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 海滨.(bīn)
家庭.(tíng)
B. 姿.(zī)势
支持.(chí)
C. 膝.(qī)盖
努.(nǔ)力
D. 喷.(pèn)香
兴.(xīng)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以及拼音规则的识记能力。结合平日所积累的拼音进行作答,
并注意检查拼写规则是否正确。膝(qī)盖——膝(xī )盖
2. “美丽的家乡,处处..青山绿水。”这句话中的加点字“处”的读音与(
)中的“处”
B. 处理
C. 处分
D. 相处
的读音相同....。
A. 到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了多音字。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题干中“处处”指各处;各方面。“处”的读音为“chù”。
A.“到处”指各处;任何地方。“处”的读音为“chù”。
B.“处理”指办理;解决。“处”的读音为“chǔ”。
C.“处分”指处理,安排,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决定。“处”的读音为
“chǔ”。
D.“相处”指共同生活;相互交往。“处”的读音为“chǔ”。
故选:A。
3. “听了这话,我的心冷了半截。”中“冷”的意思是(
)
A. 不热情;不温和
B. 温度低
C. 不受欢迎的
D. 比喻灰
心或失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字义的辨析,要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作答。判断选择正确字义的方
法:
①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字的几个字义。
②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
法。
③将选择的字义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得准确。
多义字“冷”有以下意思:
①温度低,与“热”相对。如:冷天、冷藏、冷冻等。
②寂静,不热闹。如:冷落、冷静、冷清等
③生僻,少见的。如:冷僻、冷字等。
④不热情,不温和。如:冷遇、冷淡、冷峻、冷漠等。
⑤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如:冷货、冷门儿。
⑥突然,意料以外的。如:冷然、冷不防、冷枪等。
分析可知,“听了这话,我的心冷了半截。”中“冷”的意思是比喻灰心或失望。
4. “睐”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字中的(
)接近。
B. 眯
C. 目
D. 眼
A. 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了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
别的是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
“睐”的形旁是“目”,声旁是“来”,故读音最可能与“来”接近。
故选:A。
5.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初夏
翠鸟
C. 郊外
城实
【答案】C
【解析】
B. 劲头
茫然
D. 功课
哪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能力与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平时遇到形近字,
同音字,易错字应注意标识与积累。城实——诚实
6. 选择适合语境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正确的是(
)
林斌同学
三周没有写日记了,爸爸气得说不出话来。
B. 连续
C. 陆续
D. 延续
A. 继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应用范围,根据词语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结合语
境选出适合句意的词语填空。
继续:指(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连续:指一个接一个地连续不断。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状态。
延续:指延长或继续下去。
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是“林斌同学连续三周没有写日记了……”。
故选:B。
7.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美丽的小兴安
岭》)句子中加点的词写出了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
)
B. 结实
C. 密集
D. 苍翠
A. 茂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茂盛。
密密层层:形容很密很多。
亚亚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根据词义可知这几个词语写出了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茂盛。
故选:A。
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两句话说明了(
)的道理。
A. 人多力量大
B. 团结力量大
C. 人多好办事
D. 团结好
事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及惯用语。
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一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这两句话说明了团
结力量大的道理。
故选:B。
9. 下列哪一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B. 贝壳寂寞地躺在沙滩上,静静听着远处孩子的欢笑声。
C. 我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
D. 秋天的雨,是把钥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
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A.句中把“风”比作“音乐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句中赋予“贝壳”人的行为特点“寂寞地躺在沙滩上”、“静静听”,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
C.句中把“落叶”比作“巴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句中把“雨”比作“钥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由此可见 B 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
故选:B。
10. “群儿戏于庭”中“戏”的意思是(
)
A. 表演
做游戏
B. 演戏
C. 开玩笑
D. 玩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识记与辨析。
“群儿戏于庭”出自《司马光砸缸》,本句的意思是: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
“戏”的意思是玩耍,做游戏。
全文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1.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结尾处写到“我真高兴”。下面不属于...“我”高兴的理由
的是(
)
A. 父亲爱鸟
B. 父亲懂鸟
C. 父亲养鸟
D. 父亲不
是猎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
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通过父子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
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平常人的热爱。再结合课文结尾处“我真高兴,
父亲不是猎人”可知,“父亲养鸟”不属于“我”高兴的理由。
故选:C。
12. 下列诗名与作者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见》——杜牧
B. 《赠刘景文》——苏轼
C. 《望洞庭》——刘禹锡
D. 《早发白帝城》——李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与作者的识记能力。
A.错误。《所见》作者:清·袁枚。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
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B.正确。此诗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
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要乐观向上,切莫意
志消沉。
C.正确。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D.正确。此诗是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遇赦后愉
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
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13. 下面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妈妈说:“我的儿子真是好样的!”
B.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C. “不可能!”马小跳说:“我不可能是这样没良心的人。”
D. “好吧,”我不太情愿地回答爸爸,“那我做完作业再玩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提示语在
后,用句号。说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一句话说完用句号,感叹句结尾用感叹号。
A 正确。
B 正确。
C 错误。提示语在中间,应该用逗号。这里应该把“马小跳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D 正确。
14. 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之前,你觉得班主任王老师会怎样鼓励大家?(
)
A. 不迁怒,不贰过。
B. 人心齐,泰山移。
C.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D.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名言或谚语的释义及运用。
A 不迁怒,不贰过。此句的意思是: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它
出自《论语.雍也》。
B 人心齐,泰山移。此句的意思是: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它出自《古今贤文合作篇》。
C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此句的意思是: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
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它是一句谚语。
D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此句的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
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这句话出自孟子的《仁者爱人》中的一句。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根据名言或谚语的意思,结合“拔河比赛”的团队意识,来确定
所选的名言或谚语。
15. 读句子,按要求作答。
(1)修改下面的句子。
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飘香,有苹果、香梨、西红柿、葡萄等。
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到了,走进红叶谷,看到满山火红的枫树叶,我不禁吟出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这样的诗句表达我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3)众皆_____,光_____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_。《司马光》
【答案】 ①. 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飘香,有苹果、香梨、葡萄等。 ②. 停车坐爱
枫林晚
③.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 弃去
⑤. 持石
⑥. 儿得活
【解析】
【详解】(1)考查了学生修改病句能力。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
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本题病句分类不当,“西红柿”不属于“瓜果”,要将“西红柿、”删去即可。
(2)考查了学生诗句默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根据课内外积累,注意要把诗句正确默写出来。
结合语境“秋天到了,走进红叶谷,看到满山火红的枫树叶”可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诗句。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
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3)考查了学生文言文默写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根据课文或积累的知识做题,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等内容非常熟悉,更要
做到熟背、会默。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出自课文《司马光》。意思是:其他的小孩
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写出了司马光砸
缸救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 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天鹅湖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de
dé)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
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澈见底,绿得发亮。湖水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林。其中引人注目的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cuī
chuī)拂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
扮得(de
děi)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6. 用“√”选出选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17. 文中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 2 自然段先写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树下有
和
,最后写湖上有
。
19. 短文讲了
。(
)
A. 天鹅湖的美丽景色。
B. 家乡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 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答案】16. de
chuí
chuī
de
17. 清澈见底
18. 清 绿 树林 草地 小花 小桥
19. A
【解析】
【16 题详解】
略
【17 题详解】
略
【18 题详解】
略
【19 题详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