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揭阳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学期中考 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1. 把式子 30+30+30+30+30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计算结果是( )。 【答案】 ①. 30×5 ②. 150 【解析】 【分析】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据此解答。 【详解】30+30+30+30+30 列成乘法算式是:30×5,结果是 15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2. 一个数的 4 倍是 84,这个数是( ),这个数的 3 倍是( )。 【答案】 ①. 21 ②. 63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用 84 除以 4 就是这个数,然后用这个数再乘上 3,就是这个数的 3 倍是多少。 【详解】84÷4=21 21×3=63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搞清: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用乘法计算。 3. 在括号里填上“>”“<”或“=”。 45-9×3( )27 425+162-198( )425-198+162 420÷7( )6 24-6×3( )(24-6)×3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计算出结果 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第一题:因为 9×3=27,45-27=18,所以 45-9×3<27。 第二题:因为 425+162-198=389;425-198+162=389,所以 425+162-198=425-198 +162。 第三题:因为 420÷7=60,所以 420÷7>6。 第四题:因为 6×3=18,24-18=6;24-6=18,18×3=54,所以 24-6×3<(24-6) ×3。 【点睛】本题主要先按整数的混合运算计算后再比较大小。 4.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8<100 730÷( )>80 【答案】 ①. 12 ②. 9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最大填几,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因数,如果 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入的最大数。 【详解】100÷8=12……4,12×8<100,则括号里最大能填 12; 730÷80=9……10,730÷9>80,则括号里最大能填 9。 【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明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前、后、上、左、右) ( )面 ( )面 ( )面 【答案】 ①. 上 ②. 左 ③. 后 【解析】 【分析】观察题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左面是水壶,右面是水杯。从背面看到的图形,左 面是水杯,右面是水壶。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水壶,水杯被挡住了。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前 面是水杯,后面是水壶。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左面是水壶口,右面是水杯口。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上)面 (左)面 (背)面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亲自试一试,即可得出结论。 6. 下表是小东的爸爸上周每天下班回家时汽车里程表的读数。(单位:千米)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256 279 298 324 352 (1)星期一出发前,里程表的读数是 229 千米,小东的爸爸星期一行驶了( )千 米。 (2)小东爸爸星期三行驶了( )千米。 (3)小东的爸爸在星期( )行驶的里程最多。 【答案】 ①. 27 ②. 19 ③. 五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得,星期一行驶的路程=星期一下班的里程表读数-星期一出发前的 里程表读数即可; (2)由题意可得,星期三行驶的路程=星期三下班的里程表读数-星期二下班的里程表读 数即可; (3)由题意可得,分别算出每天行驶的路程,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256-229=27(千米) (2)298-279=19(千米) (3)星期一:256-229=27(千米) 星期二:279-256=23(千米) 星期三:298-279=19(千米) 星期四:324-298=26(千米) 星期五:352-324=28(千米) 19<23<26<27<28 所以星期五小东的爸爸行驶的里程最高。 【点睛】此题考查了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当天的路程=当天晚上下班后的里程表读 数-前一天晚上下班后的里程表读数。
7. 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56÷8=7 32-7=25 72-67=5 18×5=90 ( ) ( ) 【答案】 ①. 32-56÷8=25 ②. 18×(72-67)=90 【解析】 【分析】将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在第二个算式中找第一个算式的结果出现在 哪个位置,再用第一个算式等号左边的部分替换第二个算式中刚才找到的那个数,然后观察 得到的两步运算的顺序,如果两步运算的顺序先算的是刚才替换的这一步,则综合算式已列 好:如果两步运算的顺序先算的不是刚才替换的部分,则要给替换的部分加上括号。 【详解】32-56÷8 =32-7 =25 18×(72-67) =18×5 =9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用。 8. □×○=16,如果□扩大 2 倍,○扩大 3 倍,那么这时的积是( );如果□是 2, 那么○÷□=( )。 【答案】 ①. 96 ②. 4 【解析】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 b 倍,则积扩大 a ×b 倍;如果□是 2,则求出○=16÷2=8;最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6×2×3 =32×3 =96 当□=2 时, 2×○=16 ○=16÷2 ○=8 ○÷□=8÷2=4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关键是先算出○即可。 9. 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8×(____-3)=72 (43-____)÷5=7
