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022 年 11 月 13 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 17 届 。李克强表示,地 区国家应坚持相互尊重,深化互利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 ) A. 七国集团会议 B. 二十国集团会议 C. 东亚峰会 D. 东盟峰 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2. 2022 年 11 月 20 日新华社电,教育部等发布《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及测试 大纲》(试行),将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划分为( ) B. 7 级 C. 8 级 D. 9 级 A. 6 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3. 从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角度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A.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 B.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 C. 厉行法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 B: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创新发展的理念,B 正确; ACD:都是我国取得的成就,但没有体现创新发展,排除 ACD; 故本题选 B。 4. 下列图示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C. 【答案】A 【解析】 B. D.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民主形式。 A: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文化包括价值观,A 错误; B: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B 正确; C: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选举,C 正确; D:我国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D 正确;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故本题选 A。 5. 2020 年 8 月发行的第 12 版《新华字典》的每页都有二维码,读者扫码可享增值服务, “纸书加二维码”的形式,让文字有了声音、让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从创 新的意义来看( ) A. 文化产品需要创新 B. 创新改变生活 C. 时时处处可以创新 D. 创新源 于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B:“纸书加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说明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创新让 生活更美好,创新改变生活,B 正确; A:文化产品需要创新属于创新的原因,A 错误; C:时时处处可以创新不属于创新的意义,C 错误; D:创新源于生活属于创新的来源,D 错误; 故本题选 B。 6. 改革与创新关系密切,以下能直接体现改革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的是( )
A.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B.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C.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D. 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A:体现了创新对改革的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 BC:体现的是改革创新和改革的作用,故 BC 不符合题意; D: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的是改革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故 D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7. 国人熟悉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文化 C.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D. 有利于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D:题干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 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有利于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D 说法符合 题意; A:题干没涉及中华文化的特点,排除 A; B:文化没有优劣之分,B 错误; C: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C 错误; 故本题选 D。 8. 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七大水系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 40%,城市水域中 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约 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全国农村有 3 亿多人饮水不 安全。这告诉我们( ) A. 我国水资源总量小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C. 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没有落实 D.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还比较严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资源环境现状。 D: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七大水系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 40%,城市水域中 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约 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全国农村有 3 亿多人饮水不 安全,告诉我们我国资源环境形势还比较严峻,D 正确;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大,A 错误; B: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B; C: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得到了落实,C 错误; 故本题选 D。 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年春节,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有相同的传统习俗。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因为( ) A. 依靠文化力量就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 弘扬中华文化表明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 C. 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D. 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统一的最佳 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台湾问题。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 的精神纽带;C 符合题意; A:说法太绝对,A 错误; B:弘扬中华文化并不能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错误; D: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 错误; 故本题选 C。 10.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现代政治文明核心的是( )
①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②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③运用劳动法维护了合法权利 ④按照交通标识通过了人行横道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A.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重要性。 ③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运用 劳动法维护了合法权利,按照交通标识通过了人行横道都属于厉行法治的要求,③④说法符 合题意; ①: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是道德方面的行为,①排除; ②: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属于亲社会行为,②排除; 故本题选 C。 11. 实现下面漫画中的美好愿景( ) ①需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②应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 ③有利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国情 ④能促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A. ①③ C. ②③ 【答案】A 【解析】 B. ①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 ①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利于我国城乡发展不 平衡不协调的国情,①③正确;
②: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错误; ④:实现共同富裕,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12. 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 名航天员进 行了为期 6 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新记录的创造( ) ①离不开航天人员的勤劳勇敢和团队合作 ②反映了我国已经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强 国 ③表明我国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④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决 定力量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③: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创造的新纪录,离不开航天员的勤劳勇敢和团队合作, 表明我国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我国还不是科技强国,故②说法错误; ④:我国不是世界格局中的决定力量,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3. 某同学想撰写一篇主题为“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的小论文,下列能成为该主题的观点有 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 ②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 惯 ③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实现各民族同步繁荣 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 动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 ②④: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需 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②④正确; ①:“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说法太绝对,①错误;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错误; 故本题选 D。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从此“子不教, 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观念上升为了法律要求,意味着家长们进入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②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③ 在当今时代,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只能靠法治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①②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意味着家长们进入 了“依法带娃”的时代,这说明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树 立法治信仰;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①②④ 符合题意; ③:说法太绝对,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15. 2021 年 16 岁的小明读九年级,跟本班同学一起畅谈未来的梦想,同学们的美好愿景与 新时代发展的节点相符的有( ) ①芳芳说:“暑假回家,领略家乡人民决胜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面貌” ②潇潇说:“我 23 岁大学毕业后为早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工作” ③小明说:“30 岁的我们就可以见证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④小凯说:“30 年后我们再相聚,举杯同庆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天中国,高歌赞颂和谐美丽 的现代化祖国”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奋斗目标。 ①:我国在 2020 年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芳芳暑假回家可以领略家乡人民决
胜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面貌,①说法正确; ②:我国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潇潇毕业后能够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 出力,②说法正确; ③:小明 30 岁是指 2035 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说法错误; ④:30 年后是指 2050 年后,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说 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二、非选择题(共 2 题,30 分) 16. 2022 年 10 月 3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下面是该法的一些条文。 第八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及其有关部门应……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改善城乡人居 环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八十六条 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 动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组织推广应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 适用的技术装备,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第九十五条 国家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 保护,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弘扬黄河红色文化。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条文,简析落实黄河保护法的意义。 【答案】①第八十三条规定,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说明落实黄河保护法有利 于解决主要矛盾、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回答两个观点即可) ②第八十六条规定,推广应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说明落实黄 河保护法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 明、实现绿色发展等)。 ③第九十五条规定,传承弘扬黄河红色文化,说明落实黄河保护法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高 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美德。(回答两个观点即可) ④第八十三条、八十六条都是直接针对人民政府提出的要求,说明落实黄河保护法有利于促 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⑤以上条文都表明,落实黄河保护法,有利于厉行法治(依法治国)、构筑中国价值。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