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进入宋代,商业经济蓬勃发展。货币流通量扩大,加剧了金属铸币转运的麻烦,有些商
人便把现金寄存在富商经营的铺户,铺户将寄存金额填写在纸券上,需要的时候商人可随时
凭券在铺户及其分号取回现金,这种纸券便谓之交子。由于使用便捷,大额交易时商人们逐
渐习惯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这些铺户便开始发行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然而“富民
资稍衰,不能偿所负”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 1023 年北宋朝廷设立交子务,交子从此由政
府发行,正式从私人商业信用凭证成为官方法定货币。
交子要能反复流通,更要防止被盗印,因此对纸张、油墨、印刷的要求都非常高、宋代
造纸技术空前发达,当时四川地区所生产的以楮树纤维为原料的“楮皮纸”质地坚韧,经久
耐用,成为印制交子的指定用纸。交子用六块铜版,以黑、蓝、红三色套色印刷,极难伪造。
一千年前交子的发明,引领人类跨入全新的纸币时代。进入 21 世纪,人类货币史再添
浓墨重彩的新篇章。20 世纪后半期开始的互联网革命,促使世界向“信息社会”演变,数
字经济开始萌生和发展,种类繁多的数字货币随之涌现。
中国版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也应运而生。数字人民币研究 2014 年即已起步,2020
年 4 月开始进行封闭试点测试。数字人民币在研发上调动各方优势紧密合作,通过竞争激励
机制来实现技术最优化,吸收我国信息科技的多种最新成果,包括加密技术,隐私保护技术、
数字钱包技术等。这些前沿技术的使用将保障用户资产和信息的安全,提高数字人民币的运
行效率。未来,数字人民币还会随着用户需求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融入更多新技术。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目前人民币跨境清算结
算主要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来进行。CIPS 具有较高的跨境支付效率,但需要
跨境企业和个人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才能实现交易、而在央行数字货币模式下,使用者无需
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只需拥有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使用权限就可以进行跨境交易,这在很大
程度上扩大了人民币在境外的适用范围。
一直以来,中国都走在货币发展与变革的前沿。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数字人
民币必将大有作为。
(取材于方若宁、朱嘉明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很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在淘宝上购物不能用微信支付,通过美团订外卖没法用支
付宝付款……因利益博弈,支付机构互设壁垒,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数字人民币
的出现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和人民币中相同的无限法偿性,
我国境内的任何商家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数字人民币,消费者只需在手机里安装一个
数字人民币钱包,网上消费时将不再受限于支付工具,“用脚投票”的空间大大增加;商家
也不必选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这将有助于市场竞争更公开公平,能反向
促进这些互联网公司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平台建设和服务优化上。
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用户身份认证遵循“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
在底层技术架构中可实现对货币的追踪及溯源。对于一些需要专款专用、透明公开的支付场
景,比如慈善捐款,公费使用等,数字人民币系统可实现从款项支付一开始就全流程监控;
必要时国家监管机构、司法机关可通过追踪资金动向,及时发现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金融监管将更便利,金融安全能得到更大保障。使用数字人民币作为媒介进行交易时,承担
交易的运营方只掌管“影子钱包”,仅负责连接央行和支付人的通道,无法知晓交易双方和
交易本身的任何信息,所有的交易信息直接汇总到央行,用户隐私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诸如收单机构超限获取用户信息的现象基本被杜绝,这将大大减少收单机构借助用户信息开
展增值业务的机会。
与第三方支付不同,数字人民币采用账户松耦合设计,不用开设银行账户,无需绑定银
行卡,即可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对接任意经过认证的互联网交易或电子支付接口。此外,
第三方支付需要双方的交易终端都网络在线,而数字人民币采用“一碰即付”的双离线收付
功能,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特殊环境,只需两个安装有数字人民币钱包的终端进行接触即可完
成交易转账。数字人民币可不用依附手机,能开发出多种形式的钱包,比如 IC 卡、手环、
拐杖等,方便一些特殊人群使用。
未来,数字人民币将进一步介入第三方支付生态,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积
极影响。
(取材于郝毅、韩姜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交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子的出现使得铸币从此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B. 交子可以由存款人填写金额并且能随时取用。
C. 交子成为货币是民间自发和政府干预的结果。
D. 用黑蓝红三色印刷是为了提高交子的耐用性。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人民币从研究到正式发行历时 6 年。
B. 发展目标变化将引发数字人民币技术更新。
C. 数字人民币能进一步提升 CIPS 支付效率。
D. 纸币和数字货币都是源于中国的伟大发明。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技术问题,在淘宝购物不能使用微信支付。
