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四川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四川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一、简释题:对下列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做简要回答,或对下列思想命题做简要解释 (任选 5 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①老子论道;②庖丁解牛;③正名;④天人合一;⑤自然;⑥韩非;⑦牟融;⑧黄梨洲 (黄宗羲);⑨王船山(王夫之);⑩戴东原(戴震) 二、问答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对(梁惠王)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结合以上孔、孟所言,试述你对儒家“义利之辨”主张的理解。
②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 爱物。”(《孟子·尽心上》)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初人之家若视其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以上思想家的言论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请试比较予以论述,谈谈你是如何理 解的。 三、论述题(60 分) 朱子在《中庸集解序》中云:“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唯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 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对于宋儒之道学,《宋史·道学传序》曰:“孔孟 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 所。”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判断的?请试选取两至三名道学家的思想尽量充分地展开论述。
分享到:
收藏