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Ti-48
Ba-13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一
项。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B. 硅
C. 铝
D. 铁
A. 氧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钠(Na)、钾(K)、镁(Mg)、氢(H)、钛(Ti),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
A。
2. 下列新年活动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敲钟迎新
B. 燃放礼花
C. 制作冰雕
D. 张贴对
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敲钟迎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敲钟迎新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制作冰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张贴对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选项为禁止烟火;B 选项为禁止带火种;C 选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 选项为禁止
吸烟;故答案选择 D
4. “补钙剂”中的“钙”指的是
B. 元素
C. 分子
D. 原子
A. 单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补钙剂”中的“钙”指的是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物质中。故选 B。
5. 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 N2
【答案】C
【解析】
B. O2
C. CO
D. CO2
【详解】A、N2 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2 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O 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故选项符
合题意;
D、CO2 为空气的成分之一,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不符
合题意。
故选 C。
6. 下列物质在 O2 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B. 镁条
C. 蜡烛
D. 铁丝
A. 木炭
【答案】D
【解析】
【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故选:D。
7.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B. 氮 N
C. 银 AG
D. 氯 Cl
A. 镁 Mg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两个字母的第一
个大写,第二个小写分析判断。
【详解】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两个字母的第一个
大写,第二个小写。
A、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正确;
B、氮的元素符号为:N,故选项正确;
C、银的元素符号为:Ag,故选项错误;
D、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正确;
故选 C。
【点睛】记住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并能够记住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是解题的
关键。
8. 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B. 烧杯
C. 燃烧匙
D. 试管
A. 量筒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量筒不能加热,该选项符合题意;
B、烧杯可用于加热,但需垫上陶土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燃烧匙可用于加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试管可用于加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KMnO4
C. H2O2
D. CO2
A. 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该选项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中不含氧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022 年 5 月,中国科学家推导出可控核聚变燃料极限的新定律,在解决能源危机的道路上
迈出了重要一步。完成下面小题。
10. 核聚变的原料氘原子( 2
1H )和氚原子( 3
1H )统称氢元素,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可能
是
A. 质子数不同
C. 核外电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2H
B. 2H+
C. H2
D. 2H2
12. 生产重水时,需对天然水进行净化。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沉降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
【答案】10. B
11. A
12. D
【解析】
【10 题详解】
A、氘原子和氚原子统称氢元素,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所以质子
数相同,故选项错误;
B、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氘原子和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质量数不同,所以中子
数不同,故选项正确;
C、氘原子和氚原子都属于原子,所以质子数=电子数,根据氘原子和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所以两者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故选项错误;
D、因为氘原子和氚原子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因此最
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1 题详解】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选 A。
【12 题详解】
A、通过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
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高,故选项错误;
B、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等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
附,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但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
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故选项错误;
C、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
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故选项错误;
D、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3. 室温下收集一瓶氢气,其中约含有 3×1021 个氢分子,这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粒子
【答案】A
【解析】
B.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详解】A、室温下收集一瓶氢气,其中约含有 3×1021 个氢分子,这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故 A 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隔是指分子和分子之间不是紧密靠在一起的,而是之间留有空隙,题目是
分子的体积很小,故 B 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题目不能说明,故 C 不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来,题目未体现,故 D 不正
确。故选 A。
1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 NaOH
C. 氯化亚铁 FeCl2
【答案】D
【解析】
B. 硫酸铜 CuSO4
D. 氧化钠 NaO
【详解】A、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 价,则其化学式为
NaOH,该选项书写正确;
B、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则其化学式为 CuSO4,该
选项书写正确;
C、氯化亚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亚铁”的化合价为+2 价,则其化学式为 FeCl2,
该选项书写正确;
D、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则其化学式为 Na2O,该选
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 D。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量取液体
C.
滴加液体
D.
取块状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该选项符合题意;
D、不能用手拿药品,且取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在试管口,
再慢慢将试管竖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6. 下列节水措施不恰当...的是
A. 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B. 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 用洗菜水冲洗马桶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能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用洗菜水冲洗马桶,可以实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 D。
17.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中的燃料为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H +5O
3
8
点燃
2
4H O+3C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 丙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 反应后的产物均属于氧化物
D. 丙烷燃烧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丙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每 1 个丙烷分子与 5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4 个水分子和 3 个
二氧化碳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反应后的产物均属于氧化
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燃烧会放出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2021 年 4 月,毅力号火星车成功利用火星大气富含的二氧化碳制出氧气,这是人类首次在
地外行星制氧。完成下面小题。
18. 氧气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19. 火星制氧的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B. 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 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D. 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 题详解】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根据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
类;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
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为单质,选 A。
【19 题详解】
A、根据微观示意图知,甲为二氧化碳,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 ,甲中碳、氧元素
质量比=12:(16 2 =3:8
)
,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2CO
2
2CO+O
,
2
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2:1,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氧原子个数不变,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2CO
2
2CO+O
2
,反应符合一变
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故选 D。
二氧化碳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C. 观察颜色
B. 倒入适量的水
D. 伸入燃着的木条
21.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灭火
C. 生产纯碱(Na2CO3)
B. 人工降雨
D. 光合作用
22. 下列做法不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 提倡公共出行
C. 推广燃油汽车
B. 植树造林
D. 利用二氧化碳制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