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行走在这条路上,需要我们
(
)
①与朋友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②舍弃物质追求,养护精神
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④汲取榜样力量,见贤思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
)
A.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B.互帮互助,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C.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D.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都要先做
3.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晓楠日记
2023 年 4 月 16 日周日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
记了,好烦啊!
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4.某社区倡导邻里缔结“窗帘”约定,如果早晨老人家里窗帘迟迟没有拉开,自愿结对的邻居要
敲门询问,没有得到回应则要及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该约定旨在(
)
A.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度
B.消除基层治理风险
C.打造邻里和谐互助的社区文化
D.划定居民权利界限
5.在长江下游某市花木鱼虫市场,有市民购买包括巴西龟在内的一些外来物种用于放生。该市拟
出台规定规范放生行为,对此出现了争议。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支持者论据的是(
)
反对者:“放生”是爱心行为,不应被规范。
支持者:“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
规范。
①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②放生行为可以增加长江物
种多样性
③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
④规范放生行为限制了个人自由行使
放生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选项中
属于该法所规定的是(
)
①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③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是(
)
①获得劳动报酬
②选举人大代表
③爱护公共财
产
④遵守交通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
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
9.《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国家利益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
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
④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
下属于创新的是(
)
①小红跟着妈妈学习做八宝饭
②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
③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
④小飞每天坚持做 50 个仰卧起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
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
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该规定强调了(
)
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校举办“中国人·中国梦”演讲比赛,小涵同学收集了一些关键词,并按照图片中的时间节
点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关键词:
①基本实现现代化②“全面小康”
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
医疗、教育等广大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这说明在我国(
)
A.民主监督能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人大与政协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相互配合
D.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14.小明笔记本上摘录了一段有关我国国情的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
①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②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关心共同命运
C.贡献中国智慧
B.共享发展机遇
D.积极谋求发展
15.截至 2022 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 571.3
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 42.1 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中国坚持(
)
A.做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B.做全球分工的安排者
C.做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维护者
D.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16.“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
明优越”。以下新闻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①“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②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稳“饭碗”必须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③“中国复眼”项目二期工程将实现千万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测
④中国驻美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2 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7.新时代十年,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生命与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坚持
我国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
生命
设。国家卫健委印发《健康中国行动 2023 年工作要点》,其中包括依托 12355 青少年服务
至上
平台,持续开展生命教育、自护教育等健康守护行动。
提升
提升生命高度可以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尽职守责行为能让人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连
生命
云港守岛卫士王继才夫妇,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只因国家安全重如山,重任在肩不
高度
畏难。
增强
面对挫折,会焦虑、难过,这很正常。但如同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
生命
出新尾巴,人的生命也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我们需要发掘自己
韧性
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1)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因为有生命高度而不惧困难”的人物还有很多,请你再推荐一例,并说明推荐理由。
(3)“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小华认为这要靠自己,小东认为必须借助外力。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评析。
18.连云港某社区开展 2023 年度普法活动,请同学们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其中。
法律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上述宣传栏中图 1、图 2、图 3 案例,分别适用“法律库”中的哪部法律?
(2)针对图 4 中的违法行为,请根据职责分工写出对应的国家机关。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 :提起公诉→ B :依法审判
(3)本次普法活动聘请你当志愿讲解员,你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至少两个角度)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
③④:依据题干及教材知识可知,“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每
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我们的社会和国家
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故①说法错误;
②: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撑,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2.A
【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A:由图表低效学习者的时间安排和高效学习者的时间安排对比可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
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启示我们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故 A 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故 B 不符合题意;
C: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故 C 不符
合题意;
D:分清主次,但不是重要的事情都要先做,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3.B
【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B:材料中晓楠在无关信息上停留时间过长,在无聊信息上浪费了精力,因此要学会“信息节食”,
故本题选 B;
ACD: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AC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4.C
【详解】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题干中导邻里缔结“窗帘”约定,出现未回应及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目的在于打造邻里和谐互
助的社区文化,故 C 符合题意;
A:该约定不是为了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度,而是为了邻里和谐互助,故 A 不符合题意;
B:“消除”过于绝对,故 B 说法错误;
D:材料未体现居民行使权利,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5.A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①③:题干中,支持者:“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规范,表明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故①③正确;
②:放生行为不可以增加长江物种多样性,故②错误;
④:规范放生行为保护了个人自由行使放生权利,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6.C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和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都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由其他法律规
定,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7.D
【详解】本题考查法定义务需履行。
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爱护公共财产,遵
守交通规则是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获得劳动报酬,体现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选举人大代表是公民享有选举权的表现,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8.B
【详解】本题考查平等的含义。
B:依据题干及教材知识可知,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二
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 B 符合题意;
A: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故 A 说法错
误;
C: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选项中“不符合”说法错误,选项中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未体现,故 C 不符合题意;
D: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9.B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①④:题干强调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国家好,大家才
会好,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①④正确;
②: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②排除;
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说法太绝对,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10.C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②③: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符合题干中“创新是对已有成果
的改进和完善”,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做饭和运动不符合题干中“创新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1.A
【详解】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
①:题干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强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要求,故①符合题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故②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