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0 分) (本部分共包括 10 道小题,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 A. 水果腐烂 C. 木炭燃烧 【答案】B 【解析】 B. 酥脆饼干久置变软 D. 动植物呼吸 【详解】A、水果腐烂是因为发生了缓慢氧化,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与氧气无关,符合题意; C、木炭燃烧,是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了反应,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 D、动植物呼吸,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振荡试管 D. 塞紧橡胶塞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时,应该悬空放置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滴加,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
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塞紧橡皮塞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这样容易使试管破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酸奶 C. 果汁饮料 D. 原味豆 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属于纯净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B、酸奶中含有蛋白质、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果汁饮料中含有水、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味豆浆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 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A. 气体密度不同 B. 分子质量不同 C. 物质用途不同 D. 分子构 成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二 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 D。 【分析】 【点睛】 5. 氢气被压缩成液态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氢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 氢分子大小 B. 氢分子种类 C. 氢分子间的间隔 D. 氢原子 种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液化时,只是氢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氢分子的大小不 变,选项错误; B、氢气液化时,只是氢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氢分子的种类不变,选项
错误; C、氢气液化时,只是氢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 D、氢气液化时,只是氢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氢分子的种类不变,则氢 分子中的氢原子保持不变,选项错误,故选 C。 6. 镓作为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电子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广泛。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所示,根据如图得出有关镓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是 31 C. 镓元素是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B. 元素符号是 Ga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69 【详解】A、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镓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31,该选项说 法正确;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元素符号,则镓元素符号是 Ga,该选项说法正确; C、镓为“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7. 下列化学用语可以表示 2 个氧原子的是 B. H2O2 C. O2 D. 2O2 A. 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符的前面写出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则 2O 表示 2 个氧原子,选项正确; B、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物质的 1 个分子和 1 个分子中的原子数目,即 H2O2 表示过氧化氢、 1 个过氧化氢分子和 1 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选项错误; C、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物质的 1 个分子和 1 个分子中的原子数目,即 O2 表示氧气、1 个 氧分子和 1 个氧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选项错误; 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即 2O2 表示 2 个氧分子,选项错误,故选 A。
8.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B. 氯化钠 C. 氮气 D. 金刚石 A. 干冰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下列各组物质利用物理性质不能鉴别的是 A. 白糖和食盐 C. 铁片和铜片 【答案】B 【解析】 B. 水和 3%的双氧水 D. 酒精和白醋 【详解】A、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两种物质的味道不同,味道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 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水和 3%的双氧水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水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3%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该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 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C、铁片呈银白色,铜片呈红色,通过颜色能够区分铁片与铜片,颜色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 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酒精有酒的气味,白醋有酸味,气味与味道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 性质,选项错误,故选 B。 10. 2023 年春晚《满庭芳·国色》以传统艺术呈现了桃红、群青、沉香等典雅“中国色”, 如诗如画,一展满庭芳华。沉香中含有沉香螺醇(C15H16O)下列有关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C. 含有 26 个氢原子 【答案】D 【解析】 B. 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g D. 由三种元素组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沉香螺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特点,
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B、沉香螺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16+16=222,选项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1 个沉香螺醇分子中含有 16 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沉香螺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故选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11. 水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重要资源。 【宏观水世界】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水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我们周围有各种水,海水、河水、湖水、自来水、蒸馏水……我们用海水晒盐,用河 水灌溉农田,用蒸馏水______……日常饮用我们最好喝______水。 (2)请结合自来水厂生产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①过滤池的作用是______。水池 X 处常放入的物质是______。 ②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变化有______。 (3)航天员喝的水是尿液净化来的。下图尿处理子系统在单工作周期内能从 6L 尿液中提出 5L 的蒸馏水。 在空间站,使用水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奢侈的事情。试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从地球上运送水 上去,而是要从上述自循环系统中得到饮用水呢?______。 【微观水世界】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水及其发生的变化:
(4)水滴中聚集有大量的______,一个该微粒是由______构成的。 (5)下图是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①将图中的“□”补充完整______。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变化过程:_______。 【答案】11. ①. 配制试剂(合理即可) ②. 自来水 12. ①. 过滤 ②. 活性炭 ③. 投药消毒 13. 运送大量的水,会导致火箭的运输量大,会浪费燃料,耗费资源 14. ①. 水分子 ②. 一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构成 15. ①. ②. 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会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 2 个氢 原子结合成 1 个氢分子,每 2 个氧原子结合成 1 个氧分子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实验室或医院通常用蒸馏水配制试剂(合理即可);日常饮用我们最好喝自来水,因为含有 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小问 2 详解】 ①过滤池的作用是过滤;水池 X 处常放入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变化是头摇消毒,杀死细菌病毒; 【小问 3 详解】 不从地球上运送水上去,而是要从上述自循环系统中得到饮用水,因为人要消耗的水多,运
送大量的水,会导致火箭的运输量大,会浪费燃料,耗费资源; 【小问 4 详解】 根据微观图,水是水分子构成的,水滴中聚集有大量的水分子;一个水分子是一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构成; 【小问 5 详解】 ①由图示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了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由质量守 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所以,图中的“□”应补充两个氢分子: ; 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变化过程: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会分解成 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每 2 个氢原子结合成 1 个氢分子,每 2 个氧原子结合成 1 个氧分子。 12. 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经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气体的制取与性质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需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 D 装置。图中 D 装置所示应是实验______(选填 “开始前”或“进行中”)的情况,理由是______。 (3)图中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以选用______和 F 组合, 其中空气会从 F 装置的______端被排出。 (4)用 G 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过设置对照实验,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 生化学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实验中通过观察到______,同时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石 灰水反应。
【实验二】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5)如图是用______实验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 答 案 】( 1 ) ①. A ②. 试 管 口 没 有 放 一 团 棉 花 ③. Δ 2KMnO K MnO +MnO +O  2 2 4 2 4 (2) ①. 进行中 ②. 集气瓶中有气体 (3) ①. 长颈漏斗 ②. B ③. b (4) ①. 干燥的石蕊纸条不变红,湿润的石蕊纸条变红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①. 电解水 ②.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 两电极产生气泡,一段时 间后,正极相连的管中气体的体积和负极相连的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选择 A 为发生装置;需 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 Δ 2KMnO K MnO +MnO +O  ; 2 2 4 2 4 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 2 详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