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下半年西藏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道德真题
本卷共分为 1 大题 50 小题,作答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这说明心理发展的哪个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定向性与顺序性
D:差异性
2.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3.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C: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D:20 世纪 80 年代后
4.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抑制说
5. “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6. 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7.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和安全
B:社交与自尊
C:求知与审美
D:自我实现
8. 由于对道德结构成分的认识不同,唯智派强调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是。
A:行为训练
B:说理教育
C:移情教育
D:意志教育
9. 顿悟说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杜威
B:苛勒
C:西蒙
D:桑代克
10. 分半信度又称为。
A:再测信度
B:受试者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内部一致性信度
11. 学习者建构新的理解的基础是。
A:先行组织者
B:原有的知识经验
C:教师教学组织
D:学科知识逻辑体系
1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
B:共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认知结构说
13. 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4. 因素。
A:稳定、可控
B:不稳定、可控
C:稳定、不可控
D:不稳定、不可控
15.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6.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这出现在哪个时期?
A:青年期
B:青年初期
C:少年期
D:成年期
17. 下列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
A:背乘法表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D:科学研究
18. 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9. 一个学生的实际年龄为 8 岁,经测试其智力年龄为 10 岁,那么他的比率智商(IQ)是。
A:80
B:105
C:125
D:135
20. 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21. 荀子将学习过程视为“闻一见一知一行”,其中他特别强调的重要性。
A:闻
B:见
C:知
D:行
22. 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伯尔的说法属于。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归属内驱力
23.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性格差异
B:气质差异
C:能力差异
D:兴趣差异
24. 1903 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
A:弗洛伊德
B:桑代克
C:皮亚杰
D:马斯洛
25.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6.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 岁
B:4 岁
C:6 岁
D:8 岁
27.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28.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A:0.25~2 秒
B:0.2~0.5 秒
C:2 秒~1 分钟
D:5 秒~2 分钟
29.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
A:行为检查单
B:逸事记录
C:成长记录袋
D:等级评价量表
30. 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经验?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 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32. 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33. 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能力是。
A:组织知识结构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材内容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
34. 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35.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A:间接性
B:接受性
C:方向性
D:连续性
36. 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
A:皮衣
B:艺术家
C:高低
D:铅笔室
37. 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C:儿童多动综合征
D:儿童厌学症
38. 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39.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复述
B:记忆
C:练习
D:反馈
40.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4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
A:道德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42.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个组块?
A:4±2
B:5±2
C:6±2
D:7±2
43.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44.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45.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个组块。
A:5±2
B:6±2
C:7±2
D:8±2
46. 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7. 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
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48.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49.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
A:5~6 岁
B:6~7 岁
C:7~8 岁
D:8~9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