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四川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完整人格,主张这种观点的教育学
派别是()
A 实验教育学
B 合作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文化教育学
3.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主流文化
4.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学习小学语文,数学等内容,导致一些孩子上小学后不
想学习任何新知识,甚至变得性格孤僻,这些家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A 个别差异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稳定性
5.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
A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
B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C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
D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法,这种观点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 主体性与示范性
B 连续性与广延性
C 长期性与间接性
D 复制性与创作性
8.某初中教师在上课时发现男生小明正在给女同学递纸条,没收后发现是一封情书,为
了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他当堂公布了纸条内容,该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小明的()
A 健康权
B 受教育权
C 隐私权
D 公正评价权
9.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
略
10.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分组教学制
C.个别教学制
D.现场教学
11.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抗战遗址,观看抗日影视剧,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德育
方法属于()
A 说理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情感陶冶法
D 榜样示范法
12.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社区教育
二、辨析题:13~1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
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答案】正确。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
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
14.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答案】错误。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
三、简答题:15~17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5.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
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
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
和特点。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
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
点和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
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
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16.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
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学热闹的程度,而是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
知识,而是看学生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不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而是看学生掌握知识和
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堂好课,,教学效果一定要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一堂好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
是用教材教;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激励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
习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要研究教育规
律,尊重学生人格,采取科学技术,提高育人质量。
17.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
【答案】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
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贯彻要求有: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
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四、论述题:15 分。
18.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
(1)现代化教学手段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
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
(2)它可以大量节约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密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3)它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
般地说,采用电化教具进行教学时,学生总是学得很有兴趣的。
(4)它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公式、原理变得具体化或半具体化,学生可以借
助这些具体化或半具体化的图表、模型来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关系、公式和原理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事件是()
A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B 华生提出 S-R 范式
C 詹姆士出版《心理学原理》
D 巴普洛夫创立条件反射学说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A 闻鸡起舞
B 谈虎色变
C 见花落泪
D 触景生情
21.知觉产生的基础是()
A 察觉
B.直觉
C.感觉
D 联觉
23.注意具有两个特性它们是()
A 准备性和敏捷性
B 间接性和概括性
C 形象性和新颖性
D 指向性和集中性
24.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 客观事物与动机的关系
B 客观事物与兴趣的关系
C 客观事物与爱好的关系
D 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26.下列选项中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A 记忆能力
B 绘画能力
C 思维能力
D 想象能力
六、辨析题:31~3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
由。
31.技能就是习惯
【答案】错误。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
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
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
32.道德评价管理规律之一是他律到自律
七、简答题:33~3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3.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案】
(1)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 1 分钟
(2)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
(4)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34.简述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般智力或 g 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
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
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
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
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35.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
【答案】
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
八、论述题:36 小题,15 分。
36.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
【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
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释度、
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
用表现在:
①有助于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③有助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
生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