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山西省怀仁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山西省怀仁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 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1.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 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2.考场中考生聚精会神地答题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层次是 A.血液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 3.“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 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下面对结核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依赖肺部细胞才能生活 B.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C.结核杆菌没有细胞结构 D.结核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4.如表表示人体和玉米细胞 中部分含量较多的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0 C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 0.18 0.17 人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B.KCl D.K2SO4 C.KH2PO4 玉米和人的细胞中所含有的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 玉米和人的细胞中所含有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其组成的化合物有关 C.没有表示出来的元素因 其含量不足 3%,所以不重要 D.若在鲜重中,玉米和人的细胞中元素的含量会有变化 5.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时使用了 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 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的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 合物是 A.Ca(NO3)2 据 2016 年 6 月 27 日《齐鲁晚报》报载,现年 44 岁的美国人帕里克·杜尔,他曾经是 一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 486 公斤,那么在他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研究表明,人体缺硒将导致克山病。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严重时可诱发猝死。 营 养学和流行病学专家认为,成人每天硒的摄取量在 40~100ug 就可满足人体需要。根据资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化学元素 B.硒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C.只要 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D.从需求量看,硒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8.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西瓜因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材料 B.通过对双缩脲试剂 B 液进行稀释 可获得斐林试剂乙液 C.蔗糖、麦芽糖、乳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脂肪鉴定中用到了 50%的 酒精 9.双缩脲试剂(A 液: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B 液: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4 溶液)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待测组织样液 2 mL→加入 B 液 1 mL→滴入 A 液 4 滴→观察颜色变化 待测组织样液 2 mL→加入 A 液 1 mL→滴入 B 液 4 滴→观察颜色变化 待测组织样液 2 mL→加入 A 液和 B 液的混合液 1 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待测组织样液 2 mL→加入 A 液 1 mL→滴入 B 液 4 滴→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10.“检 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以下操作改进不可行的是 A.鸡蛋蛋清液容 易引起试管挂壁而难以清洗,可用熟蛋白捣碎制成悬液代替 在检测还原糖时,可适当提高水浴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在检测蛋白质时,将 B 液换用 0.05g/mL 的 CuSO4 溶液增强实验效果 在检测脂肪时,可用刀片刮取花生种子后涂抹到装片上以降低徒手切片难度 每年的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2020 年中国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晒干的小麦种子不含自由水,代谢强度低,便于贮藏 植物幼嫩部位比衰老部位代谢旺盛是因为自由水含量比例较高 C.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中自 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比结合水的含量高,有利于抵抗寒冷的环境 如图所示为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在生物体内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B.②在适宜条件下很难萌发成幼苗 C.⑤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的特点 D.④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磁共振技术(MRI)可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因为许多疾病会导致组织和器官内水分发 生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人 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不同 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无关 发生病变的器官,代谢强度可能会发生改变 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 收缩不能维持。用含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 说明 钙盐和钾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婴幼儿缺钙可能是由于缺少维生素 D 引起的 B.土壤缺乏镁离子,会导致大豆植株叶片 发黄 C.无机盐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 D.人体缺钠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某同学这一学期脸色苍白、四肢无力,总是感到头昏眼花,到医院里进行血常规检查, 医 生发现其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对他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建议他在饮食 上补充下列哪种食品 A.含维生素较多的食品 B.含铁丰富的食品 C.含钙丰富的食品 D.含锌丰富的食品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 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 Mg 2+影响光合用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 CaCO 3 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 分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 肾阴”。 红薯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糖是 ①核糖 ②淀粉 ③蔗糖 A.①⑥ B.②④ ④乳糖 ⑤糖原 ⑥葡萄糖 C.③④⑤ D.④⑤⑥ 壳多糖是已知的含氮多糖,其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的外壳中。下列关于壳多糖和 其他 多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多糖均含有 C、H、O 这三种元素 B.糖原只分布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 C.纤维素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D.壳多糖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 据统计,中国肥胖人口超 2.5 亿,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肥 胖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高糖类副食的摄入,是防止肥胖发生 的有效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糖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些糖可用于废水处理、制作人工皮肤等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也能 大量 转化为糖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代谢异常疾病,病人饮食中不能含任何糖类 21.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 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属 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C.麦芽糖、蔗糖属于二糖,二者的水解产物相同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肝糖原,二者均可作为细胞内能源物质 22.2019 年中秋,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 脱 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无糖饼干主要成分是淀粉,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 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 N、 P、Zn 等微量元素 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XX 牌”鱼肝油,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23.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糖原与脂肪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含有更多的能量 C.磷脂并不是构 成细胞膜的成分之一 D.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下列关于脂肪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B.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B.脂肪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 有机溶剂 脂肪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甲物质的分子式为 C57H110O6,乙物质的分子式为 C12H22O11。如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的 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耗 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2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蛋白质是生 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证据的是 A.胃蛋白酶起催化作用 B.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 C.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肌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 的产 生取决于 A.酪氨酸的氨基比较多 B.两者 R 基团组成不同 C.精氨酸的羧基比较多 D.两者的结构不同 研究表明,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执行复杂的调控和信息传递功能,在执行前,往往首先需要 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外来的分子,这被称为蛋白质的修饰。