①错误; ④:德治注重教化,法治注重规范,所以④错误; 故本题选 C。
10.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下列情境进行了分析,其中与观点搭配合理的是( ) 情境 观点 ①中学生小玉通过“市长热线”,反映政府部门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落实不到位。 参与民主监督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 开门立法凝聚共 某校中学生通过调研,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提出了修改意见,其中一 识,增强公民对法 条修改意见被采纳。 治的信仰 ③2021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查了国 人民代表大会履 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行政治协商、民主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 监督和参政议政 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的职能 ④历经数年,在民法典编撰过程中累计收到 102 万条意见和建议,再 公民直接行使管 反复讨论,修订完成了民法典草案。民法典草案于 2019 年 12 月 28 理国家和社会事 日至 2020 年 1 月 26 日公开征集意见。 务的权利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法治。 ①:中学生中学生小玉通过“市长热线”,反映政府部门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不到位。 是通过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故①说法正确;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以及某校中学生积极建言献策,有利于增 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开门立法凝聚共识,故②说法正确; ③: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故③说法错误; ④:我国公民通过间接的方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1. “十一”国庆假期,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影片《长津湖》震撼了 许多人。电影以英雄团队“穿插连”战斗行动为主线,选取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典型场景、 主要行动和代表性人物,将抗美援朝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抗美援朝精神,是弥 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或古语体现这一精神核心的是( )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核心。 A: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体现 爱国之情,A 符合题意; B:诗句与清明有关,与题干不符; C:诗句强调要勤奋,与题干不符; D:诗句强调要自省,与题干不符; 故本题选 A。 12. 10 月 20 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火种储存在火种灯中抵达北京。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 火种灯的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是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 向往。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觉形象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 运激情。火种灯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③④:题文内容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表明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但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所以③④说法正确; ①:在题干中未涉及,①排除;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错误; 故本题选 D。 13. 我国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这说明了( ) ①三孩政策的推出能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②我国的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④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②③:依据题文描述,我国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 这说明了我国的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人口问题始终是 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④:三孩政策的推出缓解人口老龄化,并不能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计划生育 政策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4. 2021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70 年前西藏和平解放改变了西藏的历史进程,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黑暗到光明、从落后到进步、从贫困到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 新时代。1959 年西藏的生产总值仅为 1.74 亿元,人均收入只有 142 元。2020 年西藏生产总 值达 1902.74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i4598 元,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发生 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实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少数民族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故排除①;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得益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益于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故②④说法正确; ③:我国在港澳台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港澳台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5. 72 年,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惊鸿一瞥”。中国用一瞥惊鸿的历史,创造了一马当先的 奇迹。气宇轩昂、步伐铿锵,最美的中国,是自信满满的样子。自信的中国人,需要( ) 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坚信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可以一蹴而就④妄自尊大,故步自封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做自信的中国人需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我国还不是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需要艰苦的努力,故③说法错误; ④:做自信的中国人不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40 分) 16. 描绘幸福画卷,铺就共富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 期盼。从美好愿景到逐渐清晰的“施工图”,一幅共同富裕的雄伟画卷正徐徐展开。某校九 年级 1 班同学针对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资料后绘制 的“共同富裕”路线图: 同学们针对学习内容展开讨论,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小明: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小光: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需要各项制度保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