B. “用脚投票”是指消费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商家。
C. 用数字人民币能促进某些支付机构提升服务质量。
D. 用数字人民币捐款可让每笔善款去向透明可查。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商发行的交字经常无法兑付,促使北宋政府发行交子
B. 商家必须接收数字人民币,并且不能再使用第三方支付
C. 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能够减少被推送广告骚扰的频次
D. 灾害导致通讯中断时,仍可用 IC 卡数字人民币钱包购物
5. 数字人民币将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1. C
2. B
3. A
4. B
5. ①便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②打破支付壁垒,使市场竞争更公开公平;③使金融监管更
便利,金融安全更有保障;④使用户隐私得到更好保护;⑤使支付更便捷。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铸币从此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错误。文章只提到“由于使用便捷,大额交易时商人们逐
渐习惯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这些铺户便开始发行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但并没有
明确提到“铸币从此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选项无中生有。
B.“由存款人填写金额”错误。由原文“铺户将寄存金额填说写在纸券上,需要的时候商人
可随时凭券在铺户及其分号取回现金”可知,填写净额的是铺户而不是存款人。
D.“是为了提高交子的耐用性”错误。由原文“以黑、蓝、红三色套色印刷,极难伪造”可
知,不是提高耐用性,而是为了减少伪造的可能性。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历时 6 年”错误。由材料一“数字人民币研究 2014 年即已起步,2020 年 4 月开始进行
封闭试点测试”可知,数字人民币从 2014 已经开始研究,但只到试点测试阶段,还没提到
正式发行。
C.“进一步提升 CIPS 支付效率”错误。由“而在央行数字货币模式下,使用者无需开设人
民币存款账户,只需拥有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使用权限就可以进行跨境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
扩大了人民币在境外的适用范围”可知,数字人民币是能够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适用范围。
D.“都是源于中国的伟大发明”错误。结合原文“数字经济开始萌生和发展,种类繁多的数
字货币随之涌现”“中国版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也应运而生”两处分析,和第二处中
的“也”字分析,不难得知,数字货币并不是中国首创。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为技术问题”错误。由“因利益博弈,支付机构互设壁垒,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
不便”可知,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博弈。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并且不能再使用第三方支付”错误。由原文“消费者只需在手机里安装一个数字人民币
钱包,网上消费时将不再受限于支付工具”“商家也不必选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
付机构”可知,国家并没有限制第三方支付,只是数字人民币出现之后,商家和消费者都可
以选择数字人民币,但并不是强制第三方机构退出支付舞台。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在央行数字货
币模式下,使用者无需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只需拥有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使用权限就可以进
行跨境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民币在境外的适用范围”可概括:便于推进人民币国
际化;
结合材料“因利益博弈,支付机构互设壁垒,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数字人民币
的出现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消费者只需在手机里安装一个数字人民币钱包,网上消费时
将不再受限于支付工具”“这将有助于市场竞争更公开公平,能反向促进这些互联网公司将
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平台建设和服务优化上”可概括:打破支付壁垒,使市场竞争更公开公平;
结合材料“数字人民币系统可实现从款项支付一开始就全流程监控;必要时国家监管机构、
司法机关可通过追踪资金动向,及时发现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金融监管将更便利,金
融安全能得到更大保障”可概括:使金融监管更便利,金融安全更有保障;
结合材料“使用数字人民币作为媒介进行交易时,承担交易的运营方只掌管‘影子钱包’,
仅负责连接央行和支付人的通道,无法知晓交易双方和交易本身的任何信息,所有的交易信
息直接汇总到央行,用户隐私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概括:使用户隐私得到更好保护;
结合材料“数字人民币可不用依附手机,能开发出多种形式的钱包,比如 IC 卡、手环、拐
杖等,方便一些特殊人群使用”可概括:使支付更便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战国策》书录【注】
刘向
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刑错四十余年。远方
慕义,莫不宾服。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
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之,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期会
以相一.。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有所依,百姓有所息。周之流化,
岂不大哉!