“乙酰化修饰” 是指在 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一个乙酰基分子,这是蛋白质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乙酰化修饰”改变了蛋白质结构,但是没有影响其功能 乙酰基分子最可能连接在氨基酸的 R 基上 C.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不同,是因为其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都不同 下图为人的两种功能不同的多肽类激素——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氨 基酸的序号,文字表示氨基酸的缩写,如半胱氨酸缩写为“半胱”。两种激素功能 不同 的原因是 A.连接氨基酸间的化学键不同 B.氨基酸种类不同 C.细胞中合成多肽的场所不同 D.氨基酸数目不同 下图为牛胰岛素结构图,该物质中—S—S—是由两个—SH 脱去两个 H 形成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牛胰岛素含有 50 个肽键 牛胰岛素中至少含有 2 个游离的—NH2 和 2 个游离的—COOH 牛胰岛素水解产物含有 21 种不同的氨基酸 牛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2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下图为某核苷 酸链 片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共有 5 种 B.图中化合物含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图示化合物的核苷酸序列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D.图示化合物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能找到 32. 下列有关核酸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 是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C.核酸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起重要作用 D.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构成生物的核酸有 8 种 下图是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人体遗传物质的 b 共有 4 种,a 有 1 种,m 有 4 种 B.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的 b 共有 8 种,a 有 2 种,m 有 5 种 C.在新冠病毒中可以检测到 2 种 a、5 种 m、8 种 b D.若 m 为尿嘧啶,则 b 的名称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或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 1~3 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 则图 1~3 可分别表示
A.多肽、RNA、淀粉 B.DNA、RNA、纤维素 C.DNA、蛋白质、糖原 D.蛋白质、核酸、糖 原 如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可能是脂肪 C.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 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D.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核苷酸 36.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有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 C.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D.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结论或假说对应错误的是 A.根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根据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根据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脂质—蛋 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小鼠细胞—人细胞融合实验可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提取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将其放入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下图 所 示),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相应细胞,下列关于细胞膜和 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因为其具有亲水的“ 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在 a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在 b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该脂质体与 细胞膜融合是利用它们都具有流动性这一功能特点 39.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James Rothman 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 的“囊泡转运”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细胞内囊泡的膜与细胞膜的成分相似,它们的 主 要成分是 A.脂肪和蛋白质 B.脂肪和糖类 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纤维素和果胶 40.如图表 C.蛋白质和磷脂 A.此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 B.此图无法判断哪侧是膜内,哪侧是膜外 C.大多数①与②可以运动,所以形成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 一般标记在②上 41.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 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A.叶绿体和液泡 B.线粒体和液泡 C.液泡和细胞质基质 D.叶绿体和细胞质质 4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鸟类胸肌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飞翔 细菌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43.在油料种子的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细胞会储存大量的脂肪,这些脂肪积累在一种由 内 质网衍生而来的囊状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油质体内的脂肪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油质体上的油体蛋白由内质网合成 C.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D.内质网能衍生出油质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44.用 32P 标记磷脂中的磷,不能检测到 32P 存在的细胞器是 A.核仁和染色体 B.核糖体和中心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液泡发达的植物(如黑藻、轮藻等)细胞中,细胞质成薄层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 和方 向进行流动。观察细胞质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质 的流动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 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D.将实验室温度 从室温逐渐降低,会发现叶绿体的运动逐渐减慢 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汁的形成过程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 泌有 着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47.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下列标记处理最合理的是 A.在唾液腺细胞中注入 14C 标记的氨基酸 B.在性腺细胞中注入 14C 标记的氨基酸 C.在胰腺细胞中注入 3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D.在口腔上皮细胞中注入 3H 标记的氨基酸 48.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 是 内质网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附着型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细胞 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内质网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 49.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 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合成蛋白 质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枯草杆菌也 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50.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 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 产 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以 下 说法不正确的是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D.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疟原虫线粒 体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4 小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 51.(共 12 分)2009 年夏天,太湖爆发蓝灾害,导致水质恶化、毒化,严重侵害人们的健 康。“太湖蓝细菌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 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 2008 年是暖冬, 那年 4 月无锡气温在 20℃左右,适合蓝细菌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 上游河 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整个湖泊属于 太湖蓝细菌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细菌。图 A 为 蓝细菌结构示意图,B 为水绵细胞(属于绿藻)的结构示意图。在蓝细菌和水绵细胞 。 中,它们共有的结构有 同类细胞之间的 。蓝细菌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因为前者 (填序号)和[⑩]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这体现了 不 。蓝细菌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型生物。 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 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但实施该项目,需要 投入大 量的人力物力。政府不仅要有巨大财政投入,且要协调各方力量。针对此方案的缺 点, 你是否有更好的治理方案? 52.(10 分)我 们喝的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人提出疑问:大豆中除含有蛋白质 外,是否也含有脂肪?某小组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的一员,请根据课题 研究要求,回答以下问题:课题名称:大豆中是否含有脂肪? (1)方法步骤: ①选取一粒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并徒手切片,选取 2~3 片最薄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的中央。 ②用滴管吸取 ③用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 1~2 滴试剂甲的作用是 , ④用吸水纸吸去大豆种子切片周围的酒精溶液,在随后实验中要观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对大豆种子切片进行染色 3min。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