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第二节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第二节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 就不会产生力,故 A 错误;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 B 错误; C.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 物体,故 C 错误; D.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 D 正确。 2.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 图中 4 个举例最合适的是( ) A.举例 1: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举例 2: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瘪 C.举例 3: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下 D.举例 4:用力击排球,手有痛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图中 举例 1 不符,故 A 错误。 B.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瘪,气球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图中举例 2 不符,故 B 错误。 C.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图中 举例 3 不符,故 C 错误。 D.用力击排球,手有痛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举例 4 相符,故 D 正确。 故选 D。 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 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如图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竖直放置,测量物体重时,橡皮筋竖直向下伸长,所以刻 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故 A 正确。 B.回形针与托盘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长时随托盘一起向下运动,所以可以把回形针上端 当作指针,故 B 正确。 C.因为钩码的重一定,即每个钩码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悬挂不同钩码时,拉伸橡皮筋 的不同长度,来标注刻度,故 C 正确。 D.材质或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其弹力不同,所以做成测力计后,其量程也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撞到门柱反弹回来,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接力赛中,运动员在交接棒时应尽量保持相对静止 C.在游泳时,手先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再给人一个向前的力 D.用力拉弓,弓弦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足球撞到门柱反弹回来,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故 A 正确。 B.接力赛中,运动员之间的相对位置应该保持不变,这样才能更好的交接棒,所以应尽量 保持相对静止,故 B 正确。 C.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没有先后之 分,故 C 错误。 D.用力拉弓,弓变弯,力使弓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D 正确。 故选 C。 5.如图所示,一弹簧秤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力 F1 和水平向右的力 F2 作 用后仍保持不动。那么( ) A.必定是 F1=F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F B.必定是 F1=F2=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2F C.有可能是 F2>F1,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F2 D.有可能 F1>F2,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F1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拉力 F1有可能等于 F2,但此时物体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静摩擦力产生,F=0, 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B. 当 F1= F2时,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没有阻碍相对运动的静摩擦力 F,所以也 是错误的; C. 当 F2> F1时,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但由于摩擦力 F的加入,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 F2= F1+F,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 F2的大小,所以是正确的; D. 当 F1> F2时,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由于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F1= F2+F, F1作用在拉 环上, F2作用在弹簧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是 F1. 6.如图所示,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体,当磁体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 两车被推开。以下四个问题中,这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说明小车受到力 的作用,故此实验证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 A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两辆 小车互相远离,说明受到了排斥力,由于两辆车上的 N 极与 N 极相互靠近,所以可以证明同 名磁极相互排斥,而两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两小车受力是相互的,故 B 说法正确,但不 符合题意;C、由题意可知,磁铁与磁铁没有接触,但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故 C 说法错误, 但符合题意;D、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 两车被推开,两小车分开,运动状态变了,说明受到力的作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故 D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C。 7.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 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同一弹性绳的伸长量是相同的,说明弹力的大小相同,图甲弹性绳静止 所受力平衡,所以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大小相等,都等于弹性绳的弹力。 图乙所受力也平衡,但二人的合力与墙给弹性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每个人所用力只有 图甲的一半。 8.物理学中物体的加速度 a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 F成正比,跟它的质量 m成反比,即 F=ma,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二定律。现有一物体受到 12N 的外力时,产生了 6m/s2 的加速度, 若要使该物体产生 2m/s2 的加速度,需要施加的力为( ) A.2N B.4N C.6N D.8N 【答案】B 【解析】 【详解】 物体的质量为: m= F a = 12N 6m / s 2 =2kg, 物体产生 2m/s2 的加速度,需要施加的力为: F1=ma1=2kg×2m/s2=4N,
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 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静止的小球受平衡力,并且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分析解答. 解:A、从图中小球受力情况可知,小球受到的重力和 F 是一对平衡力,故 A 受力分析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受到的 F 和 G 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的受 力分析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受到的 F 和 G 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C 的受 力分析错误; D、显然重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受力分析,注意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力 作用,因此根据是否受平衡力以及力的分析进行分析解答.
10.有两辆相同的小车,甲车上放一根条形磁铁,乙车上放一根同样大小,但没有磁性的钢 棒。.将它们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不动,乙车因被甲车吸引,将向甲车靠拢 B.乙车不动,甲车因被乙车吸引,将向乙车靠拢 C.甲车和乙车同时反方向运动 D.甲车和乙车同时相向运动,相互接触后静止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磁铁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性质,所以条形磁铁会吸引钢棒,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使得两车靠近;即甲车和乙车同时相向运动,相互接触后静止;ABC 项不符合 题意、D 项符合题意。 11.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 L0=10cm,然 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 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 F与弹簧的伸长量 X做出的 F-X图像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 1N,弹簧的伸长增加 ___________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 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当弹簧下端受到竖直向下 4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答案】 0.5 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 长 1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像知道,当弹簧伸长 1cm 时,拉力为 1N;当伸长 1.5cm 时,拉力为 2N;当伸 长 2cm 时,拉力为 3N,由此可知,当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 1N,弹簧的伸长增加 0.5cm。 (2)[2]该图线不过原点是因为在 F=0 时,由于弹簧自重作用,弹簧已经伸长了。 (3)[3]由图知道,当拉力为 4N 时,弹簧伸长 2.5cm,加上原长 L0,此时弹簧的总长度是 12.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L=2.5cm+10cm=12.5cm。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 3 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 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 6 厘米,丙原长为 9 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 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受到的拉力(牛) 0 1 2 3 4 5 6 7 甲 乙 丙 6.0 6.6 7.2 7.8 8.4 9.0 9.6 10.6 弹簧的长度(厘米)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1)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2)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可以选原长更___________(填“长”或“短”) 的___________(填“甲”“乙”) 种材料。 【答案】 甲丙 长 乙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