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甘肃金昌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甘肃金昌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 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B. 生活方式的转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详解】根据材料“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和所学可知,制造和 利用生产工具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 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原始人类从群居到聚族而 居、从采集到种植、 从狩猎到饲养家畜这个演进过程的决定力量,D 项正确;采集到种植 等的转变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 A 项;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推动人类的演进,但不 是主要因素,排除 B 项;饲养水平的提高与从采集到种植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这一学派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 治理想是“无为而治”。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答案】B 【解析】 B. 道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详解】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人们应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B 项正确;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排除 A 项;法家学派强调依法治国,排除 C 项;墨家学派主 张“兼爱”“非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建议。该建议的采纳和 实施( ) A.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 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和所学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 推恩令的政策,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 治措施,与文化的繁荣与传播无关,排除 A 项;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是盐铁官营、专卖等, 排除 C 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杂居相处,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共同创造出新的制度和文化, 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隋唐国家。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 ) A.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彻底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C. 奠定了隋唐繁荣与发展的基础 D. 加速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杂居相处,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共同创造出 新的制度和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隋唐国家。”和所学可 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发展奠定了隋唐繁荣与发展的基础,C 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建立是秦汉时期,排除 A 项;“彻底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表述太绝对,排除 B 项;“共 同创造出新的制度和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 “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 A. 依据家世门第 C. 重视道德品质 【答案】B 【解析】 B. 注重真才实学 D. 看重身份资历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唯才是举”可知,这是说真才实学,B 项正确;不依据家世门第, 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道德品质,排除 C 项;不看重身份资历,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 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下列能印证这一论述的史事是( )
A.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B. 玄奘西行取经游历 100 多个国家 C. 有 70 多个国家与唐朝有来往 D. 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 17 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 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表明唐朝的中外交往频繁,C 项能够印证这一论述,C 项正确; 鉴真东渡只能体现和日本的交流,不能体现频繁,排除 A 项;玄奘西行取经游历 100 多个国 家与“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无关,排除 B 项;马可·波罗在元 朝生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据记载,北宋后期全国镇市 1900 有余,草市作为乡村定期集市更加普遍,初步形成了江 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反映出宋代( ) A. 农业进步 B. 文教昌盛 C. 手工业发达 D. 商业繁 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商业繁荣:打破了唐以来的坊市制度,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出 现了草市、市镇等各类商贸区,D 项正确;农业进步,与材料反映的商业繁荣无关,排除 A 项;文教昌盛,与材料反映的商业繁荣无关,排除 B 项;手工业发达,与材料反映的商业繁 荣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下表是清朝治理边疆的部分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 ) 1684 年 1686 年 1727 年 1762 年 清 朝 设 台 湾 清 军 取 得 雅 克 清 朝 设 置 驻 藏 府,隶属福建 萨 反 击 战 的 胜 大臣,监督西藏 省 利 地方政务 清朝设伊犁将军, 管辖整个新疆 A. 导致了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 B. 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 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1684 年,清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6 年,清军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 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 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这些政策措施,巩 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C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排除 A 项;题干 反映的是巩固边疆的措施与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排除 B 项;题干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规范,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 动追求的目标是( ) 江南制造总计制炮厂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中国派遣的第一批小留学生 轮船招商 局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共和 D. 实业救 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以及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以 自强求富为口号发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民用企业轮 船招商局等,派遣留学生,A 项正确;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口号,排除 B 项;民主共和辛 亥革命的思想,排除 C 项;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 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 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 年的那场大败” ( ) A. 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 化 C.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 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94 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 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894 年甲午战败后,签订《马关条 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A 项正确;辛亥革命等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 新的变化,排除 B 项;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排除 C 项;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 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 A. 艰苦奋斗 B. 民主科学 C. 爱国主义 D. 开拓创 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结合所学可知, 五四运动的核心是在“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五四精神。伟大的“五四运动”,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C 项正确;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 时期的精神核心是艰苦奋斗主要,排除 A 项;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排除 B 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2. 由于国民党战略方针的失误,导致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抵御日军
的主要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抗战主心骨。由此可见( ) A.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国的抗战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抵御日军的主要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抗 战主心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积极倡导、促成和维 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更好地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在军事上,中共敌后战场消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成为抗战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 胜利的民族先锋,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A 项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出中国的抗战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排除 B 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中均 没有体现,排除 CD 项。故选 A 项。 13. 195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 1952 年增长 128.6%,平均每年增长 18.4%;农业总产值比 1952 年增长 24.8%,平均每年增长 4.5%,出现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黄金期。这主要得益 于( )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5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 1952 年增长 128.6%,平均每年增长 18.4%; 农业总产值比 1952 年增长 24.8%,平均每年增长 4.5%,出现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可知,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 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 年一五计 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 项正确;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1952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与题干时间信 息不符,排除 A 项;1950 年 10 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中
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 战斗,1953 年 7 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题干 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C 项;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实行对内改 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57 年尚未开始改革开放,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4.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第 26 届会议第 1976 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 2758 号决议,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是因为该决议的通过( ) A.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 迫使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D. 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 起合法权力。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 一,发挥了重要作用,A 项正确;亚非会议召开在 195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 B 项; 迫使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与题干不符合,排除 C 项;题干没有涉及中国恢复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5. 这次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 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 指南。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九大 【答案】D 【解析】 B.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二十大 【详解】根据材料“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和所学可知,党的 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D 项正确;中共十七大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 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A 项正确;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排 除 B 项;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16.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著名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在人类绘画 艺术创作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作品( ) A. 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 B. 抨击了基督教会的贪婪 C. 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D.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达·芬奇的著名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在人类绘画 艺术创作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这些作品主要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C 项正确;文艺复兴主要是反对神权至上的,没有体现 君权神授思想,排除 A 项;这些作品主要倡导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 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BD 项表述不正 确,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17. 有学者指出:“早期近代(1450—1750 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期……由于得到航海技术 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扩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局 限。”该学者评述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A 【解析】 B. 工业革命的扩展 D. 网络技术的发展 【详解】根据材料“早期近代(1450—1750 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期……由于得到航海技 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扩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 局限。”结合所学可知,15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A 项正确;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开始的,排除 B 项;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间是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90 年代被逐渐认可,排除 C 项;网络技术是从 199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8. 17-19 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到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