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40 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天,中国已经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 ) A. 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 使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D. 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 B:根据所学知识,40 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 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 B 说法正确; A:“同步富裕”说法错误,实现共同富裕,A 说法错误; C:新中国的成立使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C 说法错误; D: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2. 2022 年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中,民生类最多,约 占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这说明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人口问题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B.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题干表述了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这 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D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BC:这三个说法均不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 故本题选 D。
3. 对下侧漫画《改革之手》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 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B.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C.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D.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A:依据教材知识,漫画用改革之手推动创新驱动体现了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 方方面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 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A 正确; BC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BCD 排除,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4. 通过“学习强国”APP,人们在手机上就可以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时政新闻,可以免费 查阅各种文献、图书,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等,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材料表明( ) A.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C.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 B.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 生活因创新而变得丰富多彩 D:符合题意,题文体现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 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ABC:都体现了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5. 我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 发展。这表明我国 ( )
A. 坚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B. 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 C. 已经跨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D:题干表述了我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 核技术加快发展。这表明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D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题干表述的主旨是创新,与乡村振兴无关,不符合题意; B:错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 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 型国家。所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没有全面领先世界,排除; C:错误,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排除; 故本题选 D。 6.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当家作主 D. 民主选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C:依据教材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故 C 正确; A:选项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故排除 A; B:选项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排除 B; D:选项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故排除 D; 故本题选 C。 7. 现代社会,民主已经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下列活动体现公民积极参与 民主生活的有( ) ①大四学生小明利用寒暑假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王老师作为市民代表参加物价调整听 证会 ③李医生积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④小梁通过“天宫课堂”观看水油分离 实验 A. ①② 【答案】C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①:参与志愿者活动不属于政治生活,故①说法不符合题意; ②③:作为市民代表参加物价调整听证会,体现了民主决策;积极参加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都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表现,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小梁通过“天宫课堂”观看水油分离实验,不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C。 8. 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A. 依法执政 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B. 依法执政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 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 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政府。 C:依据教材知识,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C 正确; ABD: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没有司法权,ABD 错误; 故本题选 C。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B.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从严治党 AB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C 正 确,ABD 错误; 故本题选 C。 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2022 年 3 月 5 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展望 2022 年,指出:继续开展国 务院大督查,深入实施“互联网+督查”。这有利于( ) ①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②政府更好地 为人民服务 ③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权力
④保障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利益诉求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 ①②:国务院继续开展国务院大督查,深入实施“互联网+督查”,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 政,促进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①②正确; ③:我国人民间接管理国家,说法③错误; ④:“一切利益诉求”的说法太绝对,说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11.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A. 一脉相承 亘古不变 C.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答案】C 【解析】 B. 一花独放 天下独尊 D. 中西合璧 不分彼此 【详解】ABD 说法均有错误。我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和不断与其它国家、民族间的交流, 会融入有些其它优秀文化的成果,各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文化成果,所以选 C。 12.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以下历史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 则匹配一致的是( ) ①苏武牧羊——爱国②买椟还珠——敬业 ③曾子杀猪——诚信④凿壁偷光——友善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题干中①苏武牧羊,体现了 对祖国的忠贞,体现了爱国,③曾子杀猪,言而有信,体现了诚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与敬业无 关;④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与友善无关。故选 A。 二、情境问答题 13. 情境一 小组讨论时,小明说创新是科学家的工作,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1)小明的说法: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 情境二 小明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古诗词比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小明坚持了:_________自信。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_________。 情境三 小明乘坐公交车去上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上车站在了他的座位旁边。 (3)你认为小明应该: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 【答案】(1) ①. 错误 ②. 每个人都可以是创造者、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 (2) ①. 文化 ②. 中华传统美德 (3) ①. 主动让座 ②. 尊敬老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情境一观点:小明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工作,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一观点是错误的。 论据:每个人都可以是创造者、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中学生也不例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情境二观点:小明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古诗词比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二观点是正确的,他坚持了文化自信。中华传 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3 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情境三观点:小明乘坐公交车去上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上车站在了他的座位旁边。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三中小明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 论据:尊敬老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三、材料分析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时代改革开放,铸就历史性伟大变革。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新阶段、新理念、 新格局,中国经济实力、活力、动力再上台阶。减贫困、建小康、惠民生,反腐败、兴法治、
促公平,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 (1)材料侧面表明什么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减贫困、建小康、惠民生,反映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中国经济再上台阶,得益于我国逐步确立的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1)改革开放。 (2)增进民生福祉。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发展的根本目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15. 材料一 2022 年 9 月 2 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安全返回问天实验施,出舱活动取得醒满成功。中国航天创建 65 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 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中国航天人突 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创新精神。 (1)中国航天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这得益于我国落实的哪些战略?(两点即可) (2)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什么轨道上来? 材料二 2022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世界 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 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3)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材料三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 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 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 渐死亡。” (4)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什么? 【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3)教育。 (4)提升创新能力。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教育的重要性、弘扬创新精神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有 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国航天人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 创新精神→可链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可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 (3)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 (4)本题考查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可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 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不同主体 职责 公民 党和政府及其 工作人员 社会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①,强 化②,树立正确的③。 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④ 和⑤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 能力。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 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⑥的法治文化导向。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 请你将上面表格中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①法治精神。②规则意识。③权利义务观念。④法治思维。⑤法治方式。⑥守法光 荣、违法可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四、实践探究题 17. 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相关 资料,请你参与并解答下列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