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陕西省渭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陕西省渭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Na-23 N-1 4 O-16 C-12 Cl-35.5 Ag-108 2.2012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 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 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D. 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3.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B】 4.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C】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2 Cu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5.不含有害物质的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 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 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 【C】 A. 苯丙氨酸由 23 个原子构成 C. 苯丙氨酸为有机物,明胶为混合物 D. 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B. 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 16 0 —16 △m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表中“待测”值为 5 O2 70 待测 CO2 1 45 H2O 0 36 —64 +44 +36 B. X 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 反应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质量比为 45:36
7.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 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装置 I 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 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 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 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 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 CO2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 5 小题。计 19 分) 8.(每空 l 分,共 3 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I. 我国南海海域辽阔,那里散布着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蕴含有巨量的矿产资源、渔业资源 等,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1)南海海域鱼类众多,产量丰富。鱼类能提供的有机营养素主要为 蛋白质 。 (2)南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上化石燃料生产基地。写出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 煤;或石 油;或天然气 。 (3)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一定要增强保护意识。保护金属资源的 措施有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或寻找代用品;或防止锈蚀;或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 (答一条即可)。Ⅱ. 据《陕西日报》2012 年 1 月 20 日报道,铜川市某养殖专业户修建的沼 气池,日产沼气 600 立方米,免费供给村民使用。沼气是用稻草、麦秆、人畜粪便等在密闭 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 (1)沼气作燃料利用其 化学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或 CH4 。 (3)用沼气作燃料,与用煤相比能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有 可吸入颗粒物;或 SO2;或 NO2(其 他合理答案均可) 9.(3 分)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答一种即可)。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三或 3 种。 (2)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6 。 (3)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 阴 (选填“阴”或“阳”)离子。 10.(4 分)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所 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C 组物质所属的类别 碱 。 (2)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NH4HCO3 或碳酸氢铵 。 (3)选择分类物质 中的一种,写出一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所需物 质不受所列物质限制) 2H2O2 2H2O + O2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MnO
↑(未配平或无条件或无“↑”符号扣 1 分,化学式错误扣 2 分) 。 11.(4 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 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请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 。 (2)图 2 中甲、 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相等或甲=乙 。 (3)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N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 12.(5 分)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 题: (1)描述 A 中的实验现象 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 。 (2)写出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HCl==ZnC12+H2↑(未配平或无“↑”符号扣 1 分, 化学式错误扣 2 分) 。 (3)要证明 Cu、Fe、Ag 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A、B (4)开始反应后 D 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 Fe2(SO4)3 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 2 小题。计 l2 分) 13.(5 分)下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各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 C 的作 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序号)。 (1)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未 配平或无“↑”符号扣 1 分,化学式错误扣 2 分) 。
(2)装置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 CO2 气体中的水分;或干燥 CO2 气体 。 (3)装置 D 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 红棕色固体变黑 。 (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在装置 E 后放置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这样 做,的原因是 使剩余的 CO 全部燃烧,防止污染空气;或 CO 有毒,防止污染空气 。 14.(7 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 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2SO4 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未配平或无“↑”符 号扣 1 分,化学式错误扣 2 分)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2SO4 猜想三:有 Na2SO4 和 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或四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4 溶液,无明显变 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 或氢氧化钠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 pH 试纸、铜片、 BaC12 溶液、Na2CO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猜想四:有 Na2SO4、H2SO4 和 NaOH 猜想二:有 Na2SO4 和 H2SO4 【得出结论】通过 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 两处明显错误 ,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 试纸浸入溶液中 。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BaC12 与 Na2SO4 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 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H2SO4 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四、计算与分析题(5 分) 15.在农业生产中,常用 15%~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 溶液是否符合要求, 取该溶液 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AgNO3 溶液 10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分离出沉淀 的质量为 28.7g。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41.3 (2)通过计算确定该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解:设该氯化钠溶液中 NaCl 的质量为 x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1 分) 143.5 x 28.7g•••••••••••••••••••••••••••••••••••••••••••••(1 分) g。(质量守恒)•••••••••••••••••••••••(1 分)
58.5 143.5  x 28.7 g x=11.7g•••••••••••••••••••••••••••••••••••••••••(1 分) 溶液中 NaCl 的质量分数= 11.7 g 70 g  100% 16.7%  15%<16.7%<20% 符合要求••••••••••••••••••••••••••••••••••••••••• ••(1 分) 答:该氯化钠溶液符合选种要求。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