【答案】 ①. 12 ②. 8 【解析】 【分析】(1)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减数+差,则横线上的数为 72÷8 +3。 (2)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减数=被减数-差,则横线上的数为 43-7×5。 【详解】72÷8+3 =9+3 =12 则 8×(12-3)=72。 43-7×5 =43-35 =8 则(43-8)÷5=7。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以及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判断题。(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共 6 分) 10. 计算混合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如果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如果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1. 25-20÷5=1。( ) 【答案】× 【解析】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 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25-20÷5=25-4=21,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可以验算第一次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加法的验算方法可知:交换加数的位置并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加法的验算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也可用和减去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 另一个加数;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的验算方法,要熟练掌握。 13. 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两个 0,那么积的末尾最多有两个 0。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两个 0,那么积的末尾 0 的个数还可能是三个、四个…因另一个 乘数的末尾也可能有 0,据此解答。 【详解】如 10000×200=2000000,这个积的末尾用 6 个 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积的末尾 0 的个数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14. 15 与 20 除以 5 的商的和,列式为(15+20)÷5。( )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先除法,再算加法。两级运算时,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则不需要添上小括号。 列式为 15+20÷5。 【详解】15 与 20 除以 5 的商的和,列式为 15+20÷5。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应先明确算式的运算顺序,再列出算式。 15. 同一个物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可知:相同的物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 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由此进行解答。 【详解】相同的物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关键是要掌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6. 计算 7×(42-35)时,第二步算( )。 B. 减法 C. 加法 D. 除法 A. 乘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可得,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 乘法即可。 【详解】计算 7×(42-35)时,第一步算减法,第二步算乘法,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明确计算法则即可。
17. 两个数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相比,( A. 积小于和 和 B. 积大于和 )。 【答案】C 【解析】 C. 不确定 D. 积等于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 2 与 1,2 与 3;分别计算出这两个数的和与积, 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 2 与 1,2 与 3; 2+1=3,2×1=2,3>2;两个数的和大于两个数的积; 2+3=5,2×3=6,5<6;两个数的和小于两个数的积; 所以,两个数相乘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相比,无法确定谁大谁小。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答此类问题。 18. 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物体是( )。 A. 正方体 B. 长方体 C. 球 D. 无法确 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只从一个面进行观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只有根据物体的左面、右面、正面、 后面、上面,才能确定出物体的形状,由此即可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个物体的形状无法确定,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9. 与式子 620+265-178 结果相等的是( )。 A. 620+178-265 B. 620-178+265 C. 620-265+178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分别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620+265-178 =885-178 =707 620+178-265 =798-265 =533 620-178+265
=442+265 =707 620-265+17 =355+17 =372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即可。 20. 下面式子的和最接近 700 的是( )。 A. 408+300 【答案】B 【解析】 B. 315+382 C. 900-195 【分析】由题意可得, 先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进而根据题意,选出即可。 【详解】A.408+300=708,708-700=8; B.315+382=697,700-697=3; C.900-195=705,705-700=5;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先分别求出各题的结果。 21. □6÷3,要使商是三十多,□里应填( )。 A. 6 【答案】B 【解析】 B. 9 C. 3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弄清三者之间关系,题目中要求的是被除数,被除数=除 数乘商,据此解答。 【详解】□6÷3,要使商为三十几,即三十几乘 3 得九十几,所以□ 是填 9。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 22 分) 22. 直接写出得数。 40×3= 44÷2= 48÷4= 12×3= 630÷7= 200×6= 1600÷8= 13×5= 【答案】120;12;36;90 22;1200;200;65 【解析】 【详解】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