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2-2023 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真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4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鹅卵.石(lǎn) 归巢.(cháo) A. 薄.雾(bó) B. 蝙.蝠(biān) 风俗.(sú) C. 霎.时(shà) 弯曲.(qū) 青苔.(tái) 荧.光屏(yín) 潜.水(qián) 嫩茎.(jīng) 凶恶.(è) 2.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5 分) yán jiū zhèng míng (1)科学家的( )结果(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 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jūn yún chóng dié kòng xì (2)爬山虎的叶子( )地铺在墙上,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 脚巴在墙上很牢固。 3.用“ ”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 分) (1)我们随着观朝的人流,登上了海塘大堤。( ) (2)20 世纪是一个呼风换雨的世纪。( )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枯委了。( ) 4.选字组词。(3 分) (1)[抄 钞 吵] (2)[培 赔 陪] ( ( )闹 )钱 ( )票 手( )报 栽( ) ( )伴 5.按要求选择词语。(3 分) (1)下列词语与“人山人海”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人满为患 B.人流如潮 C.人来人往 D.排山倒海 (2)下列选项中,与“满意”意思不相近的词是( ) A.心意 B.中意 C.如意 D.满足 (3)下列不是用来形容月亮的词语是( ) A.月光闪闪 B.日积月累 C.皓月当空 D.月影团团 6.选词填空。(4 分) 修建 修理 (1)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 (2)过去的坎坷小道,如今已经( )平整。 )成了柏油马路。 巨大 庞大 (3)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 (4)大象有着( )的身躯。 )的变化。 7.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我倒想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豌豆说。 A.改成“最小的一粒豌豆说”在前面的句子。
B. 改成“最小的一粒豌豆说”在中间的句子。 (2)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 了启示。 8.读下面的句子,提出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回答。(8 分) 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 ? 。 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希望。 (1)提出的问题。 A. B. (2)问题的答案。 A. B. 9.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答案,在序号上画上“√”。(4 分) (1)只见钱塘江大潮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 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 得颤动起来。我不禁惊叹: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D.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2)八月中秋,天高气爽,看着天空中南飞的大雁,看着路边草丛中的霜花,我不由得 吟出了: A. 立了秋,把扇丢。 B.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C.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D.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0.欣赏下图,并在本学期学习的古诗中选择一首能够体现画面意境的古诗,纵向题写在空 白处,注意书写美观。(6 分) 二、阅读理解(31 分) (一)课内阅读(18 分)
片段一: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 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了水面, 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 分) ( )的村道 ( )的果子 2. 村里的风俗是 ; 通过这个风俗,我体会到了人们的( )。(2 分) A.为他人着想 B.勤劳能干 C.默默奉献 3. 选段中,作者听到的声音有( ),看到的景色有( )。(2 分) A.风吹果园声 B.秋虫鸣叫声 C.鸟儿拍翅声 D.鱼儿跃出水面声 E.月光下的田野 F.月光下的果园 4. 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原因。(3 分) (1)句子: (2)原因: 片段二: 母亲向窗边走去,把窗户打开一半。“啊!” 