及春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
粲然,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王道遂用不兴。仲
尼既没,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
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
暴师经岁,流血满野。诸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力
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选德,不得施谋,故孟子,孙卿
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
右倾侧。横则秦帝,从则楚王。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
以俟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
然秦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至始皇因.四塞之固,据愉,函之阻,听众人之策,
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仗于谋诈之弊,终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
以缀天下之心。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
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
不远哉!周施王道,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
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
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亦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
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有删改)
【注】书录:综述书籍的版本、评论和源流等内容的图书目录。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其余业遗烈.
B. 期会以相一.
C. 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
D. 生.从横短长之说
烈:功业
一:协调一致
捐:抛弃
生:谋士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贤辅国者.既没
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
B. 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不敢窥兵于.关中
C. 至始皇因.四塞之固
D. 自上为.之
不得不因.势而为资
为.之谋策者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致刑错四十余年
最终使刑罚放置不用四十多年
B. 歌说以相感
C. 敌侔争权
用典雅的诗歌和圣人的言语相感召
力量相当者争权夺利
D. 虽不可以临国教
即使不可以临时指导那些国家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第一段用几个“有所”句,表现周朝德政影响深远。
B. 作者认为在孔门七十二贤推动下,春秋之后王道尤为兴盛。
C. 本文与《过秦论》都认为地理优势是秦统一天下的重要条件。
D. 本文指陈千年历史大势,纵论时代变化特点,文风平和浑厚。
10. 本文与《过秦论》都论及秦的灭亡。请结合本文第四、五段与《过秦论》最后一段的内
容,概述它们的写作意图有何不同。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
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
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
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穿,蠕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答案】6. D
7. C
8. D
9. B
10. ①本文第四、五段写秦的灭亡,旨在说明道德仁义是治国之本,权谋之术只能临时救急,
不能作为治国长久之策,提示人们辩证地看待谋臣策士。②《过秦论》最后一段写秦的灭亡,
旨在揭示统治者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了。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该句意思是:创立了纵横、短长的学说。“生”,动词,创立。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处意思:能辅佐国政的众多贤人都死去了。“者”,助词,……的人;第二处意思:二
十九年内天下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者”,助词,表示停顿,无实义。
B.第一处意思:而游说权谋的那些人,被世俗尊崇。“于”,介词,表被动,被;第二处意思:
因而不敢向函谷关以东进兵。“于”,介词,向。
C.第一处意思:到了秦始皇时期,凭借国境四面的险要。“因”,介词,依靠,凭借;第二处
意思:不得不依靠形势作为依托。“因”,介词,依靠,凭借。
D.第一处意思:统治者做这些。“为”,动词,做;第二处意思:替他们出谋划策的人。“为”,
介词,替。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该句意思是:虽然不能用于治国教化。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春秋之后王道尤为兴盛”错误。由原文“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王道遂用不兴”
可知,七十二贤人都是天下的俊才,但是当时的君主没有人尊崇他们,王道因此不能被实施。
因此七十二贤并没有推动春秋之后王道的兴盛。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由本文第四段“仗于谋诈之弊,终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可知,秦国依仗
的是狡诈的谋略,没有仁义道德的教化,来凝聚天下的人心。再由“周施王道,使天下有所
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也,不亦宜乎”可知,周王朝
用道德教化百姓,使百姓归顺,而秦朝不这么做,因此破灭。由此说明道德仁义是治国之本。
由本文第五段“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可知,作者认为,
谋士的谋略是为了扶助急难、维持即将灭亡的国家,所做的都是权宜之事,虽然不能用于治
国教化,化解战争。由此说明权谋之术只能临时救急,不能作为治国长久之策,提示人们辩
证地看待谋臣策士。
而《过秦论》选段中,“然后以六合为穿,蠕函为宫”一句概括了秦朝的作风——把天下作
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再由最后一句“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揭示灭亡的原因: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此揭示统治者不施行仁义,
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了。
参考译文:
周王室自从文王、武王开始兴起,崇尚道德,重视礼仪,因此仁义之道通行于天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