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Mn-55
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分)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汽油挥发
C. 烧制陶瓷
D. 花香四
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烧制陶瓷,涉及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 C。
2.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是值得倡导的生活理念,其中的“碳”是指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A. 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低碳生活” 中的“碳”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碳”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 A。
3.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ClO3
【答案】C
【解析】
B. KCl
C. H2O
D. O3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氯酸钾 KClO3
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O2 只含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水 H2O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
正确;
D、臭氧 O3 只含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 按照目前上海市实行的垃圾分类标准,过期药品属于
A. 可回收垃圾
B. 有害垃圾
C. 湿垃圾
D. 干垃圾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可回收垃圾主要是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而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不属于回收垃圾,故错误。
B、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或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旧电池、过期药品、
废日用化学品等,故正确。
C、湿垃圾又称为厨余垃圾、有机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
陂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故错误。
D、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故错
误。
故选 B。
5.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挥发性
【答案】B
【解析】
B. 可燃性
C. 溶解性
D. 吸附性
【详解】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质的
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 B。
6.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 A 错误;
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 B 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该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
一半了,故 C 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D 正确。故选 D。
7. 《本草纲目》记载了一种名为升丹(HgO)的药物,HgO 中 Hg 的化合价是
B. 0
C. +1
D. +2
A. -2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 HgO 中,Hg 元素的化合价为 x:
x+(-2)=0,则 x=+2。
故选 D。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烧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正确;
B、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也能燃烧,错误;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错误。
故选 A。
9. 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所以其化学式为 Fe2O3,该选项错
误;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 价,碳酸根显-2 价,则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CO3,该选项错误;
C、NH4Cl 的名称应该是“氯化铵”,名称中的汉字写错,该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 价,氢氧根显-1 价,所以其化学式为 Ca(OH)2,该选项正确。
故选 D。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3Fe+2O2
点燃
Fe3O4
C. Mg+O2
点燃
MgO2
【答案】A
【解析】
B. C+O2
点燃
CO2↑
D. 2P+5/2O2
点燃
P2O5
【详解】A、
3Fe+2O
2
点燃
Fe O ,化学式书写正确,条件标注准确,配平无误。故对。
3 4
B、
C+O
2
点燃
CO↑,反应前有气体,反应后生成气体不打“↑”,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点燃
C+O
2
CO 。故错。
2
C、
Mg+O
2
点燃
MgO ,氧化镁化学式书写错误,氧化镁化学式为 MgO,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点燃
2Mg+O
2
2MgO ,故错。
D、
2P+5/2O
2
点
燃
P O ,配平系数不能为分数,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 5
4P+5O
2
点燃
2
P O 。
2 5
故错。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学生需要从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正确书写入手分析。保证
反应条件准确,气体符号以及配平正确。
11.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8gCO 含有 2mol 原子
C. H2O 的摩尔质量是 18g
【答案】A
【解析】
B. 1molO3 比 1molO2 多 1 个氧原子
D. 1 个硫原子的质量是 32g
【详解】试题分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28gCO 的物质的量
是 1mol,即一氧化碳分子为 1mol,所以含有 2mol 原子;1molO3 比 1molO2 多 1mol 个氧原子;
H2O 的摩尔质量是 18g/mol;1mol 硫原子的质量是 32g。
考点:物质的量
12.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 X 作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5O2
点燃
3CO2+4H2O,推断
X 的化学式是
A. CH4
【答案】C
【解析】
B. C2H6O
C. C3H8
D. C3H6O2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改变。
X+5O
2
点
燃
3CO +4H O ,反应前有
2
2
10 个氧原子,反应后共有 10 个氧原子,故 X 中不含氧元素。反应后有 3 个碳原子和 8 个氢
原子,且物质 X 系数为 1,故得 1 个 X 分子中含有 3 个碳原子和 8 个氢原子,故化学式为 C3H8。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式确定。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含义入手分析解题。
13. 对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B
C
D
酒精温度计遇热,酒精液面上升
分子体积变大
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蔗糖溶解在水中
分子会分成原子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温度计遇热,酒精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本
身的大小不变。故错。
B、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彼此进入对方
间隙中,总体积小于体积和。故对。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MnO
2
2H O
2
2
是分子拆开,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错。
D、蔗糖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错。
故选 B。
2H O+O 。化学变化
2
2
14. 科学家通过控制多孔石墨烯的孔径,制得特制的石墨烯如图,就如同筛子一样能快速地
滤掉海水中的盐而只留下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方法有助于减缓淡水危机
B. 该过程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C. 滤掉海水中的盐类似于过滤操作
D. 石墨烯的孔径要小,不能让水分子通过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方法能除去海水的盐,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有助于减缓淡水危机,故正确;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且没有有害物质生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故正确;
C、该过程能快速地滤掉海水中的盐而只留下水,类似于过滤操作,故正确;
D、如果不能让水分子通过,该过程就不能把海水中的盐与水分离,故错误。
故选 D。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
15.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
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分子的个数比是 2:3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生成物中可能有氧化物
D. 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表示 A 原子,
表示 B 原子。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
化学式分别设为 A2、B2,生成物
化学式设为 AB。根据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可以得出
其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A +B
2
2
一定条件
2AB 。
【详解】A、生成物中混有一个
分子,故参加反应的分子的个数比是 1:1。故错。
B、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得反应,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对。
C、生成物
中有两种元素,若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生成物为氧化物。故对。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故错。
故选 BC。
【点睛】本题考查微观示意图。学生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进而可以快
速准确的解题。
1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B 物质的分类
C 空气的组成
D 物质的组成
B. B
C. C
D. D
A 地壳中元素的含
量
A. 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选项错误;
B、物质分为混合物与纯净物,其中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选项错误;
C、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78%,氧气占 21%,其它成分占 1%,选项错误;
D、从宏观上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分析,分子与原子均能构成物质,且分
子均由原子构成,选项正确,故选 D。
17.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
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热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控制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图一
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有关分
析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