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 这里生了根,还长出了小叶子来了。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 了!” 母亲把小女孩的床搬得更靠近窗子,好让她看到这粒正在生长着的豌豆。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 的。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1.第 1 自然段画线部分要读出( )的语气。(2 分) A.平静、舒缓 C.惊叹、赞美 B.快乐、满足 D.疑惑、不满 2.母亲把长出小叶子的小豌豆称作小花园,是为了( )(2 分) A.让小豌豆充满信心,努力生长。 C.逗小女孩开心,让她快乐起来。 B.让小女孩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D.满足她那颗懂美、爱美的心。 3.母亲对小女孩非常关心,从“ 4.小女孩觉得自己“好了一些”,这里的“好”体现在 ”一句可以看出来。(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 3 分) (二)课外阅读(13 分) 昙(tán)花 昙花一般生长在热带,枝干高大,挺拔有力。 人们都说昙花开起来特别好看,我却从来没有看到过,真想亲眼看看哪!可巧,爸爸告 诉我,爷爷精心栽培四年的昙花就要开花了。我就像插上了一双翅膀,飞奔到了爷爷家。也 许是我的运气好,第二天昙花就开了。 晚上八点,昙花的花苞像一盏精致的宫灯,慢慢开始绽放,并散发出一股清香。我真没 想到,深红色的花苞( )会开出雪白的花。昙花以五分钟一厘米的速度开放着。我 坐在花盆旁仔细地观察着,当它的花瓣全部舒展开后,直径足有十几厘米。原来,那深红色
的宫灯似的花苞是萼(è)片,它向下弯曲着,托着洁白的花朵。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 香,无声地对人们微笑着,给人一种舒畅、淡雅的感觉。 可惜,这婀娜多姿的花朵,只开到半夜十二点就开始萎缩,时间是那么短暂,难怪人们 都说“昙花一现”啊! 昙花虽好,只是开放的时间太短。我们不能做“昙花一现”的人,而是要让自己的青春 永放光彩。 1.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果然 C.必然 2.第 2 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我”( B.居然 )(3 分) D.突然 )(3 分) A.脑海里充满着奇思妙想 C.想看昙花的迫切心情 B.做事干脆、麻利,不拖泥带水 D.想念爷爷的心理 3.读了短文,我们知道了昙花最突出的特点是( C.婀娜多姿 4.读了短文的结尾句,你有什么感想?(4 分) A.枝干高大 B.挺拔有力 )(3 分) D.开放时间短 三、习作(25 分) 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是一个诗意的季节,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你的眼中,秋天 是什么样的呢?拿起手中的笔,把它描绘出来吧! 要求:1.语句通顺,叙述准确,表达出真情实感。2.题目自拟,不少于 350 字。
一、基础知识(44 分) 1.C 2 分。 参考答案 2.(1)研究 证明 (2)均匀 重叠 空隙 每字 1 分,计 5 分。 3.(1)“朝”改“潮”(2)“换”改“唤”(3)“委”改“萎” 每字 1 分,计 3 分。 4.略。 每空 0.5 分,计 3 分。 5.(1)D (2)A (3)B 每小题 1 分,计 3 分。 6.(1)修理 (2)修建 (3)巨大 (4)庞大 每词 1 分,计 4 分。 7.(1)A.最小的一粒豌豆说:“我倒想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B.“我倒想知道,”最小的一粒豌豆说,“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2)略。所写的句子是设问句即可。 每个句子 2 分,计 6 分。 8. 略。 每个问题及答案各 2 分,计 4 分。 9.(1) D (2)C 每小题 2 分,计 4 分。 10. 提示:书写内容为古诗《雪梅》,纵向书写顺序须由右到左。不写题目和作者不扣分。 此小题 6 分。 二、阅读理解(31 分) (一)课内阅读 片段一: 1.略。 每空 1 分,计 2 分。 2.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 B 每空 1 分,计 2 分。 3.BCD F 每空 1 分,计 2 分。 4.示例:句子: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了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原因:在这热闹的秋夜里,动物们非常快乐,我从中感受到环境的优美、生活的美好。 每空 1.5 分,计 3 分。 片段二:1.C 2 分 2. B 2 分 3.母亲把小女孩的床搬得更靠近窗子,好让她看到这粒正在生长着的豌豆。 2 分 4.她的精神方面,她有了自己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的希望和信心。3 分 (二)课外阅读(13 分) 1.B 3 分 2.C 3 分 3.D 3 分 4.示例: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让青春绽放光彩。 4 分。 三、习作(25 分) 评分意见:所写的内容须符合文题要求,能按一定顺序进行景物描写,语句通顺连贯, 用词准确,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字数符合要求。 共 25 分,可依上述标准分四等评分:一等文 23——25 分;二等文 19——22 分;三等 文 15——18 分;四等文 14 分(含)以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