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河南漯河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选出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将其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
1. 月 日,世界足坛的顶尖赛事
世界杯的帷幕拉开,德国成为人们关注的
焦点.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德国所在的大洲,西临的大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洲最著名的国际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C.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D.阿拉伯国家联盟
(3)德国的新型工业主要分布在( )
A.斯图加特和汉堡
C.莱比锡和汉堡
B.斯图加特和莱比锡
D.斯图加特和慕尼黑
(4)图中所示的大洲,分布有“地球之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 西亚的部分国家被称为“海湾国家”、有的海湾国家凭借丰富的资源,成为世界上
为数不多的高收入国家.据此回答(1)~(3)题.
(1)“海湾”指的是( )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
C.几内亚湾
D.波斯湾
(2)海湾地区丰富的“资源”是指(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铁矿
(3)海湾地区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马六甲海峡
3.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的南亚,位于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
D.④地
(2)南亚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C.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B.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D.畜牧业发达、乳肉充足
4.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位置特征为( )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域跨度大
D.东西跨度大
5.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的是( )
A.
C.
B.
D.
6. 欲领略少数民族风情,最好到我国的( )地区.
A.西北、西南、东南
C.东北、东南、西北
B.东北、西北、西南
D.东北、西北、中南
7.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是“鱼米之乡”,其主要原
因是后者的( )
A.地形平坦
B.人口稠密
C.季风气候
D.经济发达
8. 读图(四省区轮廓图),回答(1)~(3)题.
(1)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是________.
(2)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的省区是________.
(3)我国领土最北端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
9.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的实施将缓解我国北方严重的缺水
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中的“南水”来自(
)
A.淮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闽江流域
(2)“北调”所指的地区是(
)
A.华北和东北
B.华北和西北
C.西北和东北
D.西北和西南
10. 济源的小明“五•一”期间乘火车去西安游玩,他就近经过的铁路线是( )
A.焦枊线、京广线
C.焦枊线、兰新线
B.焦柳线、陇海线
D.焦柳线、宝成线
11. 重庆的商品要走向国际市场,最佳的通道是( )
A.沿长江东下
B.沿长江西上
C.沿铁路线南下 D.沿铁路线北上
12. “农夫果园”的果汁,首选新疆的优质蕃茄为原料,是因为新疆( )
A.土地肥沃、降水多
C.光照充足、温度大
B.光照充足、降水多
D.降水丰富、温差大
13.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的气源地-甲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准葛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2)“西气东输”工程在西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体现的“双赢”是指
(
)
A.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D.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4. 下列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15. 拥有“东方伟大的航道”美誉的国家是( )
A.印度
B.巴拿马
C.埃及
D.土耳其
16. 《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
要原因是( )
A.地形、气候
B.气候、土壤
C.土壤、地形
D.热量、水分
17. “地无三里平”是( )地形区的真实写照.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高原
D.黄土高原
18. “硅谷”位于( )
A.洛杉矶附近
B.旧金山附近
C.纽约附近
D.休斯敦附近
19. 印度为改进粮食生产技术,实行了( )
A.工业革命
B.林业革命
C.绿色革命
D.环保革命
20. 肯尼亚的旅游资源中,最闻名世界的是( )
A.野生动物园
B.内罗毕街景
C.乡村景观
D.经济种植园
21. 由福州 西安 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分布的趋势是( )
A.递减
B.递增
C.相同
D.变化不大
22. 毛泽东曾设想“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高峡果然出现了“平
湖”.它就是( )
A.小浪底水库
B.葛洲坝水库
C.三门峡水库
D.三峡水库
23. 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荒地
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林地
24. “独木成林”常见于( )
A.新疆境内
B.青藏高原
C.东北林区
D.西双版纳
25. 长江干流沿江地带的四个特大城市是( )
A.上海、成都、苏州、南京
B.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C.上海、南京、南昌、武汉
D.上海、南京、武汉、攀枝花
26.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
)
A.工业区
B.农业区
C.牧区
D.林区
27. 它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带,又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
的地区,它是( )
A.黄土高原地区
C.长江沿江地带
B.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东部沿海地带
28.
年 、 月间,中国(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宁波楚瑜分别率团
访问大陆,增进了海峡两岸的联系.回答(1)~(3)题.
(1)连、宋访问之后,首批台湾零关税水果进入大陆市场,它们是( )
A.温暖带、亚热带水果
C.暖温带、热带水果
B.中温带、热带水果
D.亚热带、热带水果
(2)首批大陆游客横穿台湾海峡,登上宝岛,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3)不久的将来,两岸将实现直航,从基隆港出发到大陆的最近港口是( )
A.厦门港
B.广州港
C.福州港
D.上海港
二、相关组合题(共 12 分))
29. 将下列国家与其突出的经济特点正确组合.
美国
澳大利亚
肯尼亚
巴西
①咖啡王国
②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③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④“茶叶之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0. 将图中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其典型的气候及著名的景观正确组合.
①林海雪原
________-甲-________
________-乙-________
②塞上江南
③鱼米之乡
④雪山连绵
________-丙-________
________-丁-________.
三、读图分析题(共 39 分))
3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①________.岛屿②________.城市③________.
(2)日本制造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岸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缺乏________,
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________和燃料,且产品大部分出口;日本是岛国,多优良港
口,这样布局,便于海上________.日本对________有很强的依赖性.
32. 如图为我国沿北纬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
33. 读图回答:
(1)乙图所示的地理景观,出现在甲图中的________ 、 河上.
(2)歌曲“你从雪山走来…”中的雪山是指________山.
(3) 、 两河中,汛期最长的是________河,凌汛出现在________河,小浪底工程
修在________河上.
(4) 湖泊是________.
3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所揭示的问题是________,此类问题在我国________高原表现为最为突
出.
(2)图②所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③中的植物,生长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区多沙漠、戈壁,耕地也多集中
在________.
35. 读图回答:
(1)图中甲(阴影)是________地区,该区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
(2)图中乙(阴影)是________地区,该区创办了一大批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
使该区的经济以________经济为主.
(3) 、 、 三地的居民,主要是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两地移
民的后代.
(4)乙、 、 三地的经济合作,被称为“前店后厂”式合作.其中,“厂”建在
________(填代号)地.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的地区,是图中的
________(填字母)地.
36. 读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①________.
(2)地形区②是________,该区是我国最重要的________能源基地,也是我国
________(生态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3)行政区③是________,它是我国的________和国际交往中心.该区的________是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工业基地④是________.
四、综合能力题:(共 9 分))
37. 绘图:
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请在新疆轮廓图上,简单画出“三山”(图例自
定),并注出山脉的名称;在相应位置处,标出“两盆”的名
称.
38